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县人民政府网哪里可以办理证件?

元代浮梁瓷局功能的重新考证
正本清源元青花之二:元代浮梁瓷局功能的重新考证(2011-04)
&&&&&&&&&&&&&&&&&&&&&&&&&&&&
作者:后学无遮&&&&&&&&&&&&&&&&&&&
&&&&&&&&&&&&&&&&&&&&&&&
元代朝廷在景德镇设置了浮梁瓷局这么一个机构,这个机构的主要职能,目前学术界的认识比较一致,就是朝廷设在景德镇的唯一一家管理全国瓷业生产的专业机构。“元代在景德镇专设浮梁瓷局,负责为宫廷、官府督造瓷器事宜。”①“元代统治者把唯一一座管理瓷业生产的机构——浮梁瓷局,设置在景德镇,这在当时中国的许多瓷区中是绝无仅有的。”②
对此,似乎也从来没有人提出过质疑。可是,如果按照这么一个认识,我们结合史料记载来仔细作些分析,就会发现许多解释不通的现象。
首先,我们来看看道光十二年,《浮梁县志》“陶政”篇的记载:
文中唐、宋、元、明均有涉及。而有关元代的记载清清楚楚:“元更景德镇税课局监镇为提领,泰定本路总管监陶。皆有命则供,否则止。”③
宋代是“奉御董造”,元代是“有命则供”,明代建有御厂官窑。由此可见,元代在景德镇管理浮梁陶政的机构是税课局,而并非浮梁瓷局。为什么在各版本的浮梁县志“陶政”,都只提税课局,而对朝廷设置在这里,专门管理陶瓷生产的浮梁瓷局避而不谈呢?谁都清楚,古代县志,对于当地与朝廷有关联的人和事,不可能不给于高度关注。这篇浮梁县志中,提到了宋代“奉御董造”,提到了明代建御窑厂,这都是与朝廷有关的事项。像“奉御董造”,可能仅是一个传说,也被记录了下来。很清楚,能为朝廷服务,就是浮梁地方的光荣。可对于朝廷在浮梁设专门瓷业管理机构,这么重大的事情,怎么可能被忽略呢?
再看看明朝《江西大志》记载:“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置监镇一员。元更景德镇税课局,监镇为提领”。
④以及清朝《景德镇陶录》记载:“元改宋监镇官为提领,至泰定后又以本路总管监陶,皆有命则供,否则止。税课而已,故惟民窑著盛,然亦无多。”⑤都没有提及过这个浮梁瓷局。这就不得不令人感到奇怪了。这个浮梁瓷局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其真正职责究竟是什么?真的就像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是元朝廷设在浮梁的为朝廷服务的专业瓷局吗?
《元史》记载,“浮梁磁局,秩正九品,至元十五年立,掌烧造磁器,并漆造马尾棕藤笠帽等事,大使、副使各一员。”史志记载非常清楚,浮梁瓷局在至元十五年设立,这点不容怀疑。因此,浮梁瓷局的存在没有理由去怀疑。而职责也很明确:“掌烧造磁器,并漆造马尾棕藤笠帽等事”。
⑥从字面理解,无疑是一个管理机构。这样的话,这个浮梁瓷局,应该是负责全国范围内烧造的瓷器、以及漆造的马尾、棕藤、笠帽等产品的管理。果若如此,这个浮梁瓷局的职权应该相当大了。可为什么其大使的品秩才区区秩正九品?一个典型的九品芝麻官?
其次,再看看《元史志》对匠作院下面其他机构的描述:
“画局,秩从八品,掌描造诸色样制。至元十五年置,大使一员。”
“装钉局,从八品,至元十五年置,大使一员。”
“大小雕木局,秩从八品,至元十五年置,大使一员。”
“上都金银器盒局,秩从六品,至元十六年置,大使一员,副使一员,直长一员。”⑦
这些职权范围很小、职责很单一的机构,品秩都比浮梁瓷局高。一个单纯描造诸色样制的画局,品秩都是秩从八品。浮梁瓷局要管理全国范围内的瓷器和漆器制造,这么低的品秩就难以理解了。例如,前面《浮梁县志》陶政篇记载的,“元更景德镇税课局监镇为提领”,提领一职就比大使品秩高,至少是秩从七品。一个九品官怎么管理七品官呢?
