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多少篇·作战第二》中,“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的下句是?

孙子兵法之作战篇第二:原文、译文、点评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初中语文文言学习手册-导航 【最新版本,最新译文】――
高中语文文言学习手册-导航【新版本,新译文】――
&&孙子兵法之作战篇第二:原文、译文、点评【点击数:】
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运输,运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盾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说:几兴兵打仗的一般规律,要出动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军队10万,还要千里运粮;那末前方后方的经费,招待外交使节的开支,器材物资的供应,武器装具的保养补充,每天要耗费千金,然后10万大军才能出动。用这样大的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攻城就会耗尽力量,让军队长期暴露在国外,会使国家财政经济发生困难。如果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军力耗尽、经济枯竭,则列国诸侯就会乘此危机起兵进攻,那时虽有很高明的人,也无法挽回危局了。所以,用兵打仗只听说宁拙而求速胜的,没见过求巧而久拖的。战争持久对国家有利,是从来没有过的。所以,不能完全了解用兵害处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好处。
善于用兵的人,兵员不征集两次,粮秣不三次运送;武器装备从国内补给,粮秣就敌国征集,这样,军用粮秣就可以满足了。
国家因用兵而导致贫困的,远道运输是个重要原因;远道运输就会使百姓贫困。靠近军队的地方物价飞涨,物价飞涨就会使百姓财富枯竭;财富枯竭,就急于加征赋税和劳役。军力日益耗尽,财力日益枯竭,国内家家空虚。百姓的财物耗去十分之七;公家的资财,由于车辆损坏,战马疲惫,装备、兵器、战具的损耗以及辎重车辆的损坏,也要耗去十分之六。
所以聪明的将帅,务求在敌国补给粮食。因为吃敌粮食1钟,相当于从本国运输20钟;就地征集饲料1石,相当于从本国运输20石。
要使军队勇敢杀敌,就要激起他们对敌人的仇恨;要使军队勇于夺取敌人的资财,就要奖赏士卒。在车战中,凡缴获战车10辆以上的,要奖赏最先夺得战车的人,并更换战车上的旗帜,混合编人己方车队之中,对俘虏的士卒要优待和供养他们。这就是所谓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愈加强大。
所以用兵作战最贵速胜,而不宜持久。精通用兵之法的将帅,是掌握人民生死命运的人,是国家安危的主宰。
本篇从战争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依赖关系出发,着重论述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战速决的进攻战略,并提出了“因粮于敌”,“胜敌而益强”等作战指导原则。
(一)战争依赖于经济
本篇以10万部队出征为例,从武器装备等后勤供应方面进行概算,部队出动之前,每天要耗费千金。“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部队出动之后,如《用间》中所说的“相守(相持)数年,以争一日之胜”。为了维修补充“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J蔽橹,丘牛大车”,公室就要拿出十分之六的开支。特别是战线越长,运输越困难。这就阐明了战争依赖于经济。进行战争首先要详细计算战争的费用、粮食、器械、车马、用具等,这是进行战争的物质条件。正如奥国名将莫德古古里说:“作战第一要素是钱,第二要素是钱,第三要素还是钱。”随着时代的演进,战费愈来愈高,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四倍。到了越战,战费已高达千亿美元左右,以美国雄厚的国力,也被拖累得惨兮兮。
(二)在进攻作战中宣递胜不宜久拖
孙子从“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这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出发,着重阐述了在进攻作战中速战速决的战略主张。他说:“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这话的意思是说,指挥虽拙而求速胜,决不为稳妥而旷日持久。孙子参加的吴军破楚入郢之战,就是这一战略思想绝好的说明。当时如果楚军封锁楚国北部的三关要塞,前后夹击,吴军将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战争由于其概然性和不确实性的程度较大,因此,总是带有一定程度的冒险性的,所以,在当时的条件下主张实行速战速决的战略是有其客观依据的。
