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性

民族特色风情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民族特色风情
上传于||文档简介
&&幼​儿​音​乐​教​学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最后的少数民族——基诺族&&&&&&&&&&&西双版纳游记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001Z1naIty6FSNtbODQc6&690"
ALT="最后的少数民族&&基诺族&&&&&&&&&&&西双版纳游记"
TITLE="最后的少数民族&&基诺族&&&&&&&&&&&西双版纳游记" />
旅行,是一个不断长知识,开眼界的过程,是不断收获惊喜,感受新事物带来情感冲击,是让你的世界变得更大更美,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加丰满的过程——这就是此次西双版纳之旅带给我的感受。
来到这片土地,自己就像一个傻里傻气的小学生,惊喜地看到并感受到了许多的第一次,热带雨林、望天树、还有从原始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我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基诺族。
&&&&在西双版纳莽莽苍苍的热带雨林中,有一个令人无限好奇和神往的秘境,生活着我国56个民族中被国务院最后一个认定的单一民族,也是西双版纳独有的一个少数民族——基诺族。“基诺”意为“舅舅的后代”,基诺族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少数民族,长期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之中,与世隔绝的生活环境,形成了他们原始古朴、粗犷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征,基诺族依靠刻木记事,流传着丰
富的神话传说、故事、诗歌和音乐。
题图照片是基诺族创世女神的雕塑。
基诺山寨景区以巴坡自然村寨为依托,将基诺族浓郁的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神秘的原始宗教文化、古朴的生产生活方式、独具特色的基诺族民居、服饰及秀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展现给游客……引人入胜,让人留连忘返。
景区门口,司机帮我们忙取了门票,票价每人170元,并告诉我们,这里游览的时间是2个多小时。我问为什么参观时间短,票价却比较高,司机说是的,到这里来参观的都是来扶贫的,这些门票收入,将平均分配给村民,听这样说,便安心了。因为票价高,旅游团不来这里,个别旅游团将此作为自费项目。
景区大门是太阳造型,基诺族崇拜太阳神。
基诺山寨有一只导游队伍,都是基诺人,有的是这个村寨的,有的是附近的,他们骑着电动车来上班。
这是我们的导游。他的家就在这里,看得出他很爱家乡的这块土地,给我们导游,连散落在草丛中的一棵含羞草也要指点给我们看。因为是山路,他特别关照年龄大的游客,看的出这种关切是由衷的。我们问他为什么不去考大学,他说读书太累,他喜欢现在的生活。
基诺族生活在大山里,所以一进景区就是这样的山路。时而会看到有些树干上挂着羊头骨,导游说,摸摸羊头会给人带来好运。
基诺族又称攸乐人, 1979年6月6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的56个少数民族中最后的一个单一民族,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直接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主要居住在西双版纳景洪市的基诺乡,大概有40多个村落,总人口只有两万余人。也许是人数最少的民族了。
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族支。无本民族文字。
&&&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尊奉诸葛孔明。
&&&&&阿嫫腰北是基诺族的创世女神。&
走到一处平地,见村民敲着竹筒,导游说是迎接来宾的一种方式。基诺族以黑为美,见到的基诺族的男性都是黑黑的。
只有7个音阶的乐器。看见乐器就心动,试着敲了一首短歌。这位村民又敲了外国儿歌“小星星”,真不错!
