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圣经视频讲道马太福音音十二章十五节到21节什么意思解释

圣经马太福音十到十二节讲解_百度知道圣经中马太福音12章43节中七个污鬼的比喻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圣经里马太福音12章20节讲的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你现在的位置:& > &
马可福音14章12一21节经文解释我想得到解释
马可福音14章12一21节经文解释我想得到解释
马可福音14章12一21节经文解释我想得到解释
匿名 1-03 18:40
楼房的主人(十四12~16)  寻找这栋楼房的故事,与寻找耶稣凯旋进城用的驴驹之间,有许多雷同之处。耶稣一定有很多不为人所知的门徒或朋友,他可以在这样的时刻信赖他们会毫不迟疑的服务。这一点对于那些只有微小的或平凡的恩赐之人而言就是一个鼓励:主也需要他们(十一3)。在这个福音故事中,我们只看见各记载一次耶稣使用驴子或房间,但那一次的使用都是极为重要的,在那个时刻对神的整个计划而言是绝对必要的。  12. 若纯是读经文,似乎也就在那天晚上宰杀并吃逾越节羊羔;但这个问题仍然很难解决,特别是从约翰的记载来看175。在这两卷书的记载中,最后的晚餐与钉十字架的一般背景都是逾越节,那就是神学上唯一的重点,无论最后的晚餐是否就是逾越节的筵席。  13. 耶稣在此的表现,结合了超然的知识与实际的预备,正如为凯旋进城所发生的事一样。第15节说这间楼已经为他们摆设整齐了,由此看来,耶稣可能早已在事先作了安氦亥份酵莓寂逢檄抚漏排,要在耶路撒冷的这个居民家中守逾越节。这显然是从乡下来的朝圣者普遍的习俗。但是,要告诉他的门徒引他们到正确之房子去的记号,却是需要超然的预知,正如撒母耳和其他先知所表现的一样(撒上十2~6)。或许甚至在马可写作此书时,将房主的名字公诸于世仍然是不安全或不明智的;如果作者真的是称呼马可的约翰,凭他在耶路撒冷的关系,一定会知道此人的名字。第13节说有一个男人拿着一瓶水,这通常是女人的工作,有人认为这是门徒的记号;或是将这是瓦器作的水“瓶”,而不是“皮袋”,看作另一个“记号”(Anderson),这都是过度的解释。瓶子只不过是比袋子更大的家用容器罢了。无论如何,这人只是一个仆人,是往正确的房子去的记号与指引。门徒要交涉的是那家的主人;而且不管那个仆人是不是耶稣的门徒,这个主人却一定是。  14~15. 主吩咐门徒对那主人说的话极其简单,夫子说(希腊文 didaskalos,“老师”,即“拉比”),显出这人对耶稣非常熟悉,所以无需进一步表明他的身分,而且他可能也认得他的门徒。同样有可能的是:这其实就是称呼马可的约翰在耶路撒冷的家,因为后来基督教传统声称最后晚餐是在那里举行的。这样,从古代作者通常匿名的惯例看来,这也可说明马可福音的记载中没有说明家主名字的原因。后来门徒也用这间房子作为聚会的场所,见使徒行传十二12;但是,由于那里说是马利亚的房子,我们必须假设马可的父亲(大概就是那家的主人)在使徒行传的时代已经过世了。逾越节原来是个家庭的节庆(出十二1~12),但至少从约西亚作王的时代开始(王下二十三23),就必须在耶路撒冷城守这节,为要在圣殿区内宰杀逾越节的羊羔。约在新约时代,更是在严格界定的耶路撒冷城范围内举行,举例来说,不能在伯大尼举行,不然的话,伯大尼与那里友善的主人倒是个很好的选择。  16. 正如系着的驴子那一次,读者几乎可以听见门徒的惊讶声,因为这节经文说:所遇见的,正如耶稣所说的。但是神的属天供应并未豁免他们实际该尽的责任,诸如预备羊羔、苦菜与酒,如果那是逾越节筵席的话,这些都是不可少的。所以这一节经文的前后之间并无矛盾,耶稣按着他至高的旨意,同时用“自然的”与“超然的”方式来作工。
近来对此记载的最佳撮要可见于柯兰斐的著作,但仍不能说问题已经解决了。约翰福音的写作日期较晚,在此似乎像他常作的一样,刻意要矫正早期文献的一个不经意的误解。在马可福音中,这是唯一一处与逾越节有关之晚餐的经文,但我们不能想当然耳地将之画上等号。被卖的预言(十四17~21)  所有福音书都指出耶稣知道十二个门徒中有一个要出卖他;第18节所引......
