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这边描述的是哪一年26省出台高龄津贴政策的设市标准

杭州 [切换城市]
热门城市:
撤县设市谨慎解冻 超过200个县排队申请
多年前一哄而上 现在为何仍然高温不退?
年关一过,吉林扶余市的书记和市长就带队出去跑招商,&一拿出名片,市的头衔可比以前扶余县的名片受重视多了&,扶余官员认为,这是变市之后最大的甜头。
据统计,像扶余一样希望得到招商机会,在民政部排队申请变市的县已超200个。
县希望变身成市的高温不退,两年前期待的解禁成为&谨慎解冻&,两年中除吉林扶余、云南弥勒,就只有青海玉树、云南香格里拉、四川康定三县如愿换牌,且三市都是州府所在地。
新的设市标准历时多年尚未出炉,专家频频呼吁加速重启撤县设市,认为&紧迫程度不亚于放开二胎&。昨天有媒体报道,&难产&13年的设市新标准预计今年内发布。但如何避开18年前的失控误区,将决定解冻后的撤县设市能否走远。
200多个县排队申请
原在新疆昌吉州奇台县城乡规划局工作的何方洪,参与了撤县设市筹备工作。与许多县一样,奇台县在2011年动手筹备设市,因当年十八大报告提出&对具备行政区划条件的县可有序改市&。
何方洪根据各地政府官网和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到2014年4月,已递交申请在民政部排队的县超200个,全国有计划撤县设市的县多达四五百个。
1997年国家暂停撤县设市。这之后希望拥有新身份的县,仍源源不断递交申请。
安徽泾县是在去年2月才决定加入撤县设市申请队列的。对比周边省份至少20个县级市,仅有6个县级市的安徽觉得差距明显,结构极不合理。于是排出20个县列入&撤县设市&名单,泾县就在其中。
但此时已晚了一拍,泾县的撤县设市筹备人员了解到的情况是,全国已有165个县&撤县设市&申报材料报民政部待审批,队列中,安徽仅有一个潜山县。还有6个县在安徽省政府排队等候审批,也排在泾县前头。
撤县设市申请热度不退,被开闸放行的却极为罕见。中科院院士陆大道分析,撤县设市通过率不高,原因可能在于有些申请县实际的经济结构和特征,还是以农村地区为主,县城的经济力量和城市的第二、三产业不是很强,如果按照城市建制和城市系统来管理,广大农村地区还不一定适应。
撤县设市为何这么热门?
我国撤县设市始于1983年,整场改革历时10年多,超过400个县或者说接近15%的县成为县级市。
&鉴于撤县设市的诸多好处,当时大家一哄而上。尽管当时各省都做了设市预测与规划,但并没严格执行,若干当时经济发展程度尚不高的县也急于设市,突破了规划所设定的有序发展,造成了有些市不太名副其实的情况。&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蔡建明说。
时至今日,为何撤县设市仍然高潮不减?多位研究学者表达了相似观点。
从行政级别上说,县与县级市是同级,但二者功能上各有侧重。县的工作重心是&三农&,而市的主要功能是发展工业、建设城市等,并且相对于县,县级市可获得更多政策好处。例如获得更多非农用地指标,这是招商引资的重要一环。另外,设市后,在城建费用、财税分成等方面也会得到更多优惠。
此外,地方政府官员也有为行政级别的&升格&而推动撤县设市,设市后可获得更多行政权力,扩大行政架构,县级市的领导更有可能成为上级党委的常委,作为工业区或城区,在工资补贴等方面也会高些。
地方绩效发生了什么变化?
获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撤县设市提升了地方绩效吗?
