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遇到被人偷钱猫存钱罐是不是消业障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修习禅定(资料图)
文:清定上师
先把入定感觉讲一遍:当感觉到身体逐渐、逐渐消失;接着感到自己的呼吸逐渐由粗变细了;接下来感觉到自己的念头逐渐、逐渐减少,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即是进入定中了。
死亡的过程和入定是一样的。
怎样出定的呢?通常是在入定前动一个念头,告诉自己入定多久(如要入定几个小时或几天)。那么时间一到,自然而然会出定。如果入定前,没动念头,即没把出定的时间输进去,又无外人引出,自己很难出定。
有极个别的人,在入定前没有暗示自己入定的时间,他很难出定。必须要别人来帮助出定。
中国有一种弹指的方法,同修看到对方入定出不来了,就在他的耳边三弹指叫出定。后来发明了引磬,“引磬”,顾名思义,就是从深禅定中把人唤醒引出而使用的磬。
你们现在可以通过一种想象力,来想象一下入定的过程:
先想着自己的身体空掉了,接着呼吸由粗变细,渐渐没有了,念头也没有了。只有灵明的觉知存在。
出定和入定的感受恰恰相反,首先忽然感受到自己的身体渐渐存在了,再感受到自己有呼吸了,再下来就是感到有念头了,接着会分析,会判断了。当这三种现象一出现,眼睛一睁开,发现自己又存在了。
清定上师德相(来源:资料图)
为什么有的人不知道怎么突然入定了,也不知道怎么突然出定了?这种情况静坐的人经常出现。打坐过程中突然空掉了,刚知道空掉了,又突然没有了(即恢复了身体、呼吸、念头)!
不知道自己怎么进去的,也不知道怎么出来的。佛门里经常让参一个话头:问自己是从哪里来?如果你知道了自己从哪里来,就会知道将来到哪里去。之所以不知道将来到哪里去,就是因为不知道从哪里来。
你入定把握好以后,自然会知道怎么出定。在最初阶段,通常只在定中住十分钟,就赶快出定,再入定十分钟。这样出—入—出—入,反复十几次,几十次之后,你自然会掌握入定、出定的技巧。
一般人不知道方法,在定中住几个小时,被外界的人把他突然唤醒后,又入不了定。因为在定中住得太久了,所以把怎么入定给忘掉了。
平常人在梦中也会入定,只是不知道这是在修行。比如你从梦中醒来,身体没动,不知不觉又睡着了,接着做梦。如果动了,翻了个身,就很难接着做刚才的梦。
入定、出定和做梦是一样的。如果你会修行,你可以在睡梦中训练自己(梦中一样可以成就),时间久了就会入定、出定。有些人是先天带来的,有一点清晰,知道自己怎么入睡,怎么醒来的。
就像大家早晨慢慢醒来时,前几秒感觉不到自己身体的存在和呼吸的存在,只有微细的念头存在。慢慢才感受到身体的存在、呼吸的存在,念头出现。就要翻身了。
你们会问,身体这关没过,腿疼能不能入定?身体这关未过,一样可以入定!既然在睡梦中能入定,就没有理由不能入定。因为能睡就能入定。只是有一点区别,身体气脉没打通的人,出定后会全身疼痛。
在入定的时候是由重到轻,逐渐消失,所以感受不到疼痛。而出定时是由细到粗,进一步感受到身体的存在,所以出定后身体会疼。
为什么说掌握了入定、住定、出定的修行人,他就掌握了生死?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
因为入定过程与死亡过程一样。当一个人住在定中时,他的神识走了。同样,当一个人死亡以后,他的神识也走掉了。
学佛的人都知道,有个词语叫“中阴身”。什么叫中阴身呢?离开这个身体,还未进入那个身体,中间的这个东西就叫中阴身。对于能把握的人,不叫“中阴身”了。叫什么呢?古、今、中、外给它起了不计其数的名字。各教、各派都有不同的叫法。最通俗的叫法是“灵魂”,虽然佛教不叫“灵魂”,但有另外的名称。
图文选自网络,每天佛学善知识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信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净土法门:修行时间少烦恼又重的人,如何消除业障?--学佛网
&净土法门:修行时间少烦恼又重的人,如何消除业障?
