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个民族服饰和习俗,选择一两个作业

举出几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zheyan0049
  哈萨克族  住房:古代哈萨克族绝大多数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牧民们住的是一种轻便而又易于支撑和拆的毡房. 毡房,哈萨克语称“宇”,它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坚固耐用,住居舒适,并具有防寒、防雨、防震的特点.房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千百年来一直为哈萨克牧民所喜爱,由于是用白色毡子做成,毡房里又布置得十分讲究,人们称之为白色的宫殿.它是哈萨克先民的重要创造.  毡房所用毛毡,都是勤劳聪慧的哈萨克族妇女手工制作的.制作毛毡时,先用木棍将羊毛敲打松散,洒水打湿,铺在平整的地上压实,再由多人反复卷压而成.毡房的主要构件都是由专门的工匠精心制作的,整个构架不用一枚铁钉,各连接处都用牛皮绳和牛筋固定,既轻便又牢固.  食俗:他们的饮食,大部分是肉食和奶食.奶制食品多种多样,如酥油、奶屯僭、奶皮子、奶酪等.他们制做的马奶子是名贵的饮料.日常食品主要是面类食品、牛、[羊、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酩等.平时喜欢把面粉做成“包尔沙克”(油果子)、烤饼、油饼、面片、汤面、那仁等,或将肉、酥油、牛奶、大米、面粉调制成各种食品.饮料主要有牛奶、羊奶、马奶子,特别喜欢马奶子,马奶子是用马奶经过发酵制成的高级饮料.茶在哈萨克族的饮食中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喝砖茶.如果在茶中加奶,则称奶茶.典型食品大部分来自畜牧业生产,如:冬肉,马奶子,奶疙瘩,等等.  节庆: 哈萨克族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时间在旧历正月,在那吾热孜节里家家户户都要用肉、大米、小麦、大麦、奶疙瘩等混合煮成的“库吉”(稀粥).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过节的那一天,互相祝贺,有如汉族的春节是送旧迎新的节日.每逢节日喜庆时都举行传统的刁羊、赛马和姑娘追等游戏.哈萨克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有些牧民仍保留着萨满教的残余.  习俗: 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哈萨克族有许多禁忌,如: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饮酒,不准用手乱摸食物;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也不准跨过或踏过餐巾;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说“胖”,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幸;忌客人在家门口下马和骑快马到家门口下马;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贵的客人或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还需宰马,以马肉相待.入餐前,主人用壶提水和脸盆让客人洗手,然后把盛有羊头、后腿、肋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将羊腮帮的肉割食一块,再割食左边耳朵之后,将羊头回送给主人,大家共餐.食毕大家同时举起双手摸面,做“巴塔(祈祷)”.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  待客: 哈萨克人以纯朴、诚实、直爽、热情好客而闻名.这是因为牧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行旅不便,外出时,凡有毡房的地方,自然就成了休憩和投宿之处,行人就可免受饥寒之苦.可知好客是长期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美德.哈萨克人中流传说:“只要沿途有哈萨克,哪怕你走一年,也不用带一粒粮、一分钱.”哈萨克人对待客人恭敬备至,礼节周到,他们认为客人是安拉赐予的,不可稍有怠慢.由于这样的好习惯,哈萨克族中一直没有乞丐.  在哈萨克族中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如果在太阳下山时放走了客人,就是跳到水里也洗不清这个耻辱”.还有民谚说,“好客人来到羊要下双羔”.因而凡是前来拜访和望门投宿的客人,无论认识与否,不论懂不懂他们的语言,也不论是哪个民族,都热烈欢迎,竭诚接待.哈萨克族有句俗话说:“祖先遗产中的一部分是留给客人的.”所以哈萨克族在接待客人时,连自己也舍不得吃的东西都要拿出来款待,不但用好饭、好肉招待客人,而且还精心喂养客人的马匹,第二天热情送行.这样的招待,并不向客人索取任何报酬.他们认为向客人买东西是非常耻辱的事.招待客人吃的肉,如果是陈肉,就要说明原因,否则客人可告诉头目,说他无礼,将陈肉待人,头目必定罚他有失散客之礼.  礼仪:在哈萨克族中,久别的亲友见面时,大辈见小辈接吻;年岁相当的见面时拥抱;若挚友见面,妇女施拥抱礼,男人行握手礼,即双方两只手掌对手掌握手.一般人见面必须热情问候并握手.这在王树桥的《新疆礼俗志》中早已指出:“戚友远别,相会必抱持,交首大哭,侪辈握手,搂腰”,“尊长见幼辈,则以吻接唇,口霎喋有声.”