为精准地回答这个问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黄亮雄博士与中大岭南学院舒元教授、韩永辉博士做过一场&数据实验&,2013年他们发布了研究结果。
黄亮雄说,他们选取广东省73个县,涵盖1985年到1999年撤县设市整个改革区间的完整经济数据,样本中32个县改为县级市,16个县级市位于珠三角。
黄亮雄分析了多种经济数据,&相比于没有发生撤县建市的县域,发生撤县建市的县域获得了更高的经济增长,花费更多的财政支出,但财政收入没有明显提高&。
黄亮雄认为,这可能源于在地区行政改革的同时,地方政府盲目进行GDP竞争,且地方官员的任期短暂,导致他们更关注短期内快速提高GDP增长的财政支出,而对财政收入重视不足。
&当支出过大时,地方政府有手段借助于预算外收入,如通过借债、买卖土地,甚至贱卖国有资产来相抵。&黄亮雄认为,这导致耕地加速减少、国有资产流失、政府债务高筑等问题,往往是不可持续发展的。
县改市冻结 县改区流行
随着&县改市&的冻结,县改区模式开始流行,市辖区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13年底,共增加了154个市辖区,年均增加近10个。据民政部官网信息统计,2014年共有23个县撤县设区。
从广东近年的情况看,&撤县设区&是主流,尤其是在粤东西北地区。在珠三角,&撤县设区&也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思路,一些已经完成&撤县设市&的县级市,再撤市设区的呼声很高。
与经济强县独立发展的意愿相比,很多城市郊区的市县,更乐于融入大城市城区&傍大款&一起发展。
最典型的是从化、增城、花都三市变区,融入大广州。三地与广州主城区的距离都较远,融入城市可得到统一规划考虑,但又不碍于自身的城市布局。在心理距离上与大城市也拉得更近,公共服务配套也将更加完善。
增城从谋划申报到撤市改区,历时10年,获批复后,当地房价应声而涨,被视作居住环境、交通配套等改善的重大利好。
不过,撤县设区无法完全满足新的发展要求。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说,从全国范围看,一些大县、强县,就产业和人口而言,早已是事实上的城市了,需要在行政身份上明确它是城市,&撤县设市不只是变换一个名称,而是涉及复杂的行政管理、权力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还有一些很现实的组织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机构、人员,权限等&。
冯俏彬说,还有一种情况是在中西部地区,适应新型城镇化要求,需要分布一些城市节点,那么就要从行政建制上创造条件主动而为。
&难产&设市新标准年内公布
目前我国公开的撤县设市标准,是1993年国务院批转的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报告》的通知。被湖南新化县等申请设市的县奉为衡量尺度的申报标准,被民政部和学者多次批评&严重过时&。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2013年年底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民政部正调研行政区划设置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将提出对1993年设市标准的修改意见,形成和完善新的设市标准。
&新的标准已征求过好几轮意见了,设市标准有所提高,但现在有些问题还在讨论和制定中。&一位参加过标准制定讨论会的学者说。接近民政部的人士透露,&新的标准预计将在今年内公布&。
&重新修改标准,只能作为一个门槛条件。&冯俏彬建议,为防止重蹈覆辙,这轮撤县设市一定要做一些改变,一是弱化量化指标在能否设市上面的决定性作用,比如经济总量、财政收入达到多少、人口达到多少等。可以有指标,但绝不能唯指标论。另一个弱化,关乎撤县设市和行政级别的直接联动关系。
&撤县改市对很多官员来讲,意味着更大的权力,更高的位置,更多的机构,更多的财政收入,意味着一切。所以,县改市在有些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旦控制不好,背后意味着机构、官位和行政成本急剧增加。&冯俏彬说,不能把撤县设市单纯理解成简单升格。
蔡建明也提醒,在实施中,撤县设市的监管一定要比过去更细。&应先有一个设市预测与规划的顶层设计。可以由政府委托,由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来参与规划设计。&据南方都市报
本月热门楼盘
省、市公积金贷款最高100万
8大板块77家标本楼盘房价涨跌
二套房最低首付40%
3月全市成交6446套房源10万人口大镇将升级为市!快看看平南那些镇有机会!
查看: 50424
TA的每日心情难过 08:36签到天数: 7 天[LV.3]偶尔看看II
本帖最后由 小州 于
18:05 编辑
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该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今年发改委准备加快出台设市标准,10万人口特大镇将升级为市!
其中与我们平南人最相关的、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就是:如果按照新设市标准,推动10万人口特大镇升级为市,平南哪些“镇”有可能成为“市”呢?
报告中这样说到“目前超过10万人的镇已经有200多个,需要在制度上为这些镇成为新的中小城市提供支撑。”所以今年准备加快出台设市标准,推动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合理地设置为城市。
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200多个人口达到10W以上的镇,有一部分将有机会变成新的中小城市啦?!”这就是要把超过10万人的大镇升为市啊?但中西部标准是否会放低标准呢?那么,“平南哪些镇的人口在10W左右?”