他热情、爽朗、快乐,有一副好嗓子,你看他在一边手舞足蹈,还一边哼着歌,他的快乐会感染人。他们的生活是简单的,他们的世界也不大,但快乐却很多。也许这就是基诺人的天性。
高高兴兴合个影,看他还挺专业呢。
基诺族传统的房屋是竹木结构的竹楼,茅草覆顶。一般是一个小家庭住一竹楼,内中包括一个父系家庭的全部成员,五六人十余人不等。但基诺族曾存在过一些父系大家庭的竹楼,称“大房子”,这种竹楼巨大、修长,其内涵同父系家族公社结构的演化密切相关。
原始社会的脚步在这里停留了很久很久,20世纪50年代初期,氏族公社的炊烟仍在这方水土的上空袅袅飘荡。这是残存的刻木记事和基诺人曾经的劳动工具。
基诺族的布料用腰机手工纺织而成,名为“砍刀布
”。织布时,妇女席地而坐,经线的一头拴在自己的腰
上,另一头拴在对面的两根木棒上,纬线绕在竹木梭上
。操作时用双手持梭来回穿行,每穿行一次用砍刀式的
木板将纬线推紧,因此称为“砍刀布
国家领导人关心基诺人,先后有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常春等国家领导人到巴坡村、扎吕村探望过基诺人民。
基诺族以农业为主,解放前至七十年代末,一直沿袭着刀耕火种、毁林开荒的生产方式。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发展生产和文化,使基诺族社会由原始社会的农村公社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基诺山因地制宜,实行多种经营的方针,改变了过去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兴修了水库。建起了水电站,基诺山寨有了电灯。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走山路也累了,坐下来休息,吃着基诺人为我们准备好的烤肉、水果、煮的玉米和红薯,观看村民们表演的大鼓舞。大鼓舞被确定为西双版纳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次和州歌舞团演员合作演出获奖,并在2009年参加的第五届交通银行杯舞蹈大赛中获得了铜奖。
&&在基诺人家里品尝普洱茶,基诺族种茶历史悠久,最著名的是普洱茶。在这里品尝了当地的生普洱茶,了解了关于普洱茶的知识,上面这种生普洱,是最好的,都是嫰茶叶尖子,当然价格也不便宜。
&这是当地人制茶的流程。首先将晒干的普洱茶放在这个小桶里,用蒸汽使干茶变软,然后压成这样的小圆饼状。
把圆饼状的茶叶放在木板上,用石头压住,人踩在上面,几分钟之后茶饼就压好了。
把压好的茶饼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生普洱茶就这样做好了。村民如平时没有时间加工,就送到这里来,也有些茶叶就直接卖给茶厂了。茶厂可以通过发酵,制成熟的普洱茶。
没有看到更多的民居,也没有看到大片的茶园,有点遗憾。
听说这里的普洱茶都是要从树上采摘,导游告诉我们普洱是树,不是人工种植的。云南不是有一大怪:老婆婆爬树比猴快,这里的老婆婆就是爬树采茶叶啊,可惜我们没看到。
自己种的药材。
&& 漂亮的导游。
恋恋不舍地下山了。
走在这样路上挺舒服。
两个多小时的行程转眼就结束了,看了许多,但总觉得不够,意犹未尽!这么短的时间,远远不能很好地了解一个民族。他们从刀耕火种,靠刻竹木记事的原始社会,一下子步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他们用自己的坚毅、勤劳、勇敢,建设着自己的家园。他们的淳朴、善良、热情打动了我们,他们快乐的天性感染了我们。他们居住在大山里,飘着白云的湛蓝天空和漫山遍野的绿色,使他们的眼睛明净清澈,他们的笑声清脆明亮,他们的心灵自由舒畅。虽然摆脱不掉苦难和艰辛,夭折和衰亡,但他们发自内心的快乐让人感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让我感觉很温馨,感受到了他们一颗感恩的心,他们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远方的客人,此时,再也没有初到时“来扶贫”的感觉了,发自内心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真挚热情的接待,感谢他们那颗美好善良的的心!
再见了,基诺山寨!再见了,乡亲们!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作文:介绍一个少数民族500字左右
回族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写一个少数名族的服饰,生活习性,节日,以及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 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
扫描下载二维码(共1个回答)
汉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华夏族称为“汉人”,始于汉朝。汉族是一个历
我 国 五 十 六 个 民 族 名 称 一 览 表
We'guo Vulsxi-lieo Ger Mindso Mingching Ilahnbeao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东部,距县城3.5千米。为平原乡。乡政府驻高陌村。面积65平方千米,辖29个行政村。境内古迹有燕下都古城
闵行莲花路那边上戏附近有个云诗戈,规模很大哦。哈哈 我有他们老板的电话,在他们那租衣服都很便宜的~他们那民族衣服很多的,全挂出来了,都能看到的。推荐你去看看。
中国只有56个民族&
大家还关注
(C) 列表网&京ICP证100421号&京ICP备号-1&琼公网安备08中国总共有多少个民族,请具体细点,分部在我们国家哪些地,他们生活习性!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