佛堂供五谷杂粮可以吗可以供月饼吗

佛堂有常仙用什么供品_百度知道家里佛堂如何供佛_百度知道密宗佛堂摆放及供奉
设立佛堂时,以选择整洁清新、空气流动、光线充足、安静不吵闹的地方为原则。
佛像应供于客厅的正位,面对门窗,使人一目了然。佛堂居于房间的中心,以便发挥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千万不要把佛像面对盥洗室、厨房,也不要让佛像直接面对床榻。设立佛堂,最好选择一间静室,别让小孩、猫狗随便出入、嬉戏,也不要在佛堂谈笑、会客和宴饮。佛堂只能用于礼诵、修行,不能随便移作他用。
在室内空间有限的情形下,可与客厅规划在一起,以较高处的空间或柜子来做佛堂的摆设,简单的佛像辅以香炉或卧香,在搭配鲜花即显庄严肃穆。
佛像置中,菩萨则置于两侧,佛像尺寸应该同佛堂的大小成比例。圣像前应供香、花、水果等,并要保持新鲜、整洁,从而引发行者的道心。
一、基本佛堂用品
1、佛像:表佛身。最上一层供奉xxx(如生大师、宗喀巴大师等)和本尊(如大威德、时轮金刚等经过相应灌顶得本尊);下一层供奉金刚总持、释迦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等佛像;再下一层供奉观音菩萨(表慈悲)、文殊菩萨(表智慧)、金刚手菩萨(表德能、神通)等菩萨像;再下一层供奉黄财神等**,**两边可供奉宝瓶等。
2、佛经:表佛语、表佛法。如《金刚经》等。置于佛像的右边。
3、佛塔:表佛意。塔内可供奉舍利子或甘露丸,最好用灵芝或红花养舍利子或甘露丸。置于佛像的左边。
总之,佛像、佛经和佛塔分别代表佛之身口意,为佛堂所必备。
另外,修密法者还需供奉金刚铃和金刚杵等法器。
二、唐卡或佛画
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如观修本尊、个人喜好)选择唐卡或佛画,有助于观想入定。
1、供水及供水杯。供水是最简单、最方便、又意义非凡的供法,详见“附录”
2、供香及香炉。经云:“香为佛使”,是引导佛菩萨受供之使者。最好用天然纯檀香或藏香。根据香的种类(盘香、线香、粒香、卧香、薰香),选用相应的香炉(盘香炉、线香炉、卧香炉、塔香炉等),因为烧香的效果与香炉的材质很有关系,最好选择纯铜香炉,香炉上不应有咒语或佛像。
3、供灯。“名师如明灯”,供灯是开发智慧、得遇名师之良好助缘。可供电灯或油灯,一般采用电灯,比较方便。
4、曼扎盘。供曼扎是积累福报资粮方便快速的方法。曼扎盘有铜、景泰蓝、金丝等材质。
5、净水瓶及吉祥草。
6、金刚铃、金刚杵。
7、托巴。用来供奉本尊。
8、**杯。用来供奉**。
9、八供碗及宝石。碗内装满宝石(如水晶、玛瑙、珍珠、砗磲、玉石等),上面分别供奉如下8种供品:食子(朵玛)、八供花、海螺、檀香油、水2杯、香塔、酥油(或者莲花蜡烛)
10、水果及果盘
11、鲜花及花瓶
12、吉祥八宝、轮王七珍、五妙欲、酥油花、十相自在、八吉祥等摆件。
四、修学之助缘
1、念珠、计数器、万字卡
2、转经轮(有手摇转经轮和电动转经轮两类)。
3、念佛机。
5、宝瓶、宝袋。如拉卜楞寺宝瓶和摩尼宝袋。
6、吉祥门帘、贴纸、经幡等。用来庄严佛堂令人生恭敬心、欢喜心。
佛堂的安设与供奉
——祈竹仁波切《甘露法洋》节选
一、安设佛坛