平南镇约16.6万多平南镇是平南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29平方公里,东与丹竹镇接壤,南倚浔江岸,西与环城镇相邻,北靠城皇岭,辖3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总人口75583多人,耕地面积10000亩。平南镇充分发挥位于城区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目前,已建成摩托车批零市场,塑料、橡胶制品成为镇的拳头工业产品。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79亿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0.39亿元,粮食总产量554.21万公斤,财政收入14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40元。1997年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广西乡镇之星”称号。平南镇是平南县两个文明建设的窗口,该镇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通讯等事业全面发展。当前,全镇人民正在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工业为重点,以上新项目为支撑,以优化投资环境为手段,大力发展畜、牧、水产的名、特、优、珍、稀养殖业,为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大安镇约11.5万多
18.jpg (164.93 KB, 下载次数: 0)
17:50 上传
大安镇是广西两江流域最为著名的古镇。大安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东南部,容(容县)武(武林镇)公路,南(南宁)梧(梧州)二级公路纵横其中;北依西江,南连大新镇,东与藤县山水相傍,西交镇隆镇为邻。大安镇是广西的三大古镇之一,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广西小康示范镇,也是平南县南河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大安镇旧称大乌圩,圩设于明朝末期,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清末民初大安镇的棉织手工业,誉满八桂;以色润、丝细、味醇而驰名的大安齐丝烟,畅销两广,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2000年至2014年,连续六届获自治区市容市貌“南珠杯”竞赛特等奖。2011年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4年,镇安社区永安消防所被公安部评为“全国119消防奖先进单位”。2015年,获得自治区“百强镇”建设项目资金支持1000万元。大安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有广西最大的古建筑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大安石桥、列圣宫、惠福夫人庙、粤东会馆等。已有百年历史的大安传统消防节,更是全国独有。全镇面积124平方公里,耕地3718公顷,辖21个村委会和3个街委会,总人口98820人,其中城区常住人口3.5万人,城区面积超过4平方公里,2001年全镇粮食总产4157.3万公斤,国民生产总值4.61亿元,财政收入943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05853万元。
丹竹镇约11.2万多丹竹镇位于贵港市平南县东部西江北岸,东与梧州市藤县和平镇、南与武林镇、北与东华乡、西与平南镇为邻。陆交通便利,水路有西江黄金水道,陆路有省道323线(梧州至迁江公路),是平南通往桂林方向的咽喉,每天人流、物流、车流量极大。全镇总面积159.34平方公里,现辖11行政村1居委会,总人口10.6万人。丹竹镇是平南县传统的工业重镇、农业大镇和经济强镇,是广西小城镇建设重点镇,首届中国投资环境300佳乡镇和广西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乡镇。
官成镇约10.6万多官成镇位于平南县城的北部,距离县城15公里,东与平南县的安怀镇,南与平南镇、环城镇,西与同和镇、马练乡接壤。全镇面积203平方公里,宜林面积l2万亩,耕地面积5.5608万亩,其中水田面积4.3568万亩,旱地面积1.204万多亩。全镇有17个村委会,88个自然村,511个村民小组。2002年底,全镇有l8881户,人口88865人,其中农业人口86587人。全镇村村通汽车、通电话、通电视。
思旺镇约10.4万多思旺镇,位于广西平南县西北部,距县城20公里。北靠大瑶山,西邻桂平市重镇江口,是平南桂平两县交思旺风光通要隘。全镇下辖17个行政村,2005年末人口9.3万人。行政区域面积1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万亩,有林面积9000公顷,森林覆盖率30%。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000公顷。永隆江从思旺腹地贯穿而过,悠悠的江水灌溉着两岸4万多亩肥沃的土地。
