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德

湖南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主页
湖南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滚动新闻:
幸福人生培训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一年之计在于春”。阳春三月,在长沙还是阴雨连绵,乍暖还凉的时候,我们一行十四人在魏调研员的带领下,来到了群燕飞翔,蹁跹上下,呢喃鸣唱的东莞正丫村,一片清新秀美的水乡田园风光让我们感觉到了春天草长莺飞的气息,也开始了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旅程。其实,作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父母曾经在这方面教育了我很多,为人处世,以及一些礼仪都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种传统文化、礼义廉耻的中国传统文化系统学习,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特别是现在,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这次学习,我们主要是对《弟子规》进行学习。通过几天的学习,我发现,《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弟子规》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人们在生活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挫折,当你愤怒或烦恼时,读《弟子规》吧!当你痛苦或无助时,读《弟子规》吧!倘若如此的话,你的愤怒、烦恼、痛苦等等就会离你而去。是的,音乐可以使人平静,放松;运动可以使人忘记烦恼,心胸开阔;阅读能使人忘记现实,醉心于与先哲的时空中。《弟子规》这一本小书,又有多大的能耐改变一个人的心情的功用呢?可就是这么一次,我受到了《弟子规》的启发,改变了心态。我觉得一个人如果对人无礼,对父母无孝,与禽兽无异,一个连父母都不孝的人,再好他又能好到哪去呢,一个能孝敬父母的人再坏他又能坏到哪去呢,所以古圣先贤说,百善孝为先,说得太对了。一个对父母都不孝顺的人,如果说他能够干成大事业,那也许是一种巧合;一个不懂得礼节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行走,最后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弟子规》里说的“泛爱众”,让我想起了“我生活我的生活。我爱所有的人,即便他伤害我欺骗我,我都会原谅他,因为他是我的同类,因为我相信他身上残留的人性”,这样你的心情才会平静下来,才不至于增加烦恼,才能静下心来学习和工作。“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这是《弟子规》中的一句,一句看似普通的句子,却引起我不同寻常的遐想。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制定学习和工作计划的时候,不妨宽松一些,实际执行时,就要加紧用功,严格执行,不可以懈怠偷懒,日积月累的功夫深了。原来窒碍不通,困顿疑惑的地方自然而然就迎刃而解了。草草而看,这段文字好像在讲述关于制定计划的方法及后果的事情,但如果细细品味下去,这句话说得是应该在读书和工作的时候要抓紧时间,不要胡思乱想,要专心致志?要静得下心来才以把一切工作做好。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检验技能、科研能力是要靠聚沙成塔般积累的,如果你想一步登天,那只是沙上建塔,徒劳无功。一个人的道德也是一样,也要不断的积累,古人说厚德载物,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厚德,一个人才能不断的发展下去,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后,我的感受更深了,因为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说:“做人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奋斗力,要有高尚情操。”古人云:“至要莫如教子,至乐无如读书”。当我们在抱怨孩子的同时,要看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有人说,养儿才知父母恩。看来以身作则不是一句空话,他隐含着很深的涵义,有些内容是不能拿言语来交流的,只能意会。有一对夫妇,下班回家买来一些新鲜水果,妻子为了讨好儿子,把水果全部藏起来,等老人休息后,才偷偷拿出来,并告诉儿子,这些都是给你的,谁都不给。你说这样的教育方法能使儿子健康成长?现在提倡的是身心健康,光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不行,还要有一颗健康的心灵,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所起的作用更大;现在的人们总是说占便宜好,都不想吃亏,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可谁又会想到,福祸两相宜。如果把一件事情里福祸用比例来说,可以说是各占一半,如果先吃苦、先受累,也就是先消祸、先受累,那剩下来的就是甜,就是福了。如果尽是想享福,那剩下来的就是祸,就是累了;这些做人的道理在《弟子规》里都能找到答案。物质条件只能满足人们更大的欲望,不能使一个人真正成熟、进步、懂事。“家贫出孝子”,比尔.盖茨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孩子留下能够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但不能给他留下无法生存的包袱”,还有人这样说:孩子有本事,给他留下财富有何用?孩子没有本事,给他留下财富又有何用?物质财富总会有用尽的一天,常言到:富不过三辈。能让自己的孩子自食其力才是最大的财富。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们自己去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果能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对每个人来说也是一种释怀。寻求人生的归宿,是很多伟人、圣贤的最大愿望。在《弟子规》中,圣贤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的思想道德理念传承给我们,这就是所谓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了。在院里的统一安排下,我们这些后者有真正的福报,能够聆听到圣贤的教诲,对我们将是莫大的幸事。特别是魏调研员此次跟我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处处以身作则,主动参与义工服务,给我们大家很大的鼓舞,使我们这次学习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向上的心,回来以后将所学的落实在一点一滴的工作、生活中,必将使得我院的药检文化、药检工作有很大提升。(来源:中药室 文庆)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_学习心得体会_优习英语网
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使用搜索工具,可以更快找到你想要的资料!
