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龙民族中学校长介绍应该由什么民族担任

尽心尽力做好每件事——— 记剑河民族中学校长龙家菊
发布日期: 13:38
| 作者: 冯蕾
| 文章来源:西部开发报
  【人物档案】
  龙家菊,1990年毕业于黔东南民族师专,分配到剑河民族中学任教,年担任剑河民族中学教务处副主任、主任,年任剑河民中副校长,2011年调到凯里一中任教,2012年回到剑河民族中学任校长。2009年被评为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先进个人;2009年12月荣获黔东南州普通高中第六届生物学科“教学能手”称号;2013年荣获省级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说起龙家菊校长,剑河民族中学的杨明勋老师第一句话便是:“她在管理上有思路、有方法、有效率,对学生关爱有加,奖惩分明。”杨明勋说,自从龙校长接手管理剑河民族中学以来,学校的整体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高分学生渐增,学生的素质修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没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中学,就不是真正的民族中学。父母之恩大于天,尊师之恩不能忘。”争对剑河民族中学道德下滑的问题,龙家菊在2012年提出了“新八德”管理,她认为践行“新八德”是解决当前学生“缺德”的当务之急。新八德指的是——— 立志、孝亲、尊师、友学、长善、救失、守法、落实《弟子规》,学校推行新八德教育还有通俗易懂的配套教材,对于“新八德”的实施,龙家菊要求全校落实在礼仪上。
  龙家菊总是在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件事。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虽然知道投入的时间有时与收获不一定成正比,但是龙家菊深知肩上担子的份量,不得不在时间和精力上多投入,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在学校巡查和指导上。一所学校,要打造品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撑起培桃育李大厦,关键是教师队伍。剑河民族中学近年来受三板溪电站淹迁重建等影响,办学面临着巨大挑战,首先是教学管理要与时俱进,师资队伍质量要提升。在教学管理中,一方面按全州教学管理目标要求,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创导了以目标教学为中心的教学常规管理体制,通过四级管理模式,实现分级管理层层通,逐级落实,责任到人,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管理有序高效。另一方面成立教学科研处,专设主任、副主任各一名,专门负责抓师资培训和教研教改工作。特别是在青年教师培养上,制定了《剑河民族中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采取一至六年期的师徒结对模式,实施“推、帮、逼、考、奖”五字措施,扎实推进,使新教师快速成长。近几年来,学校青年教师参加全州高中教师“三功”大比武、学科优质课、教学技能大赛中,许多教师都获得较好的名次。2012年高考再创辉煌,一、二本上线及中考优良率达300%,超额完成黔东南州教育局下达的目标,获得黔东南教学质量三等奖和教学质量培优突出奖,有9位老师荣获单科教学质量奖。在此基础上,2013年高考再创辉煌,一二本上线率和录取率都有较大突破。这些成绩的获得对于一所县份上的中学来说十分不易,除了科任教师和班主任的艰苦付出外,也离不开作为直接管理者的龙家菊校长的运筹帷幄及长期的引领。
  作为学校工作的管理者,龙家菊肩挑两副重担,一是教育教学管理,二是三尺讲台。作为主管教学副校长到校长,都必须是教学第一线的骨干能手。为提高自身素质,龙家菊曾到北京、上海、山东、成都、重庆等地学习培训,虚心向行家学习,写了数十万字的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龙家菊说:“打铁先要自身硬,管教学首先自己要是学科带头人!”为此,龙家菊总是闲不住,没有更多闲暇去留意穿着打扮,也没有更多时间做一个称职的贤妻良母,甚至有多少个双休日,丈夫、儿子在家期待着她陪他们去郊外享受一下森林河水美景的恩赐都成了奢望。不过好在家人对于她的工作都十分支持,丈夫给予了她很大的精神鼓励,他多次对龙家菊说:“不要担心我和儿子,做你自己想做的事!因为我知道这所学校是你一生的牵挂。”因为曾经调到凯里,所以龙家菊一家搬迁到了凯里,但是如今她又回到了剑河,所以和家人团聚都十分不易,为了让龙家菊安心,丈夫经常带着儿子来到剑河县看望龙家菊,这让龙家菊心里多少有些安慰。
  (记者 冯蕾 摄影报道)
下一篇:上一篇:晋江市民族中学校长是谁_百度知道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省市中考直达
您当前所在位置:
齐齐哈尔市民族中学历史:校长更迭表
中考即&初中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是选拔考试,也是建立在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选拔,本文为大家整理了齐齐哈尔市民族中学历史:校长更迭表,欢迎阅读。
年:德旺道尔基 ;年图门满都呼;