镇隆镇约9万多平南县镇隆镇坐落在平容二级公路和南梧二级公路交叉处,距平南县城12.8公里,与平南城区迎宾大道相连接。镇隆镇是平南县的一个大镇,全镇辖20个村,人口7.8万,以汉族为主,全镇面积179平方公里,属丘陵地带。近年来,镇隆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招产商引资工作,着力于软硬环境建设,目前,到镇隆镇投资兴办的各种独资、合资、股份制企业有20多家,其中由福建老板投资2500万元的鑫隆锰业有限公司两条生产线正式投产;由正邦集团投资1000万元的金鑫泰农药有限公司正在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澳门老板投资6000万港币的广西华都制衣有限公司租用5000平方米建设临时厂房已投产。按自治区“十一五”规划,建设平果至梧州高速公路和南宁至广州快速铁路经过镇隆,并在镇隆设立出入口处;平南县委县政府也把镇隆镇作为“工业园”和城镇一体化建设的重点乡镇,并实行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镇隆镇交通便利,投资环境宽松、劳力资源丰富,是发展经济、大展鸿图的好地方。大新镇约9万多大新镇位于平南县的中南部,它是优质石硖龙眼发源地,著名的石硖龙眼之乡。大新镇地处于白面崖于四岩山交界,那里山青水秀,山水相映,村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两岸的冲击带,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那里有着美丽的白面崖,清晰的西渠,美味的野山果,涅。生长在这里的人们都是有着淳朴的民族风情。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611亩,其中水田42300亩。该镇辖13个行政村,人口84288人。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文化特色淳朴。主要特产是龙眼,荔枝。主要的文化特色是牛剧戏。主要的风景特色是-白面崖,四岩山。文明乡村-安福村。主要历史名人是覃祖源,是历史记载是清廉政务的好官。
上渡镇约8万多
17.jpg (11.67 KB, 下载次数: 0)
17:57 上传
上渡镇位于平南县中西部的浔江南岸,与县城隔江相望。平南至镇隆二级公路穿境而过。。行政区域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90公顷。辖5个村委会、1个社区,人口38763人。职中1所(县办),初中4所(私立2所),小学6所。卫生院1所,卫生室16个。矿产资源有石灰石,地方特产有石硖龙眼、荔枝、蚕茧。 农业和农村建设基本上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和修建沿江电灌站42座。按能防二十年一遇的洪水标准修建沿江防洪堤16.5公里,投资630万元。
<font color="#8b年镇改市试点对象要求& && & 一是镇区人口必须达到10万人(中、西部地区会相应放低标准)。& && & 二是该建制镇既不是县级以上政府所在地镇,也不能是已被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的镇(城市郊区镇也排除在外,镇区至少远离城市建成区10公里以上距离) 。
镇改市后给当地能带来什么利好?<font color="#、镇改市以后,行政规格、级别会有相应的变化,功能、产业定位也会改变,产业政策等会更有利于发展和招商引资。<font color="#、改市后的镇也就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它们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民生基础建设、城市基础建设,市政设施、公共服务都会按照城市的规模去投入。<font color="#.对当地居民来说,身份直接由镇街居民到城市市民的转变,这样会大大增加他们的自豪感。
升市的好政策,你最看好平南的哪个镇呢?
单选投票, 共有 61 人参与投票
1. &平南镇
21.31% (13)
2. &大安镇
45.90% (28)
3. &丹竹镇
4. &官成镇
14.75% (9)
5. &思旺镇
6. &镇隆镇
7. &大新镇
8. &上渡镇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7:27签到天数: 435 天[LV.9]以坛为家II
不要镇级市、平南各乡镇抱团组成县级市就够了。
大安镇级市,平南县级市。&
TA的每日心情怒 20:19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平南镇,不合条件。
只有大安镇各方面是最合适的。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0:00签到天数: 439 天[LV.9]以坛为家II
该用户从未签到
广西区贵港市平南县大安市。。。。。
TA的每日心情无聊 20:33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镇变市后,我们变市民了,不用工作了,生活也好过了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笑死人了,大家都投大安镇,到时大安变市,平南还是个县
该用户从未签到
广西平南县丹竹市
TA的每日心情无聊 12:41签到天数: 6 天[LV.2]偶尔看看I
不要以为超过10万人都可以,这样全国绝对不止200个镇有10万人,一个平南都能翻出一大堆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8:08签到天数: 5 天[LV.2]偶尔看看I
平南县级市;大安镇级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升地级市的好处动车停靠得更多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6:24签到天数: 8 天[LV.3]偶尔看看II
喜洋洋 发表于
笑死人了,大家都投大安镇,到时大安变市,平南还是个县
平南就是死角路不顺对工业发展不好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2:21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笑死人了,大家都投大安镇,到时大安变市,平南还是个县
按以前的规定:平南镇是不在范围内:
该建制镇既不是县级以上政府所在地镇,也不能是已被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的镇(城市郊区镇也排除在外,镇区至少远离城市建成区10公里以上距离) 。
2014年广西申报给国家的镇级市(每个省区名额2~4个):大安、黎塘(宾阳县)、公馆(合浦县)、太平(藤县)共四个镇。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8:08签到天数: 5 天[LV.2]偶尔看看I
该用户从未签到
渔渔乐乐 发表于
平南镇,不合条件。
只有大安镇各方面是最合适的。
大安有什么可以升市?