马可福音14章12一21节经文解释我想得到解释 ……
楼房的主人(十四12~16)   寻找这栋楼房的故事,与寻找耶稣凯旋进城用的驴驹之间,有许多雷同之处...
马可福音13章14节的经文谁能发一下?谢谢了拜托各位了 3Q ……
第13章14节的内容“13:14 你们看见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不当站的地方(读这经的人须要会意)。那...
马可福音2章1到12节逐节注释 ……
马可福音2章1到12节逐节详解: 【可二1】「过了些日子,耶稣又进了迦百农;人听见他在房子里,」 ﹝...
马可福音14章22节经文的理解 ……
你刚信耶稣吗? 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了福,就擘开,递给他们,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
马可福音1章9-12节讲解 ……
按四福音依次而论,是以四个活物排列的,这就是狮、牛、人、鹰。(启示录四章7节) 1、马太福音——狮,...
圣经马可福音2章1到12节是啥意思? ……
耶稣治愈并宽恕了瘫人的奇迹,回答了三种人;病人,他的朋友们和法利塞人。 5节耶稣看见他们的信德,这些...
马可福音11章12到14节是什么意思 ……
马可福音11:12-14,是福音书最难解经文之一。按字面解释,出现两个难题:①既然耶稣在极度饥饿的状...
圣经马可福音第二章多少节 ……
马可福音 第 2 章   1 过了些日子,耶稣又进了迦百农。人听见他在房子里, 2 就有许多人聚集,...
圣经的马可福音11章11节到12节当时间不是收无花 ……
  耶稣做这事的时间是逾越节之前,就是阳历3-4月。这一时间无花果树应该已经长出了果实,只是成熟需要...
楼房的主人(十四12~16)   寻找这栋楼房的故事,与寻找耶稣凯旋进城用的驴驹之间,有许多雷同之处...
体育运动...2008-11...
18 你们有眼睛,看不见吗?有耳朵,听不见吗?也不记得吗? 19 我擘开那五个饼分给五千人,你们收拾...
感谢主! 这是主耶稣开导门徒不要为肉体的吃、喝、穿忧愁,“你们不要求吃什么,喝什么,也不要挂心; 这...
讲道 圣经马可福音15章21到41节 时间10到15分钟 今天12:18 匿名 | 来自...评论 ...
亚伯拉罕拿了“一皮袋[希伯来语che ′meth赫梅特]水”给夏甲,打发她离 开。(创21:14,1...
科学...(参21节),所以他有如从桌子上掉下来的『...
体育运动...2008-11...
(马可福音8章4节)!这就是为什么要记载两次在圣经里,提醒人,亲眼看过的,...在约翰福音里记述的是...