并还进一步指出“少不剃须,唯常剪唇髭,便汤饮,十日一剃发,三日一削爪,同于洋俗.”  服饰:哈萨克人长期逐水草游牧,多生活在山区、戈壁和高寒地区,因而哈萨克人民的服饰,也都带有较浓的高寒草原上畜牧生活的特征.他们的服饰很多是因牲畜的皮毛制成,其中使用最广的是羊皮.为了便于乘骑,服饰一般都比较宽大结实,经久耐磨,衣袖长过手指头.皮大衣有带布面和不带布面的两种,不带布面的叫“桶翁”,带布面的叫“衣什克”,还有一种絮有骆驼毛或绵羊毛的大衣叫“库鲁”,下雨天也当雨衣用.随着季节和年龄的不同,牧民在冬、夏两季选择不同的服饰.冬天主要穿各种兽皮缝制的衣服,用以保暖;夏天穿布衣,求其凉爽舒适.哈萨克族的穿衣,不但与生活环境有关,而且有着自己的审美情趣.男服讲究潇洒、实惠、舒适、方便,女的还讲究美观.  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共有5百95万7千人,约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人口的二分之一,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维吾尔族有自已的语言,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维吾尔族人民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维吾尔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族舞蹈等闻名中外.维族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维族民间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民间乐器有“达甫(手鼓)、“都他尔”和“热瓦甫”等.维吾尔民族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俗: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婚俗:男女青年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码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食俗: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典型食品: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包子、面条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还有:油馓子、银丝擀面(维吾尔语称“玉古勒”)、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南瓜、黄萝卜(胡萝卜)酱等.  节庆: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卖,除将羊皮、羊肠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过肉孜节时,成年的教徒要封斋1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任何饮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选择感兴趣的民族习俗,整理下来,写一写.
  哈萨克族大部分从事畜牧业.在牧区,春、夏、秋三季住可以拆卸携带的圆形毡房,冬天住平顶土房.哈萨克族饮食很丰富,他们爱吃用牛、羊、山羊奶制成的奶皮子、酥油、奶酪、奶疙瘩,爱喝马奶、骆驼奶和酸奶、奶茶等.在牧区,牧民多食肉,夏季吃新鲜肉,冬季吃事先熏好的干羊肉,并喜欢吃马肠子.肉煮好后,把它削成片,混以面片、洋葱、大葱、胡椒,便成为哈萨克族最爱吃的“纳仁”.另外,哈萨克族人还吃用马油、小米、白糖混制的“杰尼提”、馕、“包尔沙克”、抓饭等食物.  在牧区,哈萨克男子冬天普遍穿羊皮、狐皮、狼皮大氅和用驼毛絮里的大衣;裤子多用牛皮缝制,名曰“夏里巴尔”.妇女喜欢穿红色和其他颜色的连衣裙,天冷时外罩对襟棉大衣,也穿羊羔皮、狐皮、狼皮大衣.姑娘们穿各种绣花衣服,在花帽上以猫头鹰羽毛作帽缨.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族牧民,夏天戴白毡帽,妇女戴白布披中,天冷时戴绒头巾,伊犁地区的哈萨克族则戴圆形皮帽.哈萨克族牧民都穿长统皮靴,冬天穿用毡子缝制的长袜,外着皮靴.哈萨克族热情好客,招待来客要拿出家里最好的食物,并宰杀羊只.进餐时,主人先将带有羊头的一盘肉献在客人面前,客人将盘中的羊头拿起后,割下羊头右面颊上的一片肉自己吃下,再割羊耳给主人家年幼者,然后将羊头送还主人.  哈萨克族男女都娴善骑术.青年男子喜欢摔跤和刁羊,每逢节日和喜庆,牧民都要举行各种骑术表演和比赛;“姑娘追”是青年们最喜爱的娱乐项目.
  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从事农业.在牧区,蒙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在农牧区,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内有土炕.
蒙古族喜欢吃乳酪、奶干、奶皮子、奶油等奶制品,牛羊肉和面食,饮酸奶子、奶酒,也喜欢喝茶.农牧区的蒙古族主要吃各种粮食和蔬菜,喜喝米酒.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很有特色.男女都喜欢穿镶边的蒙古袍子,腰扎红黄绿彩色缎带,脚穿皮靴和毡靴,头缠红蓝布.现在除老人外,平日一般都穿制服,只有在节日或喜宴时才穿蒙古袍.妇女不论冬夏都喜欢穿裙子或连衣裙,用各色头巾包头.