第一,所处的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运输甚为不便,加之战争规模扩大,动辄“日费千金”,如果久拖,必然“屈力殚货”。当时一个国家由于人口有限,物质条件很缺,支持不了长期作战。这个客观条件,不是任凭人们的意志决定的。战争久拖下决,国家财力桔竭,必然要加征赋役,加重人民的负担,从而引起物价飞涨,造成人民的不满。《用间》中还说到,“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和破坏是十分严重的。
第二,当时各诸侯国之间正激烈地互相兼并,如果战争久拖不决,随时都可能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地位。春秋之世,诸侯列国互相兼并,战争频繁,互相觊觎,尔虞我诈。对于这样一种天下扰攘,列国虎视的形势,多次论述过避免两线作战的问题。告诫制定战争政策的君主,一定要警惕“诸侯之难”(诸侯发难举兵入侵,见《谋攻》)。在本篇中他明确指出,如果长期暴师于外,就会造成“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他看到,一旦陷入两面作战的被动状态,是任何人也不能挽救危局的。历史事实证明,春秋时代在许多被灭亡的国家中,有不少都是因两面作战而国破军亡的。吴国本身灭亡,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其失败就是四面树敌,最后陷入两面作战,以致被越国所灭。
能不能说孙子主张进攻和速胜而反对防御和持久呢?不能。因为,孙子在本篇与《九地》中所主张的进攻与速决,都是从对敌国实行战略进攻而言的,而不是从战略防御角度而言的。既然是出国远征的战略进攻,那么,主张速胜是无可非议的。无论古今中外,凡是对敌武装实行战略进攻的一方,无不主张速战速决,反对旷日持久。反之,实行战略防御的一方,都主张持久抗击而反对急于求胜。其所以如此,是由攻防双方战争的政治目的、经济条件和军事力量等基本条件决定的。
(三)以战养战
为了解决战争需要和后方补给困难的矛盾,为了减少财政开支和人民负担,主张“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意思是,征兵不一再的征,粮秣不三次的运送;军需从国内取用,粮秣在敌国就地解决,他在这段文字中还作了一个1∶20的效益数量计算:“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就是说,从运输成本计算,还是在敌国就地征发划算。采取这种类似“以战养战”的方针既可以“因粮于敌”,“取敌之利”,即军队的作战粮食能在敌国就地解决。又能够减轻后勤供应上的负担,少征老百姓的赋役。
“因粮于敌”的原则,历来被各交战国所重视和运用。例如,拿破仑征俄,本想“因粮于敌”,但俄国坚壁清野,又逢严冬,法军饥寒交迫,终败退而返。善战加拿破仑者也不禁说:“粮食、粮食,如没有粮食,军队就要崩溃了。”
上一个教程:
下一个教程: 没有了
【古诗文翻译网】
――传播经典文化,浸染心灵之德,绽放美丽人生 【文言新视界,经典大舞台】☆&|&《孙子兵法》作战篇,有句: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就而国力利者,未之有也。这跟“持久战”矛盾?
持久战,以运动战,游击战等指挥巧妙的战法来延长战争时间。这跟孙子的速胜相矛盾。但都被证实是正确的。哪怎么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千里馈粮,这是远征的节奏,所以要速战速决,如果长久作战,就是拿破仑东征俄国GG的节奏...而俄国能赢,无非借助寒冷天气打持久战,俄国是越大越HIGH,法国越打越萎,寒冷的天气加上思乡之情,再久战不胜的挫败感,谁还愿意打...孙子说: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俄国作为防守方,粮食本地即取.而法国要在千里之外才能得到,所以法国获取同样粮食的成本高于俄国20倍,久战不胜对于法国是重伤,俄国没赢没输,他们只要守住国家,只要能拖下去,就可以等待胜利的一天..孙子说: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要知道自己用兵的优势,也要知道自己用兵的劣势,反过来自己用兵的劣势就是对方用兵的优势,攻防两势,一方要速胜一方要持久,谁能用好自己的优势,谁就能赢,可惜拿破仑高估了自己或者他独孤求败,渴望真正的战斗,为什么不能去打俄国,试试吧,然而他失败了...