发布:果梵&[ &]&& 日期: 8:45:00&&
问:弟子刚进入社会工作,每天上班,修行的时间非常有限,心中烦恼很重,却无法自制。请问在这样修行时间少,烦恼又深重的情况之下,如何消除业障?
净空法师答:这是个难事,不懂佛法的时候不知道,懂佛法确实愈想愈着急。你这个心情跟我那个时候心情一样,我采取什么行动?把工作辞掉出家了,我出家就是为这个原因。我在李老师会下,他在那里已经教了十年,同学底子都比我厚,我怎么能赶得上人家?好在老师上课一个星期只有三堂课,他是长年不间断。所以我就想了,如果我出家,我一天学三堂课,我肯定两年就赶上,真的两年赶上,我把工作辞掉,我天天来学这个。这个也得要有缘分,你真的想这样学,你找不到出家地方,为什么?寺庙里不欢迎这种人。所以我那个时候就有这么个缘分,这个寺庙住持也很年轻,还小我一岁,我拜他做师父,我跟他谈这个条件,他答应了。我在寺庙里头不要做佛事,不要做法会,我学我的经教,每个月到台中住一个星期,往返路费寺庙常住供应我,这样优厚的条件。可是以后他离开了,换了住持,换住持就不答应,我没有法子,只好离开寺庙。还好跟台中有这么深厚的交情,台中慈光图书馆收留,我在图书馆做义工,出家的身分在做义工。所以不是容易事,机缘很难得!真正下决心,境界自己还是能转,不是不能转的。(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八十九 )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学佛网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传统文化)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修行有素的人,业障更容易现形
小和尚问:修行以来,我一直深受种种刺激打击,与精神上的种种挫折磨难,不知是我没有修好行,还是业障特别重?
老和尚说:越是在修行的人,那些无始来的罪业越是会现形,幻成种种境界来折磨你,使你受苦,像身体的疾病或精神上的打击磨难,这些磨难会刺激你,使你体悟到娑婆人生的苦,而志求出离,你必须跳越过这些障碍,越过人身的种种劫难,才能得到清净安乐,成就净业。
世俗人得富贵的,是过去生中布施的功德来的,今生享受福报,若没有无常的磨难,种种的挫折来刺激,便会沉迷下去,不知醒悟,如果不知再以福布施,种来世人天的因,等福消寿尽,便会堕落,反而是福中藏祸。钱是无生命的东西,人则是万物之灵。所以,我们要会利用钱,不要被钱所利用。有钱要会布施,脑中才会清爽息念,才会消业障。否则,整天为钱烦恼,一直绞业障,这就是被钱利用了。
天人看我们像黑毒虫,我们像厕所里的虫一样。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要接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但我们却贪恋这娑婆世界,认苦为乐。就如同厕所的虫,我们认为臭秽不堪,但虫却贪恋臭秽的地方,若把虫放在清水里,虫会死亡。
老年人出家,要走修行这条路是比较慢,一心念佛,带业往生西方,是最快的。在家居士想要修得如何,那是不可能的事,还是舍下一切,一心念佛,求带业往生,不要再堕娑婆,才是最稳当的。我们出家人,有的为了度众生,发愿还要再来这娑婆世界,但这个愿,也要本身达到菩萨的境界才有把握,否则一来很容易就迷失掉,又被牵入轮回中,这是很危险的。
万法归一宗,到最后还是要念阿弥陀佛。念佛修苦行,才能究竟了生死。忍辱即智慧。出了家要多念佛,不一定要坐禅,功夫不到易着魔。那些往生西方的人,都是念佛专一,而且能忍辱吃亏的人。打坐很危险,说堕落就堕落!念佛最好,会开智慧。人家在讲我们的是非,修就是修这些。
有的人在说别人是非,他自己也不知道,不是他故意这样说,而是无始以来所带来的业习,使他这样说。起诸恶念时,不要执着,拍拍自己说:‘你不要这样子。’不可用处罚的方式,这样没有用,并会伤害自己。大家评论谁比较好时,自己不要参加意见,心里明白就好。