48小时热帖排行
工作日 9:00-18:00 在线发改委:今年准备加快出台设市标准_网易财经
发改委:今年准备加快出台设市标准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网易财经4月19日讯 规划司司长徐林在今日的发布会上表示,加快中小城市的培育和特色镇的发展。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增加中小城市数量。中国目前是接近14亿人口的大国,但是真正叫“城市”的数量才600多个,如果和日本比,日本的人口也就是我们的一个零头,但是它的城市数量有上千个。国内发展来看,有很多县城、小城镇规模已经非常大,在座的各位可能去过一些镇,有的有六七十万人口,但是还是叫镇,它的管理带有“小马拉大车”,或者“紧身衣穿在肥胖的身体”上的感觉,这不利于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目前超过10万人的镇已经有200多个,需要在制度上为这些镇成为新的中小城市提供支撑。所以今年准备加快出台,推动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合理地设置为城市。二、要完善县城和重点镇的基础设施。现在一些县城和镇的基础设施状况不能适应城市宜居、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今年要作为一个重点工作推进。三、加快拓展特大镇的一些功能,下放一些事权、扩大一些财权、改革一些人事权,使得10万人以上的特大镇的管理权限进一步扩大,适应特大镇发展的需要。
四、加快特色镇的发展。在全国不同的地方都会有一些特别有特色的、很有魅力的、很具有聚集能力的特色镇在发展,这些镇是未来我国城镇化的重点。现在一方面对一些好的特色镇的运作方式,它的体制机制、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具体做法我们正在进行调研,我们想把一些好的做法,特别是在制度、运作模式、体制机制方面的一些可复制的好做法能够推广到其他地区,使得在中国的不同地方都有一批有特色的、具有吸引力、具有聚集能力的特色镇发展起来,使得中国城市规模的结构更加合理。五、进一步编制实施城市群规划。未来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市空间战略格局是不会改变的,也是符合规律的。我们过去已经编制了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的规划,发改委的任务主要是编制需要中央政府编制的跨省区城市群规划,通过城市群规划,特别是通过加强城市群综合交通网络的建设来合理地引导、支撑城市群的合理发展。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责任编辑:何泱子_NF4869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国家新版设市标准亟待出台
国家新版设市标准亟待出台--浙江强镇样本:试点镇行至路口
新版设市标准亟待出台
经济观察报& 日
中国鳌江流域--龙港+鳌江&
摄影:林跑
&  张建林初到崇福镇时,满城的三轮摩托车让他伤透了脑筋。张建林是崇福镇党委书记,上任之初,他想要整顿街道上肆意窜行的三轮摩托车时,才发现这个浙江强镇党委书记的职务并不好当。“问交警、公安、城管,他们都说三轮摩托车的事情不归自己管,我都找不到一个可以来清理城市三轮摩托车的部门。”张建林说。
  崇福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西南部,是浙江省首批小城镇培育试点镇之一,是具备较强经济实力,并以小城市作为发展目标的省级中心镇。201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12亿元,自2010年以来,年均增长16.1%。
  这个年生产值过百亿的浙江强镇,仍没有执法权限。张建林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现在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企业排污,市容市貌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但我们作为镇级政府,没有执法权限,很多事情我没法管,但出了问题又要我负责。”
  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开展特大镇功能设置试点,以下放事权、扩大财权、改革人事权及强化用地指标保障等为重点,赋予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特大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允许其按照相同人口规模城市市政设施标准进行建设发展。
  6月6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在新生中小城市培育专题研讨会上表示,“‘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符合条件的县和特大镇可有序改市。一方面,国家应尽快出台设市(设区)标准;另一方面各地要大胆探索改市路径,创造新型设市模式。”
  出台设市标准是国家民政部在2016年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中国的设市标准仍为1993年的调整标准。国家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2013年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民政部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1993年制定的设市标准的修改意见,形成和完善新的设市标准。目前,新版设市标准尚未出台。
摄影:红红
“事下来了,人没有下来”