并没有矛盾。简而言之:进攻方要速胜以节约战争成本,而防守方在正面战场打不过的情况下用持久战来拼消耗,在于破坏进攻方速胜的意图,增大进攻方战争成本,迫其放弃侵略。联系上下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贵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第一段重点在于:带甲十万日费千金极言用兵的成本之高。第二段承接上文语境,指出“兵贵胜”是在特定的语境中的攻城则力屈如果不是侵略战,没人会去攻打防御完备的城堡吧?所以缺少的主语就是指进攻方。而之后的则诸侯乘其弊而起也是佐证。可以想象,主力部队征战在外,围城长久不能攻克,国内精壮转粮于路,老弱耕作田野。其他的中立诸侯乘机入侵。这可是一幅亡国之相。长期侵略战争对国力的的消耗是巨大的。孙子提倡的‘因粮于敌’就是出于减少战争成本的原因。“兵贵神速”不仅有理,更加有利。那么题主所问的持久战,以运动战,游击战等指挥巧妙的战法来延长战争时间。那么回顾一下持久战的大前提:正面战场会展屡次大败,近半国土沦丧敌手,政府迁都以避敌锋。私以为持久战只是战略指导,运动战和游击战是在兵力(战力)远逊于敌方时的作战方式。运动战在于调动敌人,集中机动的兵力形成局部优势。游击战在于骚扰和疲敌。都是在双方力量非对称的条件下的战术。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您的位置:
> 孙子兵法?作战篇
孙子兵法?作战篇
发布:/guwen/sunzibingfa02.html
  孙子兵法&作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①,驰车千驷②,革车千乘③,带甲十万④,千里馈粮⑤。则内外之费⑥,宾客之用⑦,胶漆之材⑧,车甲之奉⑨,日费千金⑩,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译文】
  孙子说:根据用兵作战的一般规律,凡是军队出动,就要动员轻重战车上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卒十万人,还要不远千里地运送和供应粮草。这样,前方后方的开支,往来于诸侯国之间使节所需的花销,制作和维护各种军用物资所需的材料,供应和补给武器装备的费用,每天的耗资都会有千金之多。这些都有了保障之后,十万大军才能顺利地出动。
  【注释】
  ①法:法则,规律,常规。
  ②驰车:攻战用的轻车,驾四马。驷:四匹马拉的车,这里做量词。驰车驾四马,所以以&驷&为单位。&千驷&即千辆驰车。
  ③革车:运输粮草辎重等军需物资用的车辆。关于&驰车&、&革车&及其编制,《〈孙子〉会笺》中根据各家注解做了一些考证:&曹注:&驰车,轻车也,驾驷马。革车,重车也,言万骑之重。车驾四马,率三万军。养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保守衣装;厩二人;主养马,凡五人。步兵十人。重以大车,驾牛;养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守衣装,凡三人也。&孙诒让云:&曹氏盖谓凡轻车一乘,骑卒十人、步兵十人、养二人、家子一人、厩二人,共二十五人;重车一乘,养二人、家子一人,共三人。两共一十八人。&而杜牧、张预等则谓轻车一乘,甲士、步卒共七十五人;重车一乘,固守衣装、厩养、樵汲共二十五人,两车共百人。孙诒让同意曹注,谓杜引《司马法》与张引曹操《新书》乃&隋唐间人伪托曹氏新书,有此妄说,而杜又误属之司马法,宋以后人卒沿其缪&,故皆&不可信&。按孙说是。传本《司马法》亦未见有此记载,而《禹鼎》则有&戎车百乘,斯(厮)驭二百,徒千&之铭文,步卒之数与杜、张之说亦远不相符。《汉书&刑法志》讲古丘甸之制时曾指出,甸要赋&兵车一乘,牛十二头,甲士三人,卒七十二人&。甲士、步卒虽为七十五人,然此乃指军赋,而非车卒编制。杜、张其未察欤?又,王注云:&驰车谓驾革车也&,而&革车&&&&&兵车也&,非如杜注所谓&辎车&或张注所谓&守车&。按《左传》闵公二年有&革车三十乘&,《国语&齐语》称桓公时&有革车八百乘&,此&革车&自非特指&辎车&或&重车&,乃泛指兵车或战车,故王注也非无理。且如必以&驰车&为战车,而以&革车&为轴车,岂战车一乘亦需辎车一乘乎?今皆存之。&〔一〕乘:读为 sh&n,春秋时多指兵车,包括一车四马。
  ④带甲:春秋战国时称武装士卒为&带甲&。甲:指士卒穿的铠甲,多用皮革、金属等制成。十万:曹操注曰:&带甲十万,士卒数也。&李筌曰:&车一两,驾以驷马,步卒七十人,计千驷之军,带甲七万,马四千匹。孙子约以军资之数,以十万为率,则百万可知也。&
  ⑤馈粮:运送军粮。馈:运送,运输,供应。汉简本与《御览》卷三○六所引该句&馈粮&均作&而馈粮&。
  ⑥内外:指国内国外,前方后方。十家注本和汉简本&内外&上有&则&字,武经本和樱田本没有;汉简本和《御览》卷三○六所引此句&内外&均为&外内&。
  ⑦宾客:指来往于诸侯国之间的游说之士。杜牧注曰:&军有诸侯交聘之礼,故曰宾客也。&张预注曰:&宾客者,使命与游士也。&另:《论语&公冶长》:&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邢m疏:&可使与邻国之大宾小客言语应对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⑧胶漆:&胶&和&漆&都是古代制作和维护弓矢、铠甲等军用物资的材料,这里泛指各种军用材料。