人命无常,一口气不来,人生就完了,赶快勇猛精进,莫放逸,多念佛是当务之急。一切法门中,以专一念佛,效果威力最大。我们皆是带业来的,故病苦多,少杀生,多念佛,就会消我们的业。这个臭皮囊是借给我们住的,但我们却往往为了它,造无量无边的恶业。
若自己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个。钱要给你你不赚,就是说境来了,你不知修忍辱,反而起烦恼。诵经、看经、念佛、说话,这是一天当中所必经之过程,话要少说,诵经看经的时间不超过念佛时间,还是要以念佛为主。
每天训练没贪念,不乱说话,讲话讲佛法,求生西方。世俗的种子已够多,不要再讲这些俗话是非。忍辱波罗蜜,不要说我要忍辱,亦不是感觉自己在忍辱,或压抑自己,这还有相,而是对境不觉得,这才叫做忍辱。如人家骂你时,你不觉得人家在骂你。平常因是习气、你我相的关系,念头常是自然而起的,非特意故,应慢慢改,多念佛。
不要说这色身是我,这色身是要来受这娑婆劫的,而这个心,却是要拿佛心出来应对一切。你看看这个世界,大家都沉在迷梦中,追逐名利,你争我夺,你好,我要比你更好,你强,我要比你更强,每个人都在比赛,看看谁的梦做得最大。结果,这些名、这些利,生不带来,死亦带不去,只是徒然多造一些新的恶业,而此番再堕下去,人身也就难得了。
事事逞能干,样样要占上风的,最后都会失败。不要以为自己是大学生,样样比人行,不接受他人的话,那么这一生是不可能再有进步的。知识分子总是在思想上转不出来,被自己的思想所缚,而起我慢心。
佛说净土三经,示西方实境,畅演往生的快捷方式,亦不过是普摄群机,教化众生,令生欣慕坚固的心,一心持佛名而生西,达到度众生的方便法门。虽然说极乐世界亦是妄,但佛究竟无虚言,临终时只一佛念而无他念,心达一心,照样随佛号往生。不要说众生有善有恶,一切的善恶都是我们的分别,如果真正会修行的人,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善知识。
父母只是让我们借着他们的身体来投胎,不论是恩是怨,都是业缘,只有立誓成道报亲恩,才是修行的正因。如果要省却烦恼,凡事当随从大众或他人的意见,不可强就自己的看法,只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听自己的意思,这是忍辱的方法。
娑婆世界是我们客居的地方,一切皆幻化不实,如戏梦一场,到头总是空,不要贪恋娑婆世界的一切,放下万缘,念佛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才是我们究竟归依处,是我们的故乡。
念佛要念到花开见佛,什么叫花开见佛?就是凡事要去火性、要忍耐,和颜悦色以道理行之,对人要亲切和蔼,不可一副冷峻的霜脸,令人望之却步,当法师的也要如此才能度众。凡事照道理来,就事论事,不可用烦恼心去应付,对人不论是善人或恶人,都是和气地平等对待,不要去看别人的过错,这样别人对我们印象好,我们心也清爽,照这样做去,心无烦恼,便是花开见佛。
一心念佛,最重要的要能忍辱,什么事情不顺眼,就把耳朵关起来,眼睛闭起来,装着没听到、没看到,睁一眼、闭一眼,对人要和颜悦色,再怎么说,修行就是忍辱这两个字。不要嫌别人这点不好,那点不好,不是别人不好,是自己的无明业感在作祟,没有智慧,不能越过。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我们自身的光明要像太阳光一样,对万物一视同仁,无物不照,好人它也照,恶人它也照,好、坏是别人的事,我们总要平等慈悲,若是与人计较,则自身也是半斤八两。
佛法是圆的,是可以权宜变通的,并不是有棱有角的,总是要宽怀大度,自身立场没有过失,别人要怎样,那是别人的作为了,与己无关。修行就是在训练我们做人和做事的态度。被称赞而不会起欢喜心或贡高心的人,我们才能称赞他。
金刚经里头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解释看看?说:若人在好言、恶言上起分别,在形色相上分别善人、恶人、好事、恶事,而起执着憎爱,以此分别执着的业识习气,是无法进入如来清净解脱的境界。