  中国强镇中民营经济的繁荣,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与此同时,对小城市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带来巨大压力。而中国强镇的崛起,与现行镇级管理体制之间矛盾凸显。
  中国百强镇官员们的处境大多相同。镇作为县管辖的基层行政单位,乡镇一级政府的管理权限十分有限。
  在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许多发达地区的小城镇经过十几年发展,人口已达10万以上,甚至在中国百强镇中的超大镇,人口近百万,达到中等城市规模。然而,这些特大型镇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以及大量的流动人口所带来的社会管理问题,已经对传统地按照农村城镇水平设置的行政机构编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6月30日,织里镇镇长宁云告诉经济观察报,“现在能够下放的权力都全部放开了,但我们的承接也有难度,事下来了,人没有下来,织里新老居民30多万,社会管理任务很重,但现有的工作力量远不能满足日常工作管理的需要。比如,警力严重不足,警力与辖区实有管理人员配比为每万人3.3人,远低于公安部每万人15人的配比标准。”
  织里镇是中国最早一批纳入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的小城镇之一,作为中国的童装之都,吸引了超过20万外来人口常住织里,这对于乡镇一级政府来说,在承担社会管理工作时显得捉襟见肘。
  宁云说,“现在每年负责外来人员管理的人力成本近2亿元,主要设计安全监管、城市管理、环卫保洁等,这还不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
  根据织里镇统计数据,2015年预算内财政供养人员达983人,其中教师776人,教育投入8765.85万元,环卫投入3358.8万元,而公共财政可用财力仅1.77亿元。
  近五年来,浙江省分两批共选择了36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织里镇、崇福镇均为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根据浙江省政策,省政府从2010年起建立每年10亿元的省小城市培育试点专项资金(暂定三年),用于试点镇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功能区、技术创新和人才集聚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规划编制及体制机制创新等项目的补助。同时,赋予试点镇与县级政府基本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根据浙江省发改委统计,2015年,36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投资增速为20.2%,财政增收9.4%,GDP增长9.7%,三项经济数据均高于全省。另外,通过扩权强镇改革,这36个试点镇均拥有所在县(市、区)52%的行政审批权限。
  不过,对于小城镇发展最为关键的城市规划和土地指标调配权限,即便是中国强镇,依然受限于上级区县。张建林说,“镇里所作的城市规划,以及招商引资所需要的项目用地都要得到市里审批,但是镇里哪里需要工业用地,哪里需要住宅用地,镇里的人是最清楚的。”
  宁云告诉经济观察报,“国土和规划这两个部门的权限对城镇发展最为重要,但主要受限于上级区县。”
  中国强镇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城镇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发展起来,是民营经济的聚集地。“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拓展特大镇功能,赋予特大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以提升质量增加数量为方向,加快发展新生中小城市。
  事实上,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全国确定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之后,重点镇已经经历了数轮权力下放。但是,权力的下放往往在“放”与“收”之间循环,并不代表制度性约束。仅仅依靠权力的下放难以解决小城镇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中国的小城镇培育试点走到了一个尴尬的十字路口。
  宁云说,“我们现在最怕的就是反复,以前也是事权下放,但是放下来之后立马又收回去了,我们希望这些权限能够通过制度固化下来。”
“中国第一镇”官员谈新型城镇化试点--简政强镇改革还要继续突破
走在广东东莞市虎门镇的中心区域,恍若来到了一个大城市:高楼林立,某知名地产公司的楼盘间或映入眼帘。
这个位于东莞西南隅、建成区面积不过78平方公里的小镇曾因工业造就的经济实力被誉为“中国第一镇”。即便近年来不再雄踞中国百强镇榜首,其经济总量仍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不容小觑。
去年5月,在国务院出台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后,虎门和东莞另一强镇长安被当地设立为新型市或区,提高行政管理权限。一年多过去,试点落实得如何?当地政府又有哪些诉求?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跟随国家发改委调研组奔赴虎门和长安后发现,虽然撤镇后究竟是设区还是设市,尚未明确,但是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实现了多项突破,虎门和长安的行政管理权限基本已经达到县一级政府的水平。
与此同时,经济总量也在快速增长。2015年,虎门生产总值447亿元,同比增长8.1%;长安生产总值400.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1.1%。