这点,从朝廷设立的几个窑场来看,也很清楚。平则门窑场,给从六品印。光熙门窑场,给从八品印。大都四窑场,秩从六品。这就充分说明,随便一个官窑场,都在八品、七品以上。如果说浮梁瓷局管理着景德镇地区几个官窑场,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一个九品芝麻官怎么管辖他们?更何况还要管理全国的陶瓷窑场、漆器作坊,这怎么都说不通。
那么,浮梁瓷局会不会只是一个业务协调机构,而不是行政管理机构。例如,代表朝廷匠作院给各窑场下生产订单,按订单供应原材料(御土、进口青料),以及窑场之间优秀工匠的调度、协作,等等。也不可能,因为元代实行的是很特殊的“官匠”体制,有专门的“匠官”来管理这些官匠。
例如,《元史》中有明确规定。凡匠官:至元九年,工部验各管户数,二千户之上至一百户之上,随路管匠官品级。省议:“除在都总提举司去处,依准所拟。东平杂造提举司并随路织染提举司,二千户之上,提举正五品,同提举从六品,副提举从七品。一千户之上,提举从五品,同提举正七品,副提举正八品。五百户之上至一千户之下,提举正六品,同提举从七品,副提举从八品。三百户之上,大使正七品,副使正八品。一百户之上,大使从七品,副使从八品。一百户之下,院长一员,同院务,例不入流品,量给食钱。凡一百户之下管匠官资品,受上司劄付者,依已拟充院长。已受宣牌充局使者,比附一百户之上局使资品递降,量作正九资品。”⑧
这里对匠官的官职、以及他们的品秩都有严格的规定,浮梁瓷局无疑在此规范内,不可能另外出现一个业务管理机构。这都是我们现代管理的概念,在古代封建社会的朝廷管理体制中是不存在的。
能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的,还有元代《静斋至正直记》。
文中清楚写到:“饶州御土,其色白如粉垩,每岁差官监造器皿以贡,谓之“御土窑”。烧罢即封,土不敢私也。”⑨
注意其中“每岁差官监造器皿以贡”这句,说的是每年朝廷会派出官员来饶州监造。如果浮梁瓷局是朝廷的瓷业管理机构,即便是业务管理,可以代表朝廷监造,何须另外差官呢?朝廷为何不能让浮梁瓷局官员监造,而要舍近求远另派官员?唯一可以解释的理由,只能是浮梁瓷局大使品秩太低,不能胜任监造之职,而须另派品秩高的官员监造。
这就又回到前面的问题了。如果浮梁瓷局有瓷业生产的管理权,或者哪怕有代表匠作院进行业务管理的权力,那么,其品秩一定不止秩正九品,而应更高。只授予浮梁瓷局大使稚正九品,说明其职能合适这个品秩。那么,究竟是什么全国性的职能,只需要一个九品官就能胜任呢?