在关房及日修的房间或角落,我们应布设一个庄严的佛坛,以积聚资粮。一个完整的佛坛,其实幷不需要许多佛像,所以不必夸张地把关房或家中布设成一座寺庙似的。佛坛必须具备代表佛众之身、语及意的圣物。佛身以佛像代表。我们应至少供一尊制造合乎传统身相比例、要求而如法装脏的本师释迦牟尼像或其图片,这是因为他是现今佛法的本源。此外,我们格律派**应供一宗喀巴祖师像或图片在本师之前方,以敬历代师承。如果我们欲加供弥陀、药师等佛像,应放在本师像的两侧同高度位置。衲知道汉人特别喜欢供观音、地藏、文殊及大势至大士像。这些大士其实早已成佛,但在本师示现之年代,为了正法之弘扬,他们以佛之八大菩萨**的形相示现,故此我们把他们视作菩萨而尊敬,其像应供于佛的外侧或较低少许之位置。如果欲供**,应处更低位置。如亦供世间天神及祖先灵位等,不应放在佛坛上。佛的语,我们以一部《大品般若经》、《妙吉祥真实名经》、《道次第广论》或其它任何佛经代表,放在佛坛的左边,亦即本师像的右手那一边。佛意以一座小佛塔代表,放佛坛之右,亦即本师像的左手那一边。
这个佛坛是我们藉以积集功德的“工具”,我们必须谨慎重视。衲的建议是,大家不必供太多佛像,简简单单地供本师、祖师,另加自己投缘的本尊,再加上佛经及佛塔,便已十分足够了。衲见到许多汉人喜欢把佛像等放在玻璃盒内,以防灰尘,这是极佳的做法。但有些人却恐怕佛陀会窒息似的,把玻璃切割出一个透气孔,这倒是十分没必要的想当然做法。在每座上座前,我们应对佛像恭敬瞻视一眼,幷恭敬顶礼三次或更多次。
二、打扫佛坛
在每次修法之前,即使佛坛十分干净,我们也必须象征式地拂拭一下,并恭敬地瞻视佛像一眼。
在上座前,不论佛坛及修持地方是否肮脏,我们必须起码象征式地打扫。为什么要做象征式地拂拭呢?这是因为打扫不单是为了去除外在的尘垢,也是为了去除心中的缺点,例如贪、瞋、痴等烦恼。即使佛坛及修行的房间或角落没有外在的尘垢,由于我们心中仍有“尘垢”,故仍需打扫一番。
打扫的心法是,我们手持扫帚或现代吸尘器等,心想这其实是无我慧剑,把贪、瞋、痴等烦恼尘垢都全消除掉,同时口诵:
此尘是贪非土尘 密说此贪为土尘 智者能除此贪欲 非是无惭放逸人
此尘是瞋非土尘 密说此瞋为土尘 智者能除此瞋意 非是无惭放逸人
此尘是痴非土尘 密说此痴为土尘 智者能除此痴毒 非是无惭放逸人
我们亦同时想着外在尘垢代表了自己当时遭遇的病患、魔障或任何障碍。此外,修道次第的人,在修到哪一章题时,便把阻碍我们生出该觉受的障碍想为尘垢,一幷消除,譬如说你正在修敬师章题,其障碍便是不敬师的心态,所以我们可以把原偈改为:
此尘不敬非土尘 密说不敬为土尘 智者能除不敬心 非是无惭放逸人
到修菩提心的阶段,障碍便是只懂利己的自私心,所以我们改偈文为:
此尘利己非土尘
密说利己为土尘
智者能除利己心
非是无惭放逸人
总之,我们可以灵活地运用这种打扫心法。如果不配合心法,打扫当然只是种世俗琐务;但若配合上心法,这打扫便是一种极佳的修行,能令烦恼熄灭、证悟易生,甚至能有效地解决魔障或令病患痊愈。除了为除心垢之目的外,打扫地方亦为了对佛坛及修持中将邀请前来的圣众表示尊重及重视。大家千万不要轻视打扫修持。在佛陀的年代,本师便曾亲自打扫道场。当年更有一位小路尊者,他单单凭靠着扫地修行而得证罗汉的境界,成为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十八罗汉之一。在历代以来,贵为法王的历任xxxxxx宗座,亦亲手作这种修持,以致扫帚都被磨至光秃。许多人看不起这类前行,自以为是“不执外相”的高境界行者,难道他们自以为比佛陀、罗汉及宗座还要高吗?
