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臧西属于印度洋属于哪个国家吗?

鸠摩罗什:来自龟兹的一位大德高僧
&鸠摩罗什,我国古代著名的佛教学者、佛教理论家、佛经翻译家位居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另三位为真谛、不空、玄奘)之首,他翻译的佛经,不但影响了中国1600年的历史,还对东南亚的佛教文化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就是这样一位大德高僧,竟然出生在我们阿克苏,而且在库车等地生活了将近20年。8月初,记者踏上了大师的遗踪寻访之路。
鸠摩罗什:来自龟兹的一位大德高僧(上)
文、本报记者 张万振 龚喜杰
&&& 特约记者
图、本报记者 肖嘉伟
一、 影响广泛的佛学家
不经意间,鸠摩罗什已经走过了1600多年的历史,他的背影在经历过一阵模糊之后,又重新在人们的脑海里清晰起来。
鸠摩罗什翻译出300多部经卷,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
他翻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后来道生弘扬于南方,经僧朗、僧诠、法朗,至隋代吉藏而集三论宗之大成,因此,鸠摩罗什被尊为三论宗之祖。此外,他翻译的《法华经》,是天台宗的绪端;《成实论》,为成实宗的根本要典;《阿弥陀经》、《十住毗婆沙论》,为净土宗的依据;《弥勒成佛经》,促成弥勒信仰的发展;《坐禅三昧经》,促进菩萨禅的盛行;《梵网经》,使我国能广传大乘戒法;《十诵律》,是研究律学的要典籍。……鸠摩罗什在佛教史上,承先启后,功不可没。
作为孕育一代佛学大师的龟兹,许多地方都能找到这位大师的遗踪。
新城一直往东走,还不到一公里,就来到了龟兹古城
古城周长大约7公里,城墙为夯土,基宽约5米,残高6米,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最先是龟兹王都的延城。
而如今,有许多人家,或依墙搭建起民房,或直接把房子镶嵌进城墙,成了让人难以相信的墙中房,使这千年不塌的城墙成为了平民百姓遮风避雨的安居地。
搭建的人们,绝对想不到,在这一小片土地上,竟然出了一位历史上非常有影响的人物鸠摩罗什。
龟兹,在史书和佛教文献中被称为丘兹、归兹、鸠兹、俱支囊、屈茨等10数个名称,是天山南麓古代中国西北沟通中外交通的北道中心。自三世纪初期以后,龟兹成为西域各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佛教也极为兴盛,佛塔、佛庙近千座,僧尼达万人以上,成为葱岭以东地区佛教的中心。据《出三藏记集》载,龟兹的佛寺“修饰至丽”,连王宫也到处“立佛形像,与寺无异”。
这时候,鸠摩罗什的父亲印度人鸠摩炎来到了龟兹,他家世显赫,世代为相。鸠摩炎本应嗣继相位,可是,他坚辞不就,毅然出家。在印度云游多年之后,他翻越海拔四五千米的葱岭,跋涉万里来到西域。
龟兹王对博学多才的鸠摩炎很器重,礼请他为国师,就让他居住在王宫里。
居住在王宫虽然给鸠摩炎弘法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让佛家难以接受的艳遇。
艳乃龟兹王的妹妹,名叫耆婆,花容月貌,清纯娇媚,聪敏才高,过目不忘且善解其中妙义。传说,她身体有红痣,依命相之说,必生贵子。
20岁的她见到鸠摩炎后,就动了春心。
茶饭不思的耆婆,心中的想法被龟兹王得知了。龟兹王喜爱佛教,但更爱自己的妹妹,他极力撮合,大使手腕。
鸠摩炎不得不择日与耆婆举行了婚礼。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东晋康帝建元元年,即公元343年,鸠摩罗什出生了,龟兹王亲自为其起名叫鸠摩罗什,意为“童寿”,后世人一般简称为“罗什”,“什”,尊之为“什公”。
&&&&&&&&&&&
二、& 佛心的参化
这位神童一出生,就开始创造奇迹。
公元350年,鸠摩罗什七岁,他就说服了父亲鸠摩炎,出家成了一个小沙弥,经常往来于东西昭怙厘之间。
唐代名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做了这样的记叙:荒城北三十余里,接山河,隔一河水,有二伽蓝,同名昭怙厘,而东西随称。佛像装饰,殆越人工。僧徒清肃,诚为鼓励......