  ⑨车甲:车辆和铠甲。这里泛指武器装备。奉:供应。
  ⑩千金:李筌曰:&夫军出于外,则帑藏竭于内;举千金者,言多费也。&
  师:《通典》卷一四八、《御览》卷三○六&师&均作&众&。举:兴起,发动,出动,特指兴兵。
  【评解】
  两方交战,不仅是计谋之争,还是经济实力的较量,孙子在《作战篇》中一开始就提出的这一观点,被历史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所赞同。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①,攻城则力屈②,久暴师则国用不足③。
  【译文】
  劳师费财地用兵打仗,就需要速胜,如果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强攻城邑,又必然会致使兵力大量损耗。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就会使国家的开支用度产生困难。
  【注释】
  ①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关于此句,历代版本和注本中有不同表述和理解,歧异纷出。在现代各家注解中,《〈孙子〉会笺》作&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孙子校释》中作&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并对该句均有考证,现分别引述如下,可互为参照。《〈孙子〉会笺》:&各本颇不一致,汉简作&&&用战胜久则&&&《略解》作&其用战也胜,久则&&&《武经》作&其用战也贵胜,久则&&&由于文字存有歧异,就引起许多问题。作&胜久&,如杜注解为&淹久而后能胜&、梅注&虽胜且久&与王注&求胜以久&等,皆失牵附。茅元仪《武备志》将&其用战也胜&属之上节,以为上节之结语。然上节至&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文意业已完足,不宜再加&其用战也胜&。且本节若自&久则钝兵挫锐&起始,亦觉突兀。于鬯因&胜久&费解,敌谓&也胜&二字当倒转,作&其用战胜也&。叶大庄则谓&胜&上应有&贵&字,赵本学说同。俞樾则谓应作&其用久也,战胜(读若陈)则&&&左枢与易培基则谓&胜&乃衍字,即应作&其用战也,久则&&&按:作&其用战也,久则&&&文意亦通,唯查下文有&兵贵胜,不贵久&,故未可贸然断定&胜&必衍字,原文脱&贵&字亦非绝不可能。唯作&贵胜&,不可直解&胜&为胜利,否则无义。用兵打仗岂有贵败之理!&胜&当为&速&之借字。&胜&、&速&双声,例可通假。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云:&双声、叠韵字之可通用者,不可胜举。&朱墉《汇解》引沈友注云:&贵胜即贵速&,是。沈友乃魏、晋间人,其据本有&贵&字,说明孙子故书本有此字,而后脱耳。&钝&:汉简作&顿&,通。《史记&贾谊传》&莫邪为顿兮&《索隐》:&顿读若钝。&《左传》襄公四年&甲兵不顿&《正义》:&顿为挫伤折坏也。&&钝兵挫锐&,即锋锐被挫之意。又《战国策&秦策》&甲兵顿&,高注:&罢也。&&〔二〕《孙子校释》:&汉简本作&&&用战,胜则久钝&&&无&也&字,&钝&作&顿&。&钝&、&顿&二字古通。《御览》卷二九三引此,亦作&顿&。又平津馆本作&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孙校本作:&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各本此句字虽同,然而句读各异。按:&胜&字若属上读则与久字文义失应。茅元仪《兵诀评》将&其用战也胜&归之上节,以为上节之结语,然上节至&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文意已足,且如此,本节以&久则钝兵挫锐&起始,亦殊突兀。于鬯《香草续校书》则谓&其用战也胜&应作&其用战胜也&。俞樾《平议》又谓应作&其用久也,战胜(读若陈)则&&&亦皆未妥。赵注本谓:&胜上疑脱一贵字,承上文言,所费之广如此,其用战也,宜以速胜为务。&叶大庄《退学录》说同。按:此说虽不为无见,然以本义释&胜&,则仍欠通。且如此,亦仍与&久&字失应。朱墉《武经七书汇解&孙子》(一下简称《汇解》)引沈友曰:&贵胜即贵速&,下文亦作&兵贵胜,不贵久&。又左枢《孙子注笺》以原文费解而谓&胜&乃衍文,此句应作&其用战也,久则&&&易培基《读孙子杂记》(一九一九年《国故》第三、四期,以下简称易培基《杂记》)说同。歧义仍在&速&字。但从汉简本看,&胜&字似应当下读。汉简本&钝&作&顿&,《御览》卷二九三同,古字通。&〔三〕两说有同有异,关于&胜&字应上读还是下读,今取后说。钝:疲惫,困乏。挫:挫伤,消磨。锐:锐气。