他们便将那五个大麦饼的零碎,就是众人吃了剩下的,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圣经中《马太福音》14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第十二章 自加咒诅
第十二章 自加咒诅
上文的例子里,杰克对妻子说:“你做的饭我倒胃。凭这些话,他无意地带给自己不良的咒诅,而他的余生继续为这症所苦。
因着这个例子。现在有必要更彻底地审查整个有关自加咒诅方面的情况。对所有关心自己个人幸福的人来说,这是十分重要的。它以独特的方式揭露我们自己讲自己的坏话会导致可怕力量。这些话通常像飞标一样,飞回击打原先说话的人。
马太福音十二章三十六节至三十七节,耶稣提出一个严厉的警告,有关不小心说话的危险性:
“我又告诉你们,凡人所说的闲话,当审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来。因为要凭你的话,定你为义,也要凭你的话,定你的罪。”
耶稣在此处专门谈到“闲话”,即不小心,不经预先考虑而说出的话。通常当人说到自己的某些愚拙或消极方面的话时,过后他会辩护自己说:“但我只是说着玩的”。然而耶稣警告我们的正是这样有口无心的话。事实上,讲的人是说得玩的,但却丝毫不能减少或取消话的影响,也不能免于他的责任。
在箴言六章二节,所罗门警告那轻率为邻舍作保的人:
“你就被口中的话语缠住,被嘴里的言语捉住。”
使人“被嘴里的言语捉住”。有许多种方式,而这只是其中一种。我们会很容易因此落入陷井而不自知,但要得自由就必需自觉地应用圣经的原则。我们必须记得,即使我们对自己说的话不认真,神对此却很认真。
马可福音十四章六十六节至七十二节记载:在大祭司的院里,彼得如何三次否认自己是耶稣的门徒。他为加强第三次的否认,居然“就发咒起誓”换言之,他自招咒诅在自己的身上。
彼得很快感到懊悔,虽然如此,很难说他是否明白了自己话中的全部含意。三日后,在空坟墓里,天使告诉妇女们说:“你们可以去告诉他的门徒和彼得说他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马可福音十六章七节)。彼得不再被认为是门徒之一。凭他自己的话,他已丧失作为耶稣门徒的资格。
之后,约翰福音二十一章十五节至十七节记载:在加利利海边,耶稣如何仁慈地为彼得开启重获门徒资格的路。他问彼得三次说:“你爱我吗?”彼得每次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但他因为耶稣问这个问题三次而忧愁。他不知道耶稣这样作是要引导他撤消以前的否认。为他作过的每一个错误宣告,现在他重新作正确的声明。在这基础上,他恢复了门徒的地位。
耶稣处理彼得问题的方法,是为所有需要从错误声明的网罗下得释放的人建立一套模式,包括三个连续的步骤:悔改-取消-取代。第一,承认我们作了错误的声明,并为此悔改。第二,取消它,即必须取消任何讲错的话。第三,以正确的声明取代以前错误的声明。凭信心,这三个步骤能使我们从网罗中得释放。
创世记二十七章十二节至十三节提供了另一个自加咒诅的例子。利百加劝她儿子雅各去欺骗父亲以撒,为要得着他的祝福(这祝福是以撒原想宣告在另一个儿子以扫身上的)。雅各渴求祝福,却惧怕以撒发现他行骗的结果。
他说:“倘若父亲摸着我,必以我为欺哄人的,我就招咒诅,不得祝福。”
利百加立即回应说:“我儿,你招的咒诅归到我身上。”
利百加想要雅各得着祝福的计划成功,但她自己的话却使她自己接受咒诅,阻碍她享受成功的果实。她的情绪很快变为悲观及愤世嫉俗。不久之后,我们发现她对以撒说:“我因这赫人的女子,连性命都厌烦了。倘若雅各也娶赫人的女子为妻……我活着还有什么益处呢。”
随后,雅各被迫离家逃避兄长以扫的报复,他去了廿年之久。圣经没有告诉我们有关利百加的余生或她过世的时间及情景。然而,她似乎从未有机会满意地看见雅各享受她用诡计为雅各得来的祝福。
多年以来,我听闻很多人像利百加那样说自己:“我厌烦生存……无一事顺利……有何用处?……我放弃了!……我死了也好……我从经验中得知像这样的说法,十之八九表明自加的咒诅已在说话人的生命中开始起作用了。
一个更加悲惨且影响深远的自加咒诅的例子记录在马太福音二十七章廿节至二十六节中。罗马巡抚违背自己的审判,同意释放杀人犯巴拉巴,并强判耶稣死刑。然而,为了表示与这行动毫无关系、他在群众面前洗手,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