就在对元明文献分析陷入山穷水尽之际,另外一段宋代文献记载给了我们柳暗花明的启示。
《宋会要辑稿》记载:“瓷器库在建隆坊,掌受明、越、饶州、定州、青州白瓷器及漆器以给用,以京朝官三班内侍二人监库。……真宗景德四年九月诏:瓷器库除拣封桩供进外,余者令本库将样赴三司行人估价出卖。”⑩
这段文字表明,在宋代,瓷器和漆器库就设在汴京的建隆坊,当时,包括浙江(明、越)、江西(饶州)、河北(定州)、山东(青州)生产的瓷器、漆器都要送到这里验收入库,由内侍监库。景德四年真宗下令,在朝廷按需要挑选过后,多余的将样品送三司估价,然后可对外出售。
这段文献简直太重要了,它令我们豁然开朗,上面所有的困惑迎刃而解。
元代设在景德镇的浮梁瓷局根本不是什么瓷业、漆业管理机构,而仅仅是一个朝廷设在景德镇的库房监库、或者说是库房总管。浮梁瓷局的设立就是承袭了宋朝的瓷器库旧制,只是将瓷器、漆器库从汴京建隆坊移到了浮梁而已。其瓷器库的管理功能,包括漆器库的兼管功能都基本相同。宋代仅以内侍二人监库。元代有所扩大,设立了正式的浮梁瓷局这样一个机构。设置了大使、副使官职,可以统领十多人到几十人负责掌管朝廷设在景德镇地区的陶瓷库和漆器库。
前面的种种疑惑和不解,至此就全部明白了。
《浮梁县志》“陶政”以及《江西大志》、《陶录》中,为何从来没提及浮梁瓷局?因为浮梁瓷局根本不是浮梁县的机构,更不是代表朝廷管理浮梁县和全国瓷业的管理机构。它仅仅是朝廷设在浮梁的库房管理部门。与浮梁县陶政没有必然关系,当然没必要提及。而浮梁瓷局大使品秩为正九品也就合情合理了,一个统领着十几个到几十个人,负责一大片陶瓷、漆器国库库房管理的总管,这个品秩无疑是恰如其分的。
如此一来,浮梁瓷局在景德镇所扮演的真实角色也应该很清楚了。
在当时,全国、至少南方各地生产的瓷器都要送到景德镇来验收入库,景德镇由朝廷出资,建有大量的国库用来存储全国各地、包括本地窑场送来的合格瓷器。这些瓷器入库后,由朝廷根据需求,分配给各地官府或军队使用。各地官兵直接到浮梁瓷局仓库中提货,然后,通过水运或陆运运走。官兵用不完的产品和工部(或匠作院)要求烧制的其它贸易产品,都可以在估价后进行商业交易。包括内外贸易,也是从浮梁瓷局仓库发货。这就是浮梁瓷局的真正职能,与宋代瓷器库的功能基本一致。
这样一个考证结果,可能会让许多人感情上无法接受。怎么可能?堂堂浮梁瓷局怎么可能只是朝廷设在浮梁的一个仓库管理机构呢?浮梁瓷局管辖着景德镇地区的数个官控窑场,这几乎是人们一致的共识了。还有不少研究者认为,浮梁瓷局是代表朝廷设在浮梁县管理官窑的唯一机构,只不过当时的官窑属于“有命则供,否则止”的形式。可事实真的不是这样。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品秩阶级是丝毫不可错乱的。稚正九品的官员,就是仓库总管、副总管的最合适人选。
实际上,浮梁瓷局的职能,从另一句话来分析,就更清楚了。那就是“并漆造马尾棕藤笠帽等事”。
大家知道。景德镇既不产漆器、也不产棕藤等原材料,浮梁瓷局为什么要设在这里?漆造工艺,元代最有名的在江西宜春、波阳,还有江苏的扬州。而棕榈的产地以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为多,江西少有。都不在景德镇,浮梁瓷局怎么去管理和管辖?所以,只能是当时漆器和漆器原材料的国库,也设在景德镇,浮梁瓷局管理的是这些仓库。为什么这些国库要设在景德镇,因为,景德镇地处中原,水陆交通都方便。唯有如此,朝廷让浮梁瓷局在景德镇“并漆造马尾棕藤笠帽等事”才能说得通。
&&&所以,浮梁瓷局的根本性职能就是仓库管理。当然,作为一个朝廷外派的独立机构,除管理仓库货物进出库外,应该还拥有一些朝廷授予的适当职责。根据古代“烧窑在***,收银在浮梁”的说法,像产品质量检验,合格品验收付款这些职能或许浮梁瓷局也会有。甚至“御土窑”
的“御土”管理,或者珍贵釉料的管理,都可能归浮梁瓷局兼管。但是,无论官窑还是民窑,浮梁瓷局对他们都不可能有管辖权,具体管理各窑场只能是当地的税课局,或其他更高品秩的官员兼管。总的来说,浮梁瓷局其他权限无论还有哪些,它的根本职能只有一个,那就是朝廷陶瓷、漆器(包括陶瓷、漆器原材料)的国库管理,而不是什么瓷业生产管理,更不是官办、官控窑场管理。
①《中国陶瓷史》叶喆民著
②《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外销》张浦生胡雅蓓1987年福建晋江年会论文
③《浮梁县志》陶政篇 道光十二年版
④《江西大志》明朝王宗沐撰
⑤《景德镇陶录》卷五(景德镇历代窑考)清朝兰浦著
⑥《元史》(志第三十八 百官四)
⑦《元史》(志第三十八 百官四)
⑧《元史》(志第三十二 选举二)