三、陈设供品
供品分为实物供品及非实物供品,现在先说实物供。
实物供品可以是任何美好的物品,种类繁多,不胜枚举。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供上水、花、燃香、明灯及食品。它们各有其吉祥的表义。
供水是最容易不过的供养了。由于它随处可得,幷不费甚么钱,所以我们肯定不必透过种种不良手段才得到它,这确保了供品来源之清净性;又因为它幷不值钱,我们在供奉时恐怕不易生出吝啬、不舍的心,这确保了供养心的清净性。最好的优质水,具备八种特性,各有其吉祥表义:水的凉性表义持戒清净;甘味表义享百味食;质轻表身心壮健;性软表意念柔顺;清澈代表心明;无臭表义无障;益喉之特性表语妙;养胃的特性表义无病。在供水时,我们按喜好供一杯或几杯清水或依XXX传统供上七杯均可。在上供时,不应把空杯放佛坛上才倒水入杯中,而应先在杯内放一点水,在供桌上放好位置,再以壶添满,这样可避免空杯作供的不吉祥缘起。用壶把水添满时,不可胡乱地倒水,而应用双手像为皇帝供茶般恭敬添上。添满水的杯,水位不应离杯缘多于一颗米粒的粗度,但亦不可过满而溢出。此外,如果供奉一杯以上,这些水杯应整齐地排成一条直线,杯与杯之间距离一颗米之粗度,即不过疏,亦不紧贴。在XXX的传统是,我们在早上供上新水,在下午近黄昏时把水供撤下,翌晨再上新供。在现今的城市生活中,大家或许会很晚才回家,故此只好在晚上撤供了。注意倒出水的空杯不应放在供桌上。供完的水可以自己饮用。
供花可以积集于未来生相貌庄严美丽的缘起。花可以采用鲜花、假花或整盘的盆栽,只要别供本身有毒性的花即可。
有些人习惯供电灯及电香。供电灯是没问题的,因为供灯之主旨是供光明;但供香是为了供香气,汉地卖的电香支只是几根闪烁、像香的东西,幷无供香的意义,而且闪烁不定的光明也是一种不佳缘起,大家避免为宜。燃香必须用无化学原料在内的配方,如纯檀香或沉香的粉或木条均可,许多藏香亦适合这用途。藏香分许多种,有些是供**的,有的是供龙族的,四密部亦有不同的配方。如果供藏香,宜用共通的配方香。供香为的是供香气而不是供黑烟,所以我们不必把香炉放在太近佛像的地方,而应把燃点了的香在供桌前略为熏扬一下,再把香炉置较远的地上,这样便不会把佛身熏黑。佛陀的鼻根非同凡夫,绝不会因香炉放远了而受不到供养,所以大家不必有此幼稚的顾虑。此外,汉地的香炉或水杯常常印上经咒,这是很不合乎传统的商业做法,大家千万不要买。要买香炉的话,应选没有印上佛像、经咒的简单类型。灯供的目的是为了供上光明。它的缘起是于未来生具有智能及眼目明亮等。如果供的是油灯,应用较优质的灯油及灯芯,较灯芯长度,以保灯光明亮、无烟、光明显金**而非无色及不闪烁。有些人喜欢供用电的灯,这亦没有不合乎传统的地方。
供食应用素品,例如水果或任何以三甜三白物(注:即白糖、黄糖、蜂蜜、牛奶、酸奶及牛油)制成的食品等。供品必须是自己能力范围内买到的较佳品,而非自己也不愿吃的过期食品。食品不一定要天天换,但在水果等不再新鲜时便应更换了。
供佛是为了我们自己积集功德而做的,幷非诸佛希罕我们的供品,所以我们必须认认真真地摆置供品。以上所说的种种供品,我们不必全部供齐,但却要注意必须放置得十分整齐庄严,绝不可像喂狗似地随随便便把供物丢在桌上乱放。有些人担心万一忘了供养会遭佛陀责罚,这是不必要的顾虑。诸佛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凡俗受用品,亦不会因行者漏了供养而发脾气。