  ②屈(ju&):竭尽,穷尽的意思。颜师古曰:&屈,尽也。&
  ③暴(p&):显露,暴露的意思,这里指暴师于外。国用:国家的开支用度。
  【评解】
  孙子认为,如果战争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因此,在有的时候,战略上的持久战也是必要的。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①,则诸侯乘其弊而起②,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③。
  【译文】
  如果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军力损折、财货耗尽,其他的诸侯就可能乘着本国处于困境的时候前来进攻。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即使有足智多谋的人,也无法妥善处理了。
  【注释】
  ①屈力殚货:《通典》卷一四八、《御览》卷二九三作&力屈货殚&。殚:尽,竭尽,枯竭。货:指国家的财力物力。
  ②弊:衰落,疲困,危机。
  ③虽有智者:汉简本作&虽知者&。善:妥善处理,使结果完美。
  【评解】两国相争第三方坐山观虎斗最终渔翁得利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李筌在为这段论述作注时,举了隋朝末年隋炀帝穷兵黩武杨玄感、李密趁机而起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他说:&十万众举,日费千金,非唯顿挫于外,亦财殚于内,是以圣人无暴师也。隋大业初,炀帝重兵好征,力屈雁门之下,兵挫辽水之上。疏河引淮,转输弥广,出师万里,国用不足。于是杨玄感、李密乘其弊而起,纵苏威、高,岂能为之谋也?&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①。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②。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③。
  【译文】
  所以,在军事斗争中,如果能够速胜,即使拙于智计,在指挥中也是可取的;但为了单纯追求巧胜而使战争旷日持久的,还从来没有见过。战争久拖不决而有利于国家的情况,是从来不曾有过的。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之害的人,也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之利。
  【注释】
  ①兵闻:黄本《集注》、《握纬机》作&闻兵&。睹:《御览》卷二九三作&闻&。巧之久:《文选&张景阳杂诗》注《任彦N奉答敕示七夕诗启》作&工久&,《三国志&魏书&王基传》作&工迟之久&,梅尧臣注有&工而久&之语,《玉堂书钞》作&巧久&。也:《通典》卷一四八作&者也&,《玉堂书钞》则无此&也&字。关于&拙速&之意,杨炳安认为:&此句各家皆直接之,故多不通。曹、李、孟注:&虽拙有以速胜。&然既&拙&,则何以&速胜&?杜注:&虽拙于机智,然以神速为上。&然既言&拙于机智&,又求其&神速&,岂可得耶?李贽《参同》:&宁速毋久,宁拙毋巧;但能速胜,虽拙可也&,亦未道其真谛。于鬯云:&盖久必拙,速必巧&&岂有贵拙之意乎?&则为得之。然其以&因过速而取败&释&拙速&,也非孙子本义。此句明言&兵闻拙速&,抑孙子贵&过速而取败&耶?故孙子此意盖为:&拙&固无可贵,然若能使速决,吾宁取之;&巧&固可贵,然若使战争旷日持久,则吾宁舍之,并非实谓&拙&可贵,而&巧&可舍也。黄巩《集注》云:&速或有见拙之处&&久则断无见巧之理&,亦不为无见。欲使战事速决,必须巧于用兵,否则,拙于智计,则必使战事旷日持久,而此于国不利,故接以下文。&〔四〕
  ②兵久:《御览》卷二九三作&久兵&,易培基《读孙子杂记》认为&兵&上应有&用&字。未之有:汉简本作&未有&。《通典》一四八此句在下文&军食可足&之后。
  ③不尽知:汉简本作&不尽于知&。不能尽知:《通典》卷一四八作&不能得&,《御览》卷三三二作&不得尽知&,杨炳安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可取,&用兵之害,上已反复言之,此言用兵之利。&利&者何?盖即杜注&吞敌拓境&与张注&擒敌制胜&之类。此句重在&害&字,言于&吞敌拓境&之时,需&杂于害&而虑之,如此方能万全,故下文有云:&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五〕。不尽知:不能完全了解。害:坏处,短处。利:好处,长处。
  【评解】
  速决战是孙子比较欣赏的一种战术,在《孙子兵法》中,他多次对此进行了论述和强调。在历代兵家中,速决战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战术。东汉末年,曹操征乌桓的战例就说明了这一点,并留下了&兵贵神速&的成语。