⑨《静斋至正直记》元人孔齐所著,又名《至正直记》
⑩《宋会要辑稿》第一百四十六册《食货》五二之三七
&&&&&&&&&&(第二章
全文结束)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浮梁县低保发放标准_百度知道您当前的位置:&>&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若干规定》(赣教基字〔2013〕71号)和《江西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赣教基字〔2014〕1号)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县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转学行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将我县2015年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转学规定公告如下:一、招生对象。浮梁一小、二小招生对象为县城(含大洲村)户籍及在县城居住的适龄儿童和县城内各国有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在编(或在岗)正式职工子女。新平中学招生对象为县城和浮梁镇大洲村、查大村、旧城村、教场村、茶培村、金竹村和珠山区洋湖村户籍及居住的适龄儿童和县城内各国有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市良种场、市茶科所在编(或在岗)正式职工子女。二、划片范围。浮梁一小、二小一年级新生继续实行划片招生,学区按路段划定。具体划片路段为:南起景北大桥→新昌南路→新昌北路→红塔路→北至红塔路与三大路交叉点。此路段以东为浮梁一小招生范围,以西为浮梁二小招生范围。三、新生入学。为做好新生入学工作,本着稳妥推进的原则,县城小学一年级、初中七年级新生(不含已收到新平中学“初中义务教育新生入学通知单”的学生)提前进行报名,报名时间为8月15-17日,地点在浮梁一小、二小、新平中学;家长报名时须携带相关证件(户口本、房产证、工作证等)原件,并复印两份留底。四、转学办理。所有转学学生报名均需同时提供已审核办理的《江西省中小学生转学申请表》(初一学生由户籍所在地初中进行转出审核),其他年级学生由原就读学校审核。五、其他事项。为积极配合城镇化建设发展,在城区学校班额允许的情况下,可接收县城购房住家(未办证)、经商人员和正式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符合条件的家长于8月20-21日持相应证件,到就近学校(小学按居住地到相应划片学校)进行登记,具体规定如下:①如属购房住家的,需提供购房合同、缴费收据(全额缴费或首付缴费收据)和房管局证明(证明该购房合同已取得备案号);②如属经商的,需持工商执照、工商城关分局证明(证明该执照持有人正在经商营业)和税务登记证;③在学区范围内务工的须签有合法用工合同并按规定缴纳“五险一金”、有固定住所(提供居民临时居住证、住房租赁合同等有效证明)。学校开学报名结束后,根据各校班额情况确定拟录取学生名单,并通知家长按时到校报名注册。今年我县城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七年级班额控制在省定允许班额范围以内。以上三类情况,如城区学校超过规定班额,不能接收,可回籍在原学校安排就读,也可就近安排到教场小学、洋湖小学、旧城小学、三龙中小学、洪源中小学、万平学校报名注册。特此公告&&&&&&&&&&&&&&&&&&&&&&& &&浮梁县教育体育局&&&&&&&&&&&&&&&&&&&&&& &&2015年7月16日黎明职业大学招生信息网
---黎明职业大学---
成人教育处
土木建筑工程系
经济贸易系
工商管理系
人文社科系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机电工程系
轻纺工程系
您现在的位置:>>录取查询
(最后更新时间:日16:00)
“如有学费缴纳、银行卡问题请咨询7”
“如有助学贷款、缓缴学费、学生档案等问题请咨询2”
请输入考生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浮梁县教育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