念佛也不是简单的,必得通身放下,内外各种纷扰,都要摒弃,一心清净称佛名号,然后才能相应。要能将一句六字洪名,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不要有一丝疑念,其他杂念自然消除,决定会证到一心不乱。妄想来时不要怕,不理它就是。它是它,我还是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妄想自然就少了。
如果你们信我的话,老实念佛,行住坐卧,不离这个,甚至在梦中都能把持得住,把一句佛号谨记在心,不为六根尘境侵扰,到了这种地步,自然心不贪恋,意不颠倒,等到功夫纯熟,西方极乐世界自然现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念佛如有散乱心,怎么办?答: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念,把全付精神投到六字洪名就对了!
念佛要发长远心,不可间断,如同小溪的水,不管水流大小,总是潺潺不断注入大海。念佛就像这样,不管念多少,都要持之以恒,天天念,一心念,念到阿弥陀佛的大誓海里,生西就有望。任何人只要肯念,成佛一半!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是一句阿弥陀佛,要远离是非也是这句阿弥陀佛。随时静下来就要念佛,念到睡着也没有关系。就这一句阿弥陀佛能让我们横超三界,直到西方。所以在修行中遇到境界来时,要眼睛装作没看见,耳朵装作没听到,不作六尘,不被境转,一句阿弥陀佛老实念下去。
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行行持当中非常重要。一开始练习时很不好受,难度极大。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会习惯下来。无苦不成道!
夸奖赞美我们的,都不是明师,骂我们的,不管对与错,才是真正的善知识。打击我们的人,当他在刺激我们的时候,就是在成就我们的道业,这是逆增上缘。要藉此去磨练“无我相”,要心能转境而不被境所转。此乃西方的资粮,要接受,要承担,内心还要感谢他们给你一个修忍辱的机会,无忍不成道!
常思己过,则近道矣!
一发觉有错误,就要马上进行修改,从一切境中去调整自己。每一个人要将几十年的习气去除,必定要下一番工夫!
当你有感觉“艰苦、烦恼”的时候,这就是在修行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考验,这时你必须运用智慧来降伏心念上的障碍,拿出修行的精神来克服万难。
有境才好修,无境不成道。除了自己正当职业的上班时间外,其余空闲时间,不要吃喝玩乐,要对上述几点精进努力,莫放逸,假以时日,经过艰辛的锻炼后才有可能获得法喜或法昧,般若智慧在你的内心自然而然的显现,到时你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明白修道的奥妙所在。网络图文
欢迎您加入
我们的幸福家园微信公众分享平台
最新博文:&&&
看看这里,有没有您喜欢的
&&/&&&&/&&&&/&&&/&&&/&&&&/&&&&
/&&&&/&&&&&/
/& &&/&&/&&&&
&&&&/&&&&&&/&
&&&/&&&&/&&&&/&&&&/&&
&/&&/&&/&&&&/&&/&&
/& &&&/&&&/&&/&&
&/&&&/&&&&/&&/
&&/&&&/&&&/
&/&&&/&&/&&/&&&/&&&/&&&/&&/
&&&/&&&/&&/
&&&/&/&&/&&/
我的更多文章:
( 00:15:00)( 00:12:00)( 00:08:00)( 00:05:00)( 00:03:00)( 00:15:00)( 00:12:00)( 00:08:00)( 00:05:00)( 00:03:0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偷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