本站部分文章以欣赏的角度转载自互联网,如果侵犯到您的权利请来信告之,本站将删除转载
优习英语网建议您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本站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心得_学习心得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体会
我有幸和缪总、同事们作为第五期员参加了以“和乐身心、和睦家庭、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周口市首届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暨庆祝2011年中华母亲节的活动。 通过4天的学习,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新的感悟,以下内容将分享本次活动心得:我从现场带回来一张 5月3日出版的《周口日报》,报纸上在头版刊登了此次活动的内容。这表明此次论坛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关注、支持。一 现场和课程方面1.义工本次学习我最深的感悟实际上是在会场之外。从进入周口饭店大门到最后课程结束返回,一直都有义工在默默无闻地奉献。说一件小事,在5月2日的课程中,主持人说请学员们在吃饭时要把饭菜才吃完,不然义工们要吃撑着了。我听了之后大为惊讶,当晚晚餐快结束时,我所在的桌子上还有一碟苦瓜,为了让义工们不再吃剩饭,我和同事保老师当时就把苦瓜分而食之。苦瓜很苦,但我们心里很甜。2.课程全部19场课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靳雅佳老师和吕明晰老师。靳雅佳作为原装正版的老师,通过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授课方式,用声音和音乐向我们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让听者为之动容。整个会场一直都在互动,每个人都融入到文化的氛围中。吕明晰导演看上去很年轻,实际年龄58岁。他在山东卫视做一个有关孝心的节目《天下父母》,这个节目在每周日20:45播出,没有重播。在当下《非诚勿扰》等相亲节目充斥荧屏,湖南卫视日韩剧大行其道的环境下,他和他的制作团队用了了5年多时间把这个全国唯一的、反映现实社会孝道的节目默默耕耘。最终引起了全社会、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最后甚至吸引了其他地方卫视进行跟进,也有了类似的节目。用实际行动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孝道的根本内涵。二 我的认识1.子女教育我从小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长大,学会了传统的琴棋书画,长大后学习经济管理专业,具备拥有传统的东方伦理道德、西化的思维方式的性格特点。我原本一向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历史教科书中。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给她做个人规划时,就明确了今后要送其去日本读书的目标。因为考虑到日本既继承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又结合了先进的现代教育体系,加上当地最重要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又处在汉字文化圈中。对下一代的成长大有裨益。现在我的观点有所动摇,从学习中得知,从2004年开始,类似的论坛就已自发的在全国各地星火燎原的展开,并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说明今后汇利、越来越广泛,参与者会越来越多,受益者也会越来越多,社会环境同样会随之改观。我也会重新修改下一代的发展规划,有机会也带她到现场去学习。2.个人认识父母的最大心愿其实是希望子女能够平安,并非我原来理解的所谓“大事“。就像课程中描述的那样:“(父母)将每一份爱都播洒在土壤中。最后用一句轻松的语言结束分享:为了自己、为了企业、为了家庭。把体重增加上来。鞠躬&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更多文章&&
?相关专题: &主题分类:
创先争优活动
发布机构:
峄城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
“传统文化大家谈”征文: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底阁镇组织委员& 李明国
&&&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初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时,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然而,随着一天天的学习,自己渐渐地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
&&& 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慢慢为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当接触到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倡导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佛教崇尚的的利己利人,功德圆满;《周易》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思想时,心头更是为之一振,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