年:哈斯巴特尔 ;年:阿成嘎;
1936年两校合并后,兴安师范变为国办学校,陆续派来七八个日本教员,增加了日语授课时间,大搞奴化教育。池尻掌握财政大权,吉村是舍监,他比训育主任权利大,任意打骂学生。经常借故折磨学生,十一月中旬要学生只穿背心裤衩,从学校跑到西大桥跑回来。由于日本人的欺压,学生从36年的220名突减到37年的150名。后来由于学生反抗和强烈要求下,迫于群众压力,1938年日伪当局把池尻、吉村调离学校。
当时的校址:现在民族中学正楼位置上,有三所白砖房,每个约有 150平方米 。中间一所为教师办公室和教师独身宿舍,东西两边为教室。其北面有一栋青砖房 300平方米 ,是学生宿舍,其东面有食堂和厨房 250平方米 ,其南面是水房和洗脸室,浴室约有 40平方米。
学校经过齐齐哈尔蒙旗私立师范,兴安师范学校,扎兰屯师道学校的变迁,虽然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克服种种困难,在先辈们再接再厉不断努力下,学校发展成为东蒙地区的民族教育中心,培养了大量的各种人才。日本留学生有五六十名,国内各大学毕业年一百多人,解放初,在内蒙古自治区厅局级以上的干部中有九十来名。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齐齐哈尔市民族中学历史:校长更迭表就到这里了,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相关推荐:当前位置:
云南民族中学校长李暾,白族,共产党员,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云南省人民政府督学。
&&&&& & ■1978年昆明师范学院毕业;
  ■1986年任云南丽江教育学院教务处长;
  ■1996年任云南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学院副院长;
  ■1997年任云南民族中学校长兼总支副书记。
  ■最喜欢的人生格言:我尊重一切人,但决不崇拜任何人。
云南民族中学校长李暾,白族,共产党员,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云南省人民政府督学。现任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理事、全国民族中学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全国语文板书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省语言学会副会长、省中学语言教学研究会理事长、省教育学会民族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省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云南省演讲学会及省民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省作家协会及省诗词学会会员,获全国语文教育学科研究、教育管理研究学术成果奖及文学创作奖二十余次,承担6项国家级、省级重点课题并任负责人,著有《春暾秋桂溢温馨》(民族出版社)、《现代语文教育漫论》(云南民族出版社)、《现代教育管理漫论》(北京教育出版社)等文集3部;主编及参编出版教材论著《中学语文教育学》、《语文教师技能训练教程》、《口才学》、《各族学子都能成功》、《民族教育拓荒者:实践与探索》、《民族教育耕耘者:创新与发展》等32部,发表各类文章220万字。
李校长被评为高校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云南省教卫科工会民主管理校务公开优秀干部、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创新十佳教师,被省高校工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云南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百优教师&、&云南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李校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执行民族政策,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实行科学管理,倡导&以人为本,唯才是举;学生至上,质量第一;弘扬精神,交流开放;改革创新,敢争一流&的学校发展理念,注重身体力行,任劳任怨,团结班子,依靠教工,服务学生,勤奋求实,开拓创新,使学校跨越式跻身于云南省一级完中行列,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中国和谐校园之星,云南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李暾:化不开的民族情结
从一所乡村中学发展到高校附中,继而又脱胎成为省民族中学,最近又连蹦带跳地从一所不入流的中学晋升为云南省一级完全中学 。经历了这样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如今的云南省民族中学如一个走稳了脚步的孩子,站在了起跑线上。与学校教职工一道创业、拼搏并见证了学校发展过程的校长李暾,一点不掩饰内心的喜悦,但他说:&跃上一级完中只是阶段目标,而不是终极目标。今天所做的只是为明天的发展打下基础。&在采访中,记者感到,在李校长心中已有一幅民族中学未来的蓝图。