  善用兵者①,役不再籍②,粮不三载③,取用于国,因粮于敌④,故军食可足也。
  【译文】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再从国内征集,粮草也不多次从国内输送;武器装备一次性从国内取得,而粮草就要从敌人那里求得补给。
  这样做,军队的粮草供应就可以源源不断了。
  【注释】
  ①善用兵者:《通典》卷一四八、《御览》卷三三二均作&故善用兵者&。善:善于,擅长。
  ②役:服兵役,亦可代指服兵役的人,士兵。籍:名册,这里指征发,征集,《通典》卷一四八作&藉&,二字古时通用。曹操注曰:&籍,犹赋也。言初赋民,便取胜,不复归国发兵也。&李筌注曰:&籍,书也;不再籍书,恐人劳怨生也。秦发关中之卒,是以有陈、吴之难也。军出,度远近馈之,军入(人)载粮迎之,谓之三载。越境则馆谷于敌,无三载之义也。&
  ③三载:《御览》卷三三二作&再载&,《孙子校释》认为&作&三载&不误&。&各家皆以&三载&指&往则随,缺则继,归则迎&。而曹注曰:&还兵入国,不复以粮迎之&;出兵之后,粮草缺乏,则又可因粮于敌,而无形载粮以继,故只以出征时载粮随之。刘寅《武经七书直解&孙子》(以下简称《直解》)云:&一馈粮而即止&,实不二载,胡云乎&三&邪?汪中《述学》有云:&古人措辞,凡一、二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以见其多&&此言语之虚数也。实数可指也,虚数不可执也。&故此&三&字当即《论语》所谓&三思&、&三复&之&三&,非实言载粮三次也。二者异文同义,皆言一次而足,不可再也。故仍依各本作&三&,而不改动原文,唯不可以&三&为实指三之数耳。&〔六〕
  ④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曹操注曰:&兵甲战具,取用于国中,粮食则因敌也。&李筌曰:&具我戎器,因敌之食,虽出师千里,无匮乏也。&杨炳安《〈孙子〉会笺》认为:&&取用&与&因粮&皆指军粮,&取用&指取自国内之军粮,&因粮&乃得自敌方之军粮,故下句总之曰&故军食可足也&,&用&与&粮&乃变换其词以成其义,非所指有异。旧注多谓&用&指兵甲器械,然如此则与&军食&无涉,有失&军食&为总结上述二句之义矣。&〔七〕《孙子全译》则认为,曹操的注解注与杨炳安的解释&皆未妥&。他说:&&取用&之&用&当同《计篇》&主用&之&用&,统言军需物资,包括兵甲器具与粮草,&取用&之实际亦如此,然&因&于敌者亦不限&粮&,何以只言&因粮于敌&,下文又说:&故军食可足?&盖孙武乃举其要而言。因大军出境,耗费最大、天天需要、不可或缺的是粮草,武器装备一次备够则使用较久,可以修缮,无奈粮草不然,而军无粮则亡,故特以&粮&言之。后句&故军食可足也&是说明&因粮于敌&之举的巨大意义,解除人们对燃眉之急所持之忧,同时证明&善用兵者&&粮不三载&的正确。&〔八〕以上两说虽各有见地,但较之各种理解,仍依古注更可确信。因:就,依托,利用。
  【评解】
  古今中外,将帅们无不把后勤补给作为生命之源、胜利之本。拿破仑在欧洲曾经纵横驰骋,但远征莫斯科时,俄国人坚壁清野,拿破仑在粮草不继、御寒无衣的情况下,只能惨败而归。孙子为解决后方补给和战场需要的矛盾,提出了&因粮于敌&的措施,就极大地减轻了本国的财政开支和人民负担,增加了取胜的把握。这一作战原则后来被许多军事家所采用。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①;近于师者贵卖②,贵卖则百姓财竭③,财竭则急于丘役④。力屈财殚⑤,中原内虚于家⑥,百姓之费,十去其七⑦;公家之费⑧,破车罢马⑨,甲胄矢弩,戟J矛橹⑩,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译文】
  国家之所以由于用兵而导致贫困,就在于军队去国远征,去国远征就需要远道运输,而远道运输就会使百姓弊于道路而日益贫困;还在于靠近驻军的地方就会使物价飞涨,物价飞涨就会使国家财力枯竭,国家财力枯竭就会急于加重赋役的征发。兵力损耗于外,家庭空虚于内,百姓的财富损耗过半;公家的财费也会因车辆损坏、战马疲弊、甲胄矢弩与戟盾矛橹等武器装备的消耗和补充,以及丘牛大车的征用,而损耗过半。
  【注释】
  ①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孙子校释》认为此句应为&国之贫于师者:远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理由如下:&此句与下句&近于师&&急于丘役&乃一整句,故此乃其分句之一。如依传本,则此句问题有二:(一)此言&贫于师&,而下言&近于师&,&贫&与&近&非对文;(二)既言国之贫于师在于远输,而远输必由于远师,但远师之意却不见于原文。故原文有疑。《菁华录》(即《诸子菁华录&孙子》&&&引者注)改&百姓&为&国&,非唯使文意出现反复,且亦未使上下文字失对问题获得解决,同时又失百姓因远输而致贫困之义,固未可据。俞樾《平议》改&国之贫于师&为&国之远于师&,虽不为无见,然国贫之义却为之淹没,且各本均作&贫&,《通典》与汉简本亦皆如此,岂可贸然首肯。查该句《通典》卷一五六引作&国之贫于师者,远师远输,远师远输则百姓贫&,汉简本作&国之贫于师者,远者远输则百姓贫&。简身右侧残缺,不知有否重文号;如有,则其文全同《通典》,唯&远师&作&远者&,此&远者&亦当为远于师者之义,故与&远师&之义无不同。而此义则正为传本所无。详审文意,当以据补&远师&之义为善,并作&远师者远输&,以与下句&近师者贵卖&对文。《通典》与汉简本虽稍复赘,然语次分明,亦善,故并存之。&〔九〕此说虽不无见地,但以&&贫&与&近&非对文&和&远师之意却不见于原文&为据而否定传本的真实性,亦不可贸然首肯,但此句本来各本分歧之处颇多,故录本说于此,可以为准确理解孙子的原意提供更多的启发。