蒙古族人热情好客.招待客人时,首先摆上奶酪、奶油,各种面制干粮和奶茶,喝完奶茶后还要敬酒.随后端上手抓羊肉,贵客则上整羊.主人把羊的荐骨连着尾巴放在盘子里,上面放上不带面颊的羊头,把小刀递给客人.客人把羊头的一只耳朵割下来,再切一块肉吃下,然后把刀还给主人,主人才动手切肉,请客人动手随便吃.为了表示对客人尊敬和热情,主人要把自己酒杯里的酒,让在座的每个人都尝一尝.蒙古族特别尊敬长辈和教师.无论何时,对年长的人都称“您”,进门、入座、喝茶、吃饭、敬酒等都让年长的人领先,“巴格西”历来被作为贵客迎送招待.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牧民住的圆形毡房称为“勃孜宇”.夏季多住在平原河流附近,冬季则迁居向阳山谷.定居的柯尔克孜族多住平顶方形土房,有壁龛和天窗,住宅周围种有蔬菜瓜果.柯尔克孜族牧民的食品也很丰富.乳制品有酥油、奶疙瘩等.枚民们喜欢牛羊奶、马奶、酸奶、奶茶,食牛羊马等各种肉食和米面细粮.
柯尔克孜族传统服饰很讲究.男子喜欢戴毡帽,上身穿白色绣有花边的圆领衬衫,冬天穿黑、蓝色“袷袢”,下身穿宽裤,着高筒靴.女子喜欢穿对襟上衣,缀银扣;也有穿多榴长裙和下端带皱悯的连衣裙、外套黑色坎肩和袷袢的.姑娘们普遍喜好红色衣裙,戴红色丝绒圆顶小帽或大红色水獭皮帽.老幼皆喜欢穿绣有花纹的高筒皮靴.未婚女子梳许多小辫,婚后改扎双辫.装饰品多为银器,如手饲、耳环、项链、戒指等.有的还佩带铸有花纹的圆银片胸饰.柯尔克孜族人好客,重礼节,凡有客人来访,都要拿出最好的饮食款待,尤以宰羊待客最为尊敬.在迁居时,邻居们要宰羊互相招待,以示告别或迎送.   锡伯族 锡伯族的村屯四周筑有围墙.住房自成院落,庭院种植花木蔬菜.大门多朝南开.住室的窗户和箱柜等家具都雕图案,最常见的是牡丹和莲花.锡伯族妇女擅长剪纸,纸糊的窗户都用剪纸装饰得十分美观.,在饮食方面,以面、米为主食,爱食奶茶、酥油、奶油等乳制品.
忌食狗肉.秋天习惯用圆白菜、韭菜、胡萝卜、芹菜和辣椒腌制咸菜,叫花花菜,作为冬春两季的食物.还喜欢在农闲时打猎、捕鱼,并用鱼腌制腊鱼肉.
在服饰上,妇女喜欢穿旗袍,男子穿对襟短衫,裤脚在脚踝扎紧,现在中青年男子爱穿制服、西服,妇女爱穿连衣裙.
锡伯族注重礼节.在家庭生活中,长幼有序,晚辈对尊长行“打千”礼.
锡伯族的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如春节、清明、端午等.锡伯族迁至伊犁后,将农历四月十八从东北出发西迁时同父母兄弟分别的那一天,作为每年的纪念日,全“牛录”(旗)老少到野外开展娱乐活动.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多吃牛、羊、马肉及其乳制品,日常食品是使和奶茶,喜欢吃库尔达克(上豆炖肉)和蜂蜜、糖浆.“纳仁”是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上好食品.乌孜别克族 的传统房屋形式有多种,顶楼呈圆形的称为“阿瓦”,一般则为平顶长方形的土房,取暖多用壁炉.   乌孜别克族家庭多是父母与未成家子女在一起,也有祖孙三代住在一起的.有和维吾尔、塔塔尔族联姻的传统.  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服装,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为特点.小花帽有绣花的、有用灯芯绒或黑绒制作的.妇女有时还在小帽外面加戴头巾.男子穿长及膝盖、斜领,右任名为“托尼”的长袍,腰间束以三角形绣花腰带,妇女穿宽大多榴的连衣裙,不系腰带.一般多穿皮靴.妇女穿的“且特克”(绣花鞋)十分别致美观.男子衬衣的领边、前襟开口处和袖口常绣有彩色图案花边,体现了乌孜别克族工艺美术的特点,乌孜别克妇女善于刺绣,工艺品“派提努斯”花盘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城市乌孜别克人多穿西装.