众人回答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
这些话结合两种咒诅的形式:一种自加的咒诅归到他们自己的身上;一种关系的咒诅归到他们的子孙身上。客观的历史记载确定两者都奏效了。在一个世代以内,罗马军队毁灭耶路撒冷,整国人不是被杀,就是被卖作奴隶。
自那时至十九个世纪之久,一条流血及悲剧的黑暗绳索一直在犹太人的命运中交织着。一次又一次,外邦统治者有规模地任意敌视无防卫的犹太人。那些统治者正如他们所选择释放的巴拉巴,性格上凶暴、堕落。
但感谢神,那并不是结局!神已准备了和好、重建的途径。藉着他无法测度的智慧及奇异的怜悯,那位如罪犯般地被处决的人,他的死却为他们准备了一条逃离咒诅后果的路。(本书的第十七章将详细解释)
前文第八章里,我们看到当神起初呼召亚伯拉罕及祝福他时,也同时宣告咒诅在所有咒诅他的人身上。稍后,当以撒祝福雅各时,这咒诅再次被肯定,后来在巴兰向作为一国的以色列人宣告先知祝福的时候。这咒诅被第三次肯定,神为雅各及他的子孙,即犹太人提供了保障,可以脱离一切想降咒在他们身上的人。然而,接着的历史显示有一种咒诅,甚至神也不能保护他,那就是自咒。
这点同样可应用于外邦的基督徒身上,他们藉着耶稣开始的新约,而成为亚伯拉罕祝福的承继人。包括在这约的恩惠中是有权祈求神的保护,预防源自任何外面来的咒诅。但有一种咒诅,连神也不能保护,就是基督徒自加已身的咒诅。
这是一个基督徒常带给自己各种不明来源的麻烦的方式。由于用负面的话说自己,他们断绝了自己的祝福,把自己暴露在咒诅之下。
在这方面,以色列的历史也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民数记十三章及十四章记载摩西如何打发十二个族长窥探迦南地,那是神应许以色列人作为产业的。其中二位,约书亚及迦勒回来报告积极的信息说:“我们立刻上去得那地罢,我们足能得胜。”其他十位却报告恶信,专注在巨人及有城墙的城市上。他们的结论是:“我们不能上去攻击那民,因为他们比我们强壮。”
到了适当时候,神宣布他的审判。对所有听信恶信的以色列人,神说:“我必要照你们达到我耳中的话待你们。你们的尸首必倒在这旷野。”不信探子是首先倒下的。另一方面对约书亚及迦勒,因着他们积极的信息神应许他们必能占据那地。
所有这些探子,信及不信两者,凭他们自己讲的话决定他们本身的命运:“必能进入那地”的人真地进入了。说:“不能”的人真的不能进入。神照他们本身的话待他们。他一直没有改变!神对待基督徒,恰如对待以色列人一样,他仍然说:“我必要照你们达到我耳中的话待你们。”
在前文第五章里,我们列举了七种情况作为咒诅的征兆。通常人们讲自己的坏话会促使他们落入咒诅之中。这些人实际上是自加咒诅,而却毫不知情。为提防此事,他们需要识别自己一直贯用的错误说话方式,培养新的、正面的说话方式。
下表重复这七个反映咒诅的情况,在每个标题下,会加上典型的说话方式,这些方式普遍导致所述的问题。这几个例子已足够显明那是危险的说法,并需要改变。以至于我们学会不断警戒及自制自己说自己的坏话。
1. 精神上和情绪上的崩溃
“这把我逼疯了!”
“我不能再忍受了。”
2. 重复性或慢性疾病(尤其是遗传病)
“只要有病毒传染,我就染上了。”
“我又恶心又厌倦!”
“我家人都有这种病,所以我猜想自己会是下一个了。”
3. 不育,如流产、或有关的妇女病
“我想自己永远不会怀孕了!”
“我又遭咒诅了。”
“我早就知道自己将会失去这一个,我经常都是如此的!”
4. 婚姻破裂及家人疏离
“算命的说我的丈夫会离开我。”
“说不出什么理由,我总是感觉丈夫会找另一个女人。”
“在家中,我们老是狗咬狗,打得一团糟。”
5. 经济上持续入不敷出
“我永远不能收支平衡,家父也是如此。”
“我没有能力纳十分之一。”
“我恨那些要什么有什么的人,这事却永远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6. 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这件事常发生在我身上!”
“我预感前面会有麻烦……”
“我就是那类笨拙的人。”
7. 有自杀、反常过世或早逝的历史
“生存有什么用呢?”