刚才说过,供品不拘种类及数量之多少,但我们却要注意供品之来源清净及供养心之清净。甚么是“来源之清净”呢?这是指供品幷非由如杀生、偷盗等十恶业而得来的。此外,出家人若以五种邪命得来供品或以此得来之金钱买得供品上供,亦有来源不清净之问题,所以这些供品是不恰当的供养。譬如说,出家人向施主说:“您去年的这个月份给我的那些大米,真的帮上了大忙啊!”,而心中的发心是为了提醒对方再度供养,这便是邪命的案例了。判断是否属邪命类业,必须看发心。如果该出家人心中完全无丝毫为了提醒施主的动机,而是真心赞美对方之功德,而施主却又真的再度供养了,这便不算邪命业。有关五种邪命,在佛经中有不少讲解,衲就不多说了。十恶业之供品不宜供奉。如果不作十恶业或五邪命便得不到供品以供奉佛陀的话,宁可只供清水或甚么都不供。这其中只有一种例外情况,譬如说你作了某恶业,现在十分痛悔,便在佛前忏罪,把造作此恶业之得来品供上,发誓不再犯同等恶业,在这种情况下供养来源自恶业的东西倒是如法的。
在心理上,我们不能有吝啬或者后悔供上昂贵供品的心,否则便是供养心不清净了。
衲为大家讲一个佛教历史上的故事:在佛陀年代,舍卫城有一个女乞丐。有一天,城里的大王、大臣及贵族等兴大供养,她便也想对佛陀作供,但苦于无钱,所以便只好以行乞所得之一钱买油,供了一盏最小的灯。她在作供时发愿:“但愿我于未来能具大智能,以灭除一切众生之愚昧!”这盏小小的油灯,便与许多由国王及富人等所供的大座油灯放在一起了。在供灯翌晨,佛陀的大**目犍连巡更经过,发现全部大灯都早已油尽灯枯了,这小灯却光明依然,犹如新供的一样。目犍连便想:“天都亮了,灯还亮着干甚么呢?”于是便以手扇灯,灯却不灭,他改以衣袍扇灯,灯火还是不灭。在目犍连不明所以之际,佛陀刚好走过,佛向目犍连说:“这灯是一个具‘大心’的人所供的,尽管你用四大海洋的水来灌,或以巨风来吹,也不可能把它灭掉!”由此可知,如果供品来源也清净,供养心亦十分清净,以欲利益一切众生之菩提心上供,即使供的只是很小的东西,也能积无量功德。为甚么呢?这是因为众生之数目无量,以致功德亦得以乘大无量倍之缘故。反之,如供品来源有问题,或供养心是为了出名或一己私利,则不论供品有多大、多好,所得功德十分有限。
刚才说了实物供品的开示,这是有限的供养。非实物供养是无限的,例如出家人可以把自己出家及修行的功德作供,又或我们观无量之花朵作供,这一样有功德。在路上,如果我们见路边有一朵美丽的小花,亦可在心中作供。
现在已说完了供品的开示了。一般来说,出家人比较贫困,而且他们应把精力花在修行上,所以出家人宜主要依靠非实物供养的方式积聚功德,而以实物供养为辅;在家人的情况不同,所以宜主要以实物作供。可是,出家人如果有钱,则也当然要作实物供养,不应执以上所说内容而吝啬不供实物。
四、上座发心
现在讲至前行六支之第三支。这一支讲授座垫及坐姿的要求,以及上座时的发心。
作闭关的人,由于需要天天长时间使用这座垫,而且在关期中不宜更换或移动座垫,所以必须挑很合用的座垫。日常修持的人,虽然并非天天长时间使用座垫,但也宜找一个舒适的,以利修行。
一般来说,座垫以前低后高、渐向前斜的为最适合久坐,但这只是普遍共通的**,我们还需视乎个人身体结构及感受而在有必要时酌情改良。传统的座垫后高四指横排之高度,前高二指横排的高度,人坐上去后,四边应各有四指横排的空位。在XXX,还有另一种关房用的带靠背座垫。这种看来有点像讲经法座的座垫,是为了能令人久坐修定而设计的禅座。讲经法座雕上龙、象及雪狮等,而且造得很高,是为了表示敬法;这里所说之修行用禅座意义并不相同。用这种禅座修行道次第也如法,但座上不可雕刻龙、象及雪狮等装饰,而且禅座必须放地上的高度。