  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分布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大小山谷里,每年春天播种青棵、豌豆、小麦等耐寒作物,初夏赶畜群到高山草原放牧,秋后回村收获、过冬,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塔吉克族人衣食起居等都有适应生活环境的特色.男子穿无领对襟长外套,系腰带,寒冷时外加光面羊皮大氅;戴羔皮圆高筒帽,以黑绒为面,上绣数道花边,帽沿下翻时,掩住双耳和面颊,可御风雪,已婚女子系后身围裙,所戴圆顶绣花棉帽缀有后帘可保暖,外出时在帽上系方形白色头巾,新嫁娘则系红色头巾.男女都穿毡袜,穿野羊皮软靴,用牦牛皮作靴底,轻柔坚实,适于攀缘山路.塔吉克人喜食酥油、酸奶、奶疙瘩、奶皮子等乳制品,饮奶茶,以肉食为上好食品.  塔吉克族的村庄里,大都是正方平顶,木石结构的房屋,墙壁多用石块、草皮砌成.屋顶架树枝,抹上拌有麦草秸的泥土.门向东开,一般都靠近墙角.顶部中央开天窗.  塔吉克族家庭一般都是三代同堂,男性是一家之主.婴儿的出生是件大喜事,亲友闻讯前来祝福.在婴儿身上洒面粉以示吉利.塔吉克人注重礼节,热情好客,谁拿走客人一件东西,意味着恳请客人前去做客.忌用脚踩食盐或食物,忌骑马穿过羊群,忌接近主人的羊圈或以脚踢羊,这会被认为是大不敬.吃饭时忌将饭菜倒在地上,等主人收拾完餐具才能离席,交谈时忌脱帽.   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的饮食,种类多,美味可口.主要有肉汤饭,克孜杜尔玛(一种烤制的食物)、沙里玛阿西(一种煮制的食物)、古拜底埃(用鸡蛋和面粉制成的小馕和用肉、奶酪、酥油、大米等焙烘制成),各种油煎饼、烤饼、煎蒸包子、饼干、酱汁、酿制饮料以及各种炒菜等.   塔塔尔族的房屋多用土坯、砖块、石块、木材等材料建筑.有土、木房之分,房门一般朝阴面开.塔塔尔族多住套间,房外都建有围墙,自成院落,厨房内还有炉灶,馕坑.为防止食品变质,每家仓库或院内都垒挖一深坑,夏天放易腐食品,冬天将积雪和冰块放进去,这种食品储藏室叫“帕孜”,牧区的塔塔尔族适应游牧生活,住帐篷.
塔塔尔族的传统服装,男子一般穿绣花白衬衣,外加齐腰短背心或黑色对襟长衫和黑裤,喜戴黑、白两色绣花小帽,冬季多戴黑色卷毛皮帽.女子以镶有珠子的小花帽为美,喜穿白、黄或紫红色连衫带褶边的长裙.年长者多穿带领、左衽的白衬衣,外加黑色齐腰短坎肩儿.一般情况下,多系布腰带,冬秋两季,戴皮帽,穿各式长短大衣、短袄,年长者外加套鞋.现在,塔塔尔族青年男子多穿西装和时装.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饮食主要以面粉、大米及牛羊马猪肉、家禽肉蛋为主.在新疆因长期与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居住在一起,猪肉虽不在禁忌之列,但也很少食用,与东北地区达斡尔族大相径庭.花样品种有米饭、拉面、汤面、烤馕等,基本上与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相同,喜在春季3-5月份吃凉面,腊月八日吃腊八饭.
达斡尔人的庭院为方形或长方形.门朝南开,一般不能与院大门相对.住室以西屋为贵,西屋又以南炕为贵.达斡尔人有敬老、互助和好客的优良传统.老年人在社会上威信很高,在各种场合都受到晚辈尊重,人们不论彼此是否认识,都有互相帮助的义务,对于客人,即使生活上有困难,也乐于款待.  达斡尔族最大节日是春节,腊月三十那天要祭祖、扫墓,晚上玩个通宵,大年初一大家一起向长辈拜年、请安,然后男女老少穿上节日服装,逐户拜年.达斡尔族请安礼的姿势因本人的性别和对方的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
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过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回族过肉孜节较隆重,维、哈等民族过古尔邦节比较隆重.蒙古族、锡伯族、达斡尔族同汉族一样过春节.  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人死后一般都实行土葬,先由宗教人士给死者擦澡,然后以白布裹尸,用移尸木匣抬到事先挖好的墓穴入葬.出葬时不许妇女和不信伊斯兰教的人到墓地去.死后的第七天、第四十天和一周年均要举行悼念活动,请阿匐念经,请亲友吃饭,此项仪式叫“乃孜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豆丁精品文档: 民族服饰 少数民族服饰 56个民族服饰 各民族服饰 民族风服饰 民族服饰图片 中国民族服饰 各民族服饰图片 中华民族服饰 西班牙民族服饰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民族服饰欣赏作业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选修作业――服饰文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选修作业――服饰文化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少数民族服装赏析期末作业
下载积分:2800
内容提示:少数民族服装赏析期末作业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01:10:0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少数民族服装赏析期末作业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