  ②近于师者贵卖:武经本、汉简本。《通典》卷一五六、《御览》卷三三二皆无&于&字;汉简本&师&作&市&。
  ③贵卖则百姓财竭:《通典》与各传本均与此同,但于鬯认为&百姓&二字为衍文,《〈孙子〉会笺》和《孙子校释》也赞同此说。《〈孙子〉会笺》中说:&&贵卖则百姓财竭&:各本皆如此,于鬯则谓&百姓&二字系衍文,且云:&贵卖则财竭者,谓军中财竭,非谓百姓财竭也,故下文云:财竭则急于丘役。盖军中财竭,始必急征百姓之财矣。&又云:&曹解云军行已出界,王谓将出界。曹意若未出界而贵卖,则百姓之利,何云财竭?王意若已出界,则可因粮于敌,何事买贵?此并不知百姓二字之衍,拘泥之说也。&详审各家注意,谓&百姓财竭&者,乃如俞樾所说,因&民贪于贵卖而空其积蓄&也。然百姓既贪利贵卖,则必因此而增加财富;既增加财富,何&财竭&之有?再,下文有&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十去其六&,而此则止言百姓&贫&,且复言&竭&,何谆谆若是而独不及&公家之费&耶?故宜从于说,去&百姓&二字,并以&财竭&指军中,而非百姓。又,此句连接上下文,汉简作&近市者贵□□□□则&&&因简文残缺,故未可贸然断定所空四字究竟为何。然就所空四字观之,当必无&百姓&二字,而可能是&卖&、&则&、&财&、&竭&,并于&卖&、&竭&二字之右下方有重文号&:&,唯漶漫不可察见耳。果真如此,则原文当为&近市者贵卖,贵卖则财竭,财竭则&&&总之,此句当无&百姓&二字。&〔十〕《孙子校释》中的理由大致与此相同。
  ④急:急迫。丘役:指赋税,赋役。丘,古代区划田地、政区的单位名。
  ⑤力屈财殚:武经本与《御览》卷三三二无&财殚&二字,汉简本亦无,且&力屈&作&屈力&。
  ⑥中原:指国内。虚:空虚,匮乏。
  ⑦十去其七:汉简本作&十去其六&,无论&六&还是&七&都是虚指,指去其大半,而并非确切的六成或七成。
  ⑧公家之费:公家指&国家&,相对于上文&百姓&而言。费:花费,耗费,《御览》 卷三三二&费&作&用&。
  ⑨罢(p&):同&疲&,疲劳,衰弱,惫乏。
  ⑩甲:护身铠甲,用皮革、金属等制成的护身服。胄:古代作战时战士所戴的头盔。&矢弩&,武经本和《御览》卷三三二所引均作&弓矢&;&矛橹&,《十一家注》本作&蔽橹&,武经本作&矛橹&,《御览》卷三三二所引作&干橹&。相较之下,还是&矛橹&最为恰当。&作&蔽橹&或&干橹&虽可通,然似不如作&矛橹&为善。&戟&与&J&、&矛&与&橹&皆以攻防器械相对成文,而于其中横插一&蔽&字,殊觉不类。或本作&矛&,因形近而误为&干&,又因义同而误作&蔽&耳。&〔十一〕矢:即箭,以木或竹制成的一种进攻武器。弩:用机械发箭的弓。戟:古代兵器名。合戈、矛为一体,略似戈,兼有戈之横击、矛之直刺两种作用,杀伤力比戈、矛为强。J:盾牌。矛:我国古代的主要兵器,在长柄上装以矛头,用于刺杀。
  丘牛:曹操曰:&丘牛,谓丘邑之牛&,即从丘邑中征集来的牛。大车:曹操曰:&大车,乃长毂车也。&一种牛来拉的辎重大车。
  十去其六:有的传本作&十去其七&,虚指。
  【评解】
  军队行动,必然要消耗大批的粮食,粮食的运输问题,历来都是军事家所颇费心机的一个重要问题。
  故智将务食于敌①,食敌一钟②,当吾二十钟;秆一石③,当吾二十石。
  【译文】
  所以,明智的将帅都力求在敌人那里解决粮草供应问题。消耗敌人一钟粮食,就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钟;消耗敌人一石草料,就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石。
  【注释】
  ①务:务求,致力。
  ②钟:古容量单位。郭化若注曰:&钟,春秋时容量单位。齐国分奴隶主公室的&公量&同新兴地主阶级陈氏的&家量&两种。公量一钟为六百四十升,家量一钟为一千升。&春秋时齐国公室的公量,合六斛四斗。之后亦有合八斛及十斛之制。
  ③:同&萁&,豆秆。秆:禾茎,泛指柴草。石:量词,今读 d&n,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
  【评解】
  孙子&因粮于敌&的策略不但被军事家们奉为圭臬,而且在今天已经被推广到经济、政治、外交等诸多领域。在非军事领域,&因粮于敌&