但在提高管理权限的同时,如何进一步调整镇的税收分成比例,以便与撤镇后的行政体制相适应,成为当地市镇两级政府共同探讨的话题。
行政管理权限提高
在改革开放的滚滚浪潮下,许多寂寂无闻的小城镇伴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速和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成为中国区域版图中耀眼的坐标。
然而,由于城市管理体制的束缚和制约越来越明显,许多经济强镇出现“小马拉大车”的情况:行政管理级别、机构设置和事权配置等和庞大的经济总量不匹配。
就拿包括虎门、长安在内的一些珠三角经济强镇来说,他们的经济体量相当于内地一个地级市,但管理权限只是科级,镇一级行政部门无法提供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有人曾将这一矛盾形象地描述为“责任如西瓜、权限如芝麻。”
2014年底,国家发改委通知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全国共有62个城市(镇)被列为试点地区,东莞是其中之一。根据方案,虎门镇和长安镇将进行撤镇设市设区试点,并被赋予县级管理权限,重点解决上述“小马拉大车”问题。
次年5月,东莞出台了具体的落实方案。具体做法为,精简班子配备,新型市或区不按有关规格配备四套班子;减少行政层级,新型市或区不设街道办事处,在行政架构上继续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另外一个颇为外界关注的点是,通过梳理新型市权责清单,进一步简政放权,直接赋予虎门、长安县级管理权限,推动事权下放。
这不是东莞“富可敌市”的镇第一次在行政体制上进行改革。早在2009年,东莞就开始效仿浙江的绍兴和义乌,开展扩权强镇的试点,以破解城市管理体制的制约。2010年,强镇扩权改革在东莞全面铺开,多项权限下放到镇。
6月29日,在由东莞市、镇两级官员参加的座谈会上,东莞市编办行编科科长曾智明介绍,2009年以来,东莞市共计将市经信局等35个行政机关的531项经济社会管理事项及权限以委托、交办等形式交由相关镇实施,内容涵盖了经济和教育等多个方面。
他说:“多项市一级部门代为行使的县级事权及其他权限也下放给了各中心镇行使,进一步理顺了市和镇街两级的权责关系。同时,由于减少了审批层级,下放审批事项的办理时间普遍缩短3—8个工作日,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约了行政成本。”
他补充道:“经过六年多的时间,虎门镇和长安镇等中心镇的行政管理权限得到切实扩大,已经基本达到了县一级政府的水平。”
缺乏法律主体资格制约管理
虽然上述两项改革扩大了镇一级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但是由于部门权限镇级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法律主体资格,造成在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中仍存在制约。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虎门镇一位负责人表示,最大的挑战是社会管理。“你看人这么多,产业这么多,所有的责任都在我们基层政府,但是我们连法律主体都不是。如果我要拆个违建的房子,我们需要向相关部门去申请,然后走较长时间的程序,这样违章建筑商就不太顾忌。”
他举例说,此前虎门镇一位开发商建造一栋违法建筑。早在他打桩的时候,虎门镇政府就发出停工通知书,但是开发商扔下一句话:“你们八个月后再来吧。”
东莞市编办行编科科长曾智明解释,许多放权事项,法律法规对行使主体有明确规定,多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在改革中,东莞市主要通过委托的方式下放事权到镇一级,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从而导致镇一级不能通过放权政策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或行政强制执行。
探索调整财政分成比例
东莞市在下放大量权限给各中心镇行使的同时,也着力扩财权、增财力,强化镇一级的财政保障。
曾智明介绍,东莞市将现行保留作为市级收入的10家原市属大型工业企业下划属地镇街管理,其税收镇街参与分成。另外,也规范了基本公共服务财力性补助制度,凡镇街标准支出超过标准收入的,由市全额给予补助。
不过,上述两个镇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分成比例。长安镇一位负责人表示,我们要解决的事情比普通的一个镇要多得多。
他以数量庞大的外来人口为例:长安镇本地人口只有4万多,但是常住人口高达66万,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比例之高在全国来说都是数一数二的。
他说:“要想留住这些外来人口,为产业发展做出支撑,就要推动这些人口的市民化,成本约12.4万元/人。加上为这些外来人口提供的社会管理和配套措施,耗资巨大。”
东莞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科长莫晓宇表示,当地市镇利益分配矛盾仍然不变,财税分成等传统观念上的障碍仍然存在。
第一财经记者从东莞市财政局了解到,在税收方面,东莞市按照一定的比例上交给国家后,除了由市财政投资的基建项目税收等规定的税收之外,其他的全部和镇五五分成。在非税收方面,有些也是五五分成,有些则是全部返还。
为了激励和扶持镇街发展,东莞市财政局也规定,从2016年起,以2015年为基期年,参与分成税收增量部分,按照50%~80%的比例返还。此外,在2016年,东莞市安排对镇街财力性转移支付总额20亿元,并从2017年起每年递增10%。
我的更多文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路治超新规出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