在这个隐藏着大德高僧的地方,罗什当时“从师受经,日诵千偈,偈有三十二字,凡三万二千言”。而且他还“师授其义,即自通达,无幽不畅”,因而轰动朝野。
记者到达昭古里大寺时,这里只有一个佛塔尚保留着古老的风貌之外,其他的建筑已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人为的破坏和自然的侵蚀,甚至连佛像也不曾留下一座,更别说有罗什生活过的痕迹了。
“但是,鸠摩罗什确实在昭古里大寺生活过,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历史给了明确的说法。”肖天军说。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光顾的重点,许多人不远万里,来到库车,就是想罗什留下的遗踪,重温罗什时代的氛围,净化自己的心灵。
刚满九岁,罗什就离开龟兹,开始了出国留学的道路,他寻着父亲走过的路,和母亲一起翻越葱岭,渡过辛头河(今印度河)到了天竺西北部的罽宾国学习。
过去的佛教徒,多以苦行为乐,路上越吃的苦多,表示对佛祖越真诚。一个九岁的孩子,竟然翻越万里之路,前往异地求经,对于当时的王室子女来说,是了不起的事情。今天,也有孩子效法罗什的做法,到万里之外去求取梦中的真经,不过,他们只需要至多一、两天的时间,因为他们坐的是飞机,而罗什用的是自己的脚。
罗什十二岁时,修悟到了不少学问,就和母亲一起返回龟兹,他一路讲法,震动了各国。其中最为折服的是温宿国。
温宿有一道士,神辩英秀,振名诸国。手击王鼓,而自誓言:“论胜我者,斩首谢之。”吓得一般沙门竟无人敢来应战。温宿国王崇信佛法,急得一愁莫展时。
  罗什用新学的大乘义理,驳斥这位外道的论点,仅仅两条原理,便驳得外道乱了方寸,惨败下来。
此翻得胜,使罗什一下子“声满葱左,誉宣河外”,四方皈从者纷至沓来。
消息传到龟兹,龟兹国王马上赶往温宿,迎请鸠摩罗什母子回国教化。龟兹国原属小乘的教法,鸠摩罗什广开大乘法筵,听闻者莫不欢喜赞叹,大感相逢恨晚。此时,鸠摩罗什正值二十岁,于是在王宫受戒,从卑摩罗叉学《十诵律》。
他回到龟兹以后,应王女阿竭耶末帝比丘尼之请,弘宣方等诸经,阐明诸法皆空、假名无实的深义,听众都受了感动,附近诸国也一同宗仰。
&&&&&&&&&&
三、 名振西域
讲经弘法获得了成功,这对龟兹佛教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此前,龟兹佛教以小乘为主,极少有大乘流行。此后,大乘佛教逐渐在龟兹取得主导地位。过去崇信小乘佛法的沙门、居士纷纷改宗大乘。罗什便成为龟兹国内最著名的大乘法师。
龟兹石窟作为佛学思想的载体,造就了少年时代的罗什,为小乘佛教在龟兹及西域的流行制造了一种氛围,而小乘佛教在龟兹乃至西域的统治地位,以及少年罗什在小乘佛学上的成就,又为龟兹石窟的形成与发展,决定了佛教义理撷取上所遵循的方向和佛教艺术规划时所选择的内容。
张培洪说,佛家在龟兹留下了不少石窟,库木吐拉石窟、克孜尔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也正与罗什少年习禅有关,至罗什改宗大乘,龟兹石窟出现了规模宏大的大像窟,而在罗什的时代,这些石窟大多与寺院是连为一体的。
史载,4世纪鸠摩炎带到龟兹一尊檀瑞像,使龟兹佛教造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以后 檀瑞像又被罗什带到内地,造立像之风盛行于中原。并且“代代相传,朝野尊崇”,如果没有罗什的作用,6世纪以前的中原佛教造像可能会出现另一种情况。
可惜的是,这尊檀瑞像也和龟兹大地上的大多数寺院一样,成为史书上的名词。
年满二十岁的时候,罗什于龟兹王宫受了具足大戒,由此才成为一名正式的比丘。
龟兹王为了表达对高僧的崇敬,特地为罗什建造了一个非常豪华的狮子座,以黄金制成,再铺以大秦(今意大利)出产的名贵锦褥,金光闪烁,富丽堂皇。狮子座是佛说法的座位,所以佛的说法也被称为“狮子吼”,后来高僧们的法座也时称狮子座,而狮子吼则被喻为一切弘法之举。龟兹王为罗什特建狮子座,用以表达最殊胜的礼遇。
如今,这个宝贵的狮子座并没有遗留下来,不知在什么朝代遗失了。不过,罗什说法的故事到有不少,传说他口若悬河,法音清扬,一时间,龟兹王宫成为西域各国大乘佛法的弘播中心,各国僧尼纷至沓来,连王公大臣们也自远来皈,都盛赞罗什的神俊超拔。
  据史料记载,当时“西域诸国咸伏什神俊。每年讲说,诸王皆长跪座侧,令什践而登焉。其见重如此!”这简直是把罗什当成了神,在罗什面前,连国王们也愿意作俯首听命的奴仆。
&&&&&&&&&&&&&&&&&
四、被挟东进
罗什成在西域,名在内地,东进内地宏法,是迟早的事情,可是,他是否也象印度高僧达摩一样,高歌东去呢?