  不再被狭义地理解为从敌人那里夺取粮食等战略物资,而是被赋予了更广阔的含义,如在其他地区生产以获取利益、从其他人或地方获取经济上的灵感、在辩论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等。
  故杀敌者①,怒也②;取敌之利者,货也③。
  【译文】
  要使军队奋勇杀敌,就要激励他们的士气;要使士卒夺取敌人的物质财富,就要用物质奖励来激励他们。
  【注释】
  ①敌:汉简本作&适&,&适&同&敌&。
  ②怒:指激起士气。
  ③取敌之利者,货也:刘寅《直解》本作&取敌之货者,利也&。刘文《释证》则认为&之利&二字衍,应作&取敌者,货也&。利:财物。货:这里指物质奖励。曹操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李筌曰:&利者,益军实也。&
  【评解】
  孙子在这里提出了要激励士气,同时也提出了物质刺激对于激励士气的作用。不论在军事斗争中还是在政治领域内,利用物质手段都是使他人与自己同心协力去完成目标的有效方法,这也就是&欲想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
  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①,赏其先得者②,而更其旌旗③。车杂而乘之④,卒善而养之⑤,是谓胜敌而益强。
  【译文】
  因此在车战中,凡是缴获敌人战车十辆以上的,就要奖赏第一个缴获战车的人,并且把缴获的战车换上我军的旗帜,混合编入我军战车的行列。对于所俘敌方的士卒,要妥善收养和使用他们。这就是所谓战胜了敌人而又增强了自己的力量。
  【注释】
  ①故:武经本和樱田本无此&故&字。已:同&以&。武经本和樱田本&已&均作&以&。
  ②赏其先得者:曹操注曰:&以车战能得敌车十乘已上,赏赐之。不言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者赏之,而言赏得者何?言欲开示赏其所得车之卒也。陈车之法:五车为队,仆射一人;十军为官,卒长一人;车满十乘,将吏二人。因而用之,故别言赐之,欲使将恩下及也。或曰:言使自有车十乘已上与敌战,但取其有功者赏之,其十乘已下,虽一乘独得,余九乘皆赏之,所以率进励士也。&李筌注曰:&重赏而劝进也。&
  ③更:更换,调换,替代。旌旗:旗帜的总称。
  ④杂:组合,配合,混杂,参杂。
  ⑤卒:从敌方俘获的俘虏或降卒。善:汉简本作&共&,当读为&供&,有供养、善待之意。
  【评解】
  李筌在为《孙子兵法》中的这一段作注解时说:&后汉光武破铜马贼于南阳,虏众数万,各配部曲,然人心未安。光武令各归本营,乃轻行其间以劳之。相谓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于是汉益振。则其义也。&
  故兵贵胜①,不贵久②。
  【译文】
  所以,用兵作战贵在速战速决,而不要旷日持久。
  【注释】
  ①贵:重,崇尚,重视。胜:指速胜。
  ②不贵久:曹操注曰:&久则不利。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也。&
  【评解】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机会先把前额的头发给你捉而你不捉以后,就要把秃头给你捉了;或者至少他先把瓶子的把儿给你拿,如果你不拿,它就要把瓶子滚圆的身子给你,而那是很难捉住的。在开端起始时善于抓住时机,再没有比这种智慧更大的了。&培根的这一比喻,可以说是对孙子&兵贵胜,不贵久&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在军事斗争中要求速战速决,机会来了要迅速抓住,在其他领域,这一点对于成功来说也至关重要。
  故知兵之将①,民之司命②,国家安危之主也③。
  【译文】
  所以说,熟知用兵之道的将帅,是民众生死的掌握者,国家安危的主宰者。
  【注释】
  ①知:识,明了。将:《御览》卷二七二作&术&。
  ②民之司命:孙校本、武经本、樱田本及《潜夫论&劝将》、《通典》卷一四八、《御览》卷二七二所引此句均作此,十一家注本作&生命之司命&,《通典》、《御览》&民&作&人&,是因为避唐太宗之讳。司:主管,职掌。司命:原为神名,掌管生命的神。引申为关系到生死者或命运掌握者。张预注:&故敌人死生之命,皆主于我也。&《孙子&虚实篇》中也有:&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③国家:《潜夫论&劝将》所引作&而国&。安危:《御览》卷二七二所引作&安民&。主:主宰,掌管。
  【评解】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孙子&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的思想虽然有英雄史观的味道,但也反映出拥有优秀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6计孙子兵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