&假若让你离开民族中学到普通中学工作,你愿意吗?&面对这样的提问,李校长略加沉思:&从情感上说,肯定是和民族中学割舍不下了,我和民族孩子有了父子般的感情,对民族教育也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说来有趣,当初云南教育学院安排李暾来这所学校时,他还怎么都不愿意呢。当时他是云南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学院的副院长、副教授,让他去当附属中学的校长他是怎么也没想到的,所以他只答应干一届。
干一届的承诺期到了,李暾没走;两届,他还是没走。现在是第三届了,他与民族中学的感情已经浓得化不开了。这也许和他本人是白族,从小又生活在民族地区有一定关系吧。
云南民族中学是云南省人民政府在省会昆明创建的唯一国有公办省属全寄宿制民族中学,面向全省各地特别是边疆贫困山区招收农村户口的少数民族学生。学校有含10万人口以下的云南7个特有少数民族&&独龙、怒、德昂、基诺、阿昌、普米、布朗等在内的31个民族,及芒人、阿克人、克木人,共1500名学生,寄宿制学生近1000人。
要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上任不久的李暾和全体教职工首先做的是&找准学校定位&。李暾说,民中与一般普通中学有基础教育的共性,但是作为一所面向全省,招生范围广、民族种类多的学校,也有一般普通中学所不完全具备的个性,在把握共性中要突出个性,在&民族&二字上努力体现特色。
&低门槛进,高门槛出&是这所学校生源的客观状况和培养的最终目标。李暾反复说:&不论分数高低,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这些学生有的代表一个村寨,有的代表着一个民族。&云南民族中学结合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的现状,明确提出&攻尖攻坚结合,育优化弱展特(即培育优秀,转化弱势,发展特长),个体整体发展&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工作原则,承认学生的差异性,更注重教育的全面性。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的辛劳不言而喻,只有&民族感情深&才能承担这一重任,学校把这一条作为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提出。经过几年努力,民族中学在中、高考中都创下优异成绩,一批有文学艺术特长的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
结合学校&民族&特点,学校成立艺术团、文学社,组织民族歌舞、服饰、体育等文化展示活动,课间操也改成民族艺术课间操。假期里布置学生收集民族民间传说故事;组织学生就家乡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化写调查报告;结合英语学科组织对外交流,先后与十几个国家的中学生进行各国民族风情交流。李暾说,我们的民族孩子不仅要走出大山,还要走出省,走出国。
不让一个民族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政府给予民族生的补助金毕竟有限,学校使出了浑身解数解决贫困生生活困难问题。争取省内外、港澳台同胞以及国外友好人士资助,教职工也积极捐助,近年来共捐助近43.6万元,资助少数民族学生3000人次。李暾本人也每月拿出百元钱资助贫困生。在做这些工作时,学校都要求教职工把&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只有这样,学生将来才会回报党、回报社会,今天学习的动力才会更足。&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半夜打电话。&1997年当校长的李暾,曾无数次地被半夜电话惊醒,这就是寄宿制学校与普通学校最大的差异。少数民族子弟在学校学习、生活,教师就要承担起家长的职责。安全问题,身体健康问题,学生之间的相处问题,许多防不胜防的事都有可能发生。
学校周边环境不好,为了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学校积极争取驻地政府治安部门协助支持,治理周边环境,学校实行&封闭管理、开放办学&,师生中&禁烟、禁酒、禁骑自行车&。坚持&两操两习&,即上早操、课间操;上早自习、晚自习。在长期的实践中,学校摸索出一套寄宿制管理办法,虽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饮食起居是24小时全天候管理,但各民族学生能做到和睦相处,近5年未出现过重大安全事故。李暾说,许多民族学生有佩戴刀具的习惯,不准带不行,许多学生回家往往要走很远的山路,安全没有保障;但刀带到学校,学校的安全又有问题,于是学校把学生身上的刀都收了封存,放假回家时再还给学生。他深感,学校安全工作无小事。
&想尽千方百计,费尽千言万语,经过千辛万苦,得到千锤百炼。&说到搞民族教育的酸甜苦辣,李暾这样进行概括。经过多年的磨砺,云南民族中学已登上新的台阶,站到了更宽广的平台上。但李暾说,我们还有更远的目标。
15:03:49责任编辑:蒋欣润
相关信息内容
<input type="hidden" name="content" value="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民族中学校长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