“除非杀了我,否则我不会容许你这样作。”
“我情愿死,好过自己继续这样下去。”
讲这类负面的话的人是不自觉地邀请邪灵接管他们。回应的邪灵类别决定于所用的言语类别。上列七个种类的每一项都有相应的邪灵。
特别普遍的一种灵是“死亡”的灵。它对那种列在“自杀、反常过世或早逝的类别之下的言语有反应。它产生一种生命是无意义及绝望的感受,并有病态的倾向集中在死的意念上,而大多数的体弱是无明显的医学理由的。
至终,这死亡的灵不是迫使人自杀,就是以某些方法引致人早死。在约翰福音八章四十四节,耶稣警告我们,撒但是杀人的。他用来杀人的一个工具是死亡的灵,这灵使人早死。我与一位医生朋友分享这点时,他证实这说法!他经常目睹很多人过世,却通常是没有足够的医学理由可解释的。
可能在上列其中一个或多个类别中,你已认出某些你自己曾说过的话。若是如此不要气馁!是有出路的!使徒彼得是那逃离自加咒诅的三个必要步骤的例子,那三个步骤是悔改-取消-取代。
首先,必须认出我们曾作过的有关自己的负面声明,并必须为此悔改。第二,必须取消它。第三,必须以正确的声明取代以前错误的声明。所有这些将在本书二十一章更详尽地解释。
人会带给自己咒诅的另一个途径是誓约,它是进入秘密的兄弟会大学中或女生联谊会,又或秘密团体所要求的。我与前妻吕底亚想帮助一位青年女信徒从魔鬼的捆绑下得释放。尽管经过很多的祈祷及挣扎,仍未得着释放。突然间,吕底亚受圣灵感动叫那女青年摘下戴着的戒指。她一除下,就得释放,无须再挣扎。
吕底亚只是靠圣灵的感动而行事,有关戒指的事,她一概不知,原来那是大学女生联谊会的指环。加入那会,要作某些誓约,是与基督徒信仰不一致的。凭着放弃那只戒指,这位女青年有效地取消那些誓约,并重获神儿女的自由。
另一次,我与吕底亚是服侍队的成员,当时服侍了一位女青年,她承认自己曾是撒但的女祭司。她带着的指环,象征了她嫁与撒但。当我们告知她要除掉那戒指时,她照作了,但之后,在撒但的强迫下,她吞掉指环。在场的一位年青人领受信心的特别恩膏,吩咐那女青年吐出来,她即时就吐出了!我们把那戒指抛进附近的湖中。当那女青年公开烧掉所有在敬拜撒但时曾穿过的衣服,她得释放的最后阶段随之而至。
这样的事件,使我发现在犹大书二十三节里所给予的指示是十分真实的:
有些人你们要从火中抢出来搭救他们。有些人你们要存惧怕的心怜悯他们,连那被情欲沾染的衣服也当厌恶。
在以上两个例子中,撒但的捆绑与戒指有关连。戒指的意义通常象征一个约的关系。例如,西方文化中,丈夫及他的妻子各自带着戒指象征婚约的关系。根据圣经的标准,不论是神人之间,或人与人之间的约,人进入约是最严肃及最有力的关系形式。撒但十分明白这点,为了要得着最强的控制权在人的身上,他便利用立约的关系来维持。
为了这个原因,在出埃及记二十三章三十二节,神指导以色列人有关迦南地拜偶像的民族:
“不可和他们并他们的神立约。”
神警告他的子民,若与拜假神的迦南人立约,受捆于迦南人之下,也受捆于迦南人的假神之下。
这个警告可特别应用于现今社会的一个阶层就是互济会。(有译作“美臣会”的)互济会会员宣称他们组织的性质是一个秘密,但这是不正确的。所有互济会的主要仪式及惯用语在不同的时期都发行过,发行人包括从前的互济会会员(包括某些已晋升至高层者),其他小心审查那些对所有权威的研究人员有用的资料的人。
这里我们只需要指出二个有关互济会的事实。第一,入会人必须以最严酷的誓约保证永不揭露互济会的任何秘密。任何地方也不可能找到比这誓约更恐怖的自加咒诅的例子。