衲注意到汉地寺院中有许多汉人使用跪垫,并惯以长跪的方式修持。在古印度与XXX,并没有这种方式,除了受戒仪式中有时要右膝着地而单跪外,一般都是双盘跏趺的。
在放座垫的地面上,我们可以用粉笔画上一个代表金刚交杵的图案,然后在地面上铺上少许吉祥草及百节草。吉祥草是传统造扫帚用的干草,在大多数地区的山边随处可采得,或从未用过的扫帚上拆下亦可。百节草是野外常见的一种植物,其根部在地底向旁边延伸出。大家去野外找根部有一节节的草便是百节草了。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慢慢找有近一百节或更多节的百节草为最佳。百节草要用两根,交叉放画在地面的图案上;吉祥草分为四小束,把根部朝外,草尖朝内,十字形地铺在图案上;最后才放上座垫。这个座垫在关期中不能移动或更换,其下之草也是不更换的。金刚交杵本来是本尊的法器,我们不宜直接把它画在地面,所以我们用地上的图案代表它。金刚交杵有坚固不能摧之意义,同时亦代表了佛陀成道之金刚座。坐在这图案上修持,表义我们效法佛陀当年坐在菩提树下修行时之坚固决心,同时也有坚固之吉祥缘起。吉祥草有清净的意义,百节草有长寿的意义,二者又是佛陀当年用以铺设地面、坐在其上而成道的植物。坐在这两种草上修持,表义我们效法及纪念佛陀,同时亦有清净与长寿之吉祥缘起。
在每次上座前,我们应对佛坛恭敬顶礼三拜。顶礼时应以极标准姿势进行,就似军人步操一样,绝不可随便或松懈。首先我们笔直站立,双手合掌,把拇指屈入掌心,然后把合起的掌碰触头顶、眉心、口部及心部四处,以积集将来成就如佛之无见顶、眉间白毫、六十妙音及遍知意这些身、语、意功德,再拜下去,把双膝、双掌及额头触地,再马上即起,重新立正,把以上的步骤重复三次,便完成了三次五体投地式之短拜了。在顶礼时,我们口诵增长礼拜功德咒:
namo manjusriye
namo sushriye namo uttamashriye soha
同时心生敬信,这便成为了具足身、语及意之礼拜。
现在我们上座,以双跏趺之姿坐好。标准的双跏趺称为“毗卢七支坐姿”。毗卢遮那便是大日如来,他是诸佛之身的代表。这种坐姿有七个要点,所以被称为“七支坐姿”,但有时我们会把数息法加上而称之为“八支坐姿”,此二者是同一回事。双跏趺能令全身脉络展开来,就似把雨伞打开了般,这有利于心的运作及修持,同时亦表示我们效法和纪念以此坐姿成佛之本师释迦牟尼。
现在说标准的双跏趺坐法的要求。首先,我们双腿盘起;把右手掌向上而叠放左掌上,两拇指相触;腰要挺直;牙齿及口唇保持自然,舌尖抵着上颚;眼睛半闭半开,观着与鼻尖成一直线之前方地面;头部略向前倾,下巴略向内收;双肩挺直而平置,双臂并不贴腋下而留少许空间。在上座时,我们宜比较着意地作出标准姿式,俟坐久后可略为松懈少许,以免过度僵硬。如果有脚患或暂时不能双盘座者,采单盘姿亦可,但在心中要想着自己正在双盘,以表义我们效法以此坐姿成佛之本师释迦牟尼。顺带一提,上述手印为大乘之定印,小乘行者一班不把拇指相触,这亦是如法的姿势,但我们宜依大乘的姿势要求而坐。
坐好后,我们并不马上念诵,而应先检查自己的心理状态。如果心理处于善心或中性的平静心态,我们便可开始念诵。如果心内还未定下来,而充斥着贪、瞋等不平静心态,便需先作调息,以把心转变为中性或善性,否则跟着下来要做的修心工作便难以有效用。我们透过专注,令心忙于想及呼吸,对贪、瞋等便会暂时放下了。这是调息的原理及目的。