&&& 百善孝为先,什么是孝?如何行孝?有父母去奉养,有亲爹、亲娘可以叫,是一种人生的幸福,不能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后悔事。
&&& 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今之孝者,立身行道,而扬名于后世。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凤凰涅、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阙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黄礼斌微信扫码手机看:在过去的两期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公司不少学员受益匪浅,并有所感悟,今天我们将部分学员的学习心得感悟与大家分享,让大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传统文化给学员带来的收益。感谢公司给我这次宝贵的传统文化的学习机会,七天的封闭学习使自己浮躁的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沉淀,也给我的心灵也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更重要的是让我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做人、做事的道理与准则。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同时要学而时习之,学以致用,总结这次学习主要想通过三道“孝道”、“修身之道”、“天人之道”来提升自身待人接物的修养境界。《弟子规》有云“圣人训、首孝悌”。孝之道是最重要的自然之道,孝之道是人出生后最早接触的伦常之道,孝之道也是为人终生所应首先行持的伦常之道。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可见行持孝道的重要性,对照自身学习传统文化之前的点点滴滴及事事处处,自己的良心受到的极大的触动,所谓“人之初、性本善”,自己的这次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本我”,明白了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的做人道理,通过学习让我感触到行持孝道,需要从以下几点持续践行。首先爱护身体发肤。身体,那是行孝的器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圣人告诉我们行孝悌之道从爱护自己的身体做起。一个人如果不爱护自己的身体,使身体有丝毫损伤,就是不孝。&身有伤,贻亲忧 “。从自身讲就是尽量做到不吸烟、不喝酒,讲究作息时间,坚持锻炼身体,避免网络上的色情、暴力信息对自己的影响,不触犯刑法,修身养德。《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意思就是能忘记你祖宗的德行吗?如要追念你祖宗的德行,你就得先修持你自己的德行,来继续他的德行。其次要事亲,这次学习老师教导我们要养父母之身、之心、之志、之慧,今后父母安排的事情尽量的用真诚之心去完成,所谓孝顺,还要按照老人的意思去行事,做事。时刻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侍奉父母要做到:在家的时候,要以恭敬的心态侍奉父母;奉养时,要以和悦愉快的心情去服侍;父母生了病,要带著忧虑的心情去照料,等父母年迈了能安享晚年的天伦之乐。最后要诸恶莫作,《弟子规》云“德有伤,贻亲羞”,相信因果报应,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存好心,做善事。尊敬领导团结同事,有损公司和同事的事情不做,工作中谦逊和善,认真做事,感恩公司给予的工作机会和实现自己价值的平台。对待朋友及身边的人做到真诚,君子之交。“修身之道”,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之道要重视“反躬自省、自我批评”,“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修身之道要“遵纪守法、不碰底线”,“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修身之道要 “慎独、慎微、慎友”。“天人之道”让我认识到中华文明五千年灿烂不熄,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给我以深刻警示和启迪。我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爱护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用电,从不乱扔一点垃圾,浪费一粒米粒开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一名有素质、有涵养的公民。七天的学习正本清源,智慧焕发,七天的学习心怀感恩,弃恶扬善,七天的学习反躬自省,明示人生,七天的学习虽然疲惫辛苦,但是感觉收获很大,再次感恩公司、感恩大爱企业、感恩老师、感恩义工、感恩学长,以后定会身体力行,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及传播者,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财务部 & & 末学朱龙涛下页更精彩: 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欢迎分享给好朋友: 相关阅读
欢迎您来到大学生联盟网,希望《传统文化学习心得分享》对您有所帮助!
热门文章最近更新}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