第二,互济会是一个假宗教。有些互济会会员否认这是一个宗教,但某些主要特征,清楚表示它的确是一种宗教:互济会有自己的启示;自己的神殿;自己的祭坛;自己宗教的像征及标记(包括指环);自己的认信;自己的祭司;自己的仪式。最后,它有自己的神,一个假神称为“创造的原则”或“宇宙伟大的建筑师”。
这是一个假宗教,因为它承认假神。很多与基督教有关的东西及象征,包括圣经,被用于互济会,但这是一个刻意的欺骗。
互济会承认的神不是圣经的真神。虽然神圣的圣经名字-耶和华(JHVH,普遍的串法是Jehovah)被用于互济会的文学中,被解释为一个神性的实体。结合了男女两个原则于一身。再者,“高贵拱门”的阶段用耶和华这个名字的缩写形式与两个异教的神:巴力和奥西里斯的缩写形式结合,并承认这“结合”者为神。这对于圣经启示那独一的真神为耶和华无疑是一个蓄意的侮辱。(若有兴趣于综合性地研究这个题目,可参看由MartinL.Wagner所写的Freemasonry : An Interpretation 一书)。
就我而言,从前我对互济会完全没有兴趣,后来我开始发现它在前来求助者的生命中会产生有害的影响。某些我遇到过的最恐怖的咒诅影响是与互济会有关。而那些影响在有互济会家庭背景者的第二、第三代中也显露出来。
有一个事例令我印像尤深。在澳洲,一次主日早堂敬拜结束时,我与路得为需要医治的人祈祷。其中一位年青母亲,眼神呆滞,头发蓬乱,声音含糊,显示有次文化的背景。她臂弯中抱着一个弱小的婴儿。“她就是不愿吃任何东西”,那位母亲转开眼睛,喃喃自语。“一次只吃一点点”。
“她多大了?”我们问道。
“六个星期。”母亲回答道,但那婴儿看来好像只有六天大,完全不像六个星期。
路得和我按手在那位母亲身上为她祷告时,在圣灵的大能下她向后倒下。路得赶快从她手中接住婴儿,抱在自己的臂弯中。两个教会的同工开始为躺在地上的母亲祷告。
这时,路得从圣灵领受一句知识的言语。她对两位同工说:“她父亲是互济会会员,叫她弃绝那灵。”
躺在地上的母亲挣扎着说出:“我弃绝……那互济会……的灵。”她一讲出这话,邪灵就以一声长的尖叫,从她身上出来。同一时刻,在路得臂弯中的婴儿也发出恰好类似的尖叫,然后变得软弱无力。同工扶母亲站起来,路得把婴儿放回她的臂弯中。
约六个小时后,我们参加那间教会的晚堂崇拜聚会。结束时,那个青年母亲抱着她的婴儿,再一次走出来。
“她怎么样了?”我们问道。
母亲答道:“她完全不同了,早堂敬拜后,她已喝了三大瓶奶!”从她闪亮的眼神及清楚的发音,我不能不承认那位母亲也有戏剧性的转变。
后来我想到这次短促的会面,我们看见由于互济会显见的咒诅证据延至最少两代:从互济会会员的父亲到他的女儿,然后到他的外孙女,一个只有六周大的婴儿身上。我当时决定要努力警告人们有关的伤害,互济会会员不单带给自己伤害,也带给家人咒诅,甚至那些没有直接参与互济会的家人。
对所有曾起誓,把自己捆于一个邪恶的组织以下的人,正如上述的那些人一样,所罗门在箴言六章四节至五节中发出一个紧急的忠告:
“不要容你的眼睛睡觉,不要容你的眼皮打盹。要救自己,如鹿脱离猎户的手,如鸟脱离捕鸟人的手。”
为得释放,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首先,必须口头弃绝你的组织。你用口说过的,只有你才能取消它。最好是在那些能用信心支持你、有同情心的见证人面前作。
第二,必须除掉及毁灭一切表征你组织的象征、书籍及其他物件。在这三类东西中,戒指有特别的意义。互济会的事例中,有其他不同的东西,包括围裙。记住犹大书二十三节的话:“……连那被情欲沾染的衣服也当厌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