现在教调息之方法。首先举右手竖起食指,以右手指背压左鼻侧,以右鼻孔吸气,再以右手指肉按右鼻侧,以左鼻孔呼气,如此重复三遍;现在把右手放下,改用左手,以左手食指背压右鼻侧,用左鼻孔吸气,再以食指按左鼻侧,以右鼻孔呼气,也重复三次;最后把手放下,以两鼻孔缓缓吸气,再呼气,也是做三次;一共是九次呼吸为一单元。在呼吸时,我们应尽力细细地、长长地、绵绵地吸入及呼出,越慢越好。在呼出时,观心中的不净及障碍化为黑光而出。在吸气时,观诸佛、历代祖师及xxx之加持、功德与智慧等,化为白光而入于己身,加持了自己的身、语及意。以上所教的调息法,只是众多种同样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它方法虽略有异处,但其功能及目的是一样的。
五、依据传承和仪轨观修
根据每个人自己的传承和仪轨进行观修,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供品究竟能不能吃,其实尽在发心经常有人问:能不能吃家里佛堂供过佛的东西?在藏地,供品已经供给佛了,自己就不能用了,一定要送到清净的地方。在汉地一般都把供品给吃了。其实分析一下各有道理。
  藏地人认为供品既然已经供养给佛菩萨,自己就不能再拿回来;其实供养一方面是积累我们福德资粮,一方面为去除我们的吝啬心,既然供养了东西不是属于你了,是属于佛菩萨了!犹如乔美仁波切说:&供养佛菩萨的食品,供者不能自己取食,而应倒在洁净的高处。如果有鸟类啄食,那是可以的,因为鸟类属空行种性。&
  而汉地人认为,供品是佛菩萨赐予自己的加持品,里面有加持力。犹如根据喇拉曲智仁波切的观点,供品在供养三宝之后,只要观想三宝赐予我悉地,自己也可以享用供品。
  这两个行为都是发自恭敬心,所以都是恭敬的行为,都是如理如法的,一切在于发心。反之,如果你供养佛菩萨了,但因心存吝啬,自己又拿来吃,这样的发心就是不恭敬的,你吃供品的行为有罪过。如果你把供品送到清净的地方,自己不吃,但还是觉得很可惜,这样的发心也是不恭敬的,你不吃供品的行为也有罪过。
  以今后大家可以享用供过佛的供品。至于乔美仁波切的观点,我们可以从某些特殊修法的角度来理解。对汉地的徒来讲,这样对处理供完佛的供品也比较方便。因为汉地不像藏地,藏地到处是清净的山坡和草地,很容易找到倾倒陈旧供品的地方,而汉地的城市里很难找到一处干净的空地,如果把供完佛的供品吃掉,这样处理就比较方便。
  在享用供品上有一点特别要注意:以前情况只限于有时在汉地见到许多人将自己买的水果等食品供在佛像前,一会儿就拿下来带回去,这会犯盗戒,对境比较严厉。在既然供养了,就是十方所有,个人无权私自处置分配,除非就是供佛后已经撤换下来的后,由寺院里的师父统一布施给你吃,你可以收下,这是三宝的慈悲护念。
  另:供过三恶道众生的食物(如蒙山施食等法会)最好不要吃,全部布施出去,你给给鬼神,施了鬼神,或者供的那个祖先,或者供了什么的,那个不能再吃了。
凡文讯网稿件,转载时必须注明“文讯网”。本站转载的文(图)等资讯,
为传递信息,完全公益性。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请在转载时保留本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最新佛教天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堂可以供保家仙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