罗什的东进,受尽了磨难,是佛教东传者中最艰难的一个。
公元382年的九月分,苻坚派遣骁骑将军吕光等率领七万大军,讨伐龟兹及乌耆诸国。他嘱吕光在攻下龟兹时,从速送罗什入关。
罗什预料到了这场灾难。
吕光的军队刚出发,鸠摩罗什告诉龟兹王白纯:“龟兹国运衰微了,将有强敌从东方攻来,你应该恭敬迎接,不要派兵反抗。”
但是龟兹王不听劝告,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吕光兵锋直指龟兹城下。龟兹王白纯及附近诸国救兵联合抵抗,但终被吕光战败。
吕光得了罗什,可是吕光不奉佛,莫测罗什智量,又见他未达高年,便以常人对待。命令罗什骑猛牛和乘恶马,想看看他从牛背和马背掉落的滑稽相。史载,罗什对吕光的戏弄,“常怀忍辱,曾无异色”。这样受辱而无异色,真不愧一代高僧!。
最后,吕光又强迫鸠摩罗什与龟兹公主成亲,“什拒而不受”。
吕光讥讽罗什说:“你的操行不会超过先父吧,先父当年被迫娶王女为妻,后来也不是恩爱和睦 ,从而生下大师的吗?你又为何这样坚决拒绝呢?”
  后吕光设计将罗什灌得酩酊大醉时,与龟兹王女一同锁在一个幽闭的密室之中。史载:“什被逼既至,遂亏其节。”
吕光率军返国,在距离库车60多公里的克孜利亚大峡谷扎营休息。鸠摩罗什建议不要停留,吕光却不理睬。当天晚上,果然大雨滂沱,山洪暴发,将士死亡有数千人。据说,一直到现在,克孜利亚大峡谷一遇到阴雨天,谷内就有战马、士兵纷相践踏的幻景和悲惨的呼号之声。
此时,罗什又对吕光说:“这凶险死亡的地方,不宜久留,推算时运和定数,你应赶快率兵返国,中途一定可发现福地,适合居住。”
吕光听从鸠摩罗什的建议,迅速率军离开。当大军到达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县),传闻苻坚已被姚苌杀害,吕光自立为帝,国号凉(史称后凉)
凉州在今甘肃河西地区,是中西交通的要道,州中重镇有敦煌、张掖、姑藏。自东汉以来,印度和西域的传教土时经此地,前往内地。东晋时的前凉王朝(314--376)统治这里时,境内比较安定,经济文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佛教十分盛行。《魏书·释老志》说:“凉州自张轨(255--314)后,世信佛教。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旧式,村坞相属,多有塔寺。”但是,如今后凉王朝的吕氏家族均不信佛教,所以也不鼓励罗什从事传教译经,而仅仅是把他当作能占卜吉凶、预言祸福的方士,被扣留了十七年。
&&&&&&&&&&&&&&
五、广收门徒
公元401年12月20日,北风啸啸,古老的长安却以一场瑞雪来欢迎一位大德高僧的光临。
  年近花甲的罗什坐在朝廷的马车之中,随着欢迎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开进长安城,
这是后秦国王姚兴派遣陇西硕德,西伐凉国吕隆后的杰作。罗什此时已五十八岁了
  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十六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其中后秦是国力兴盛的王朝之一。姚兴统治时期,后秦的版图曾囊括今陕西省的大部分和甘肃、宁夏、山西诸省的一部分。
  姚兴“少崇三宝,锐志讲集,以佛道冲邃,其行唯善,信为出苦之良律,御世之洪则,故托意九经,游心十二”(“九经”、“十二”泛指佛经、佛法)。
姚兴对佛法有这么深的感情,因此上台以后便大力提倡和扶植佛教。对于罗什这样的超级大师,姚兴更是倍加优待。
史载罗什被迎入长安后,姚兴即“待以国师之师,甚见优宠。晤言相对,则淹留终日;研机造尽,则穷年忘倦”。可见,姚兴对罗什的崇敬不光是-帝王对佛法的利用,简直就是情投意合,心灵默契,以致终日相谈不知归,终年习法不知倦。有这样的好道之君,罗什的才华便有了用武之地,一生中最光辉的时代到来了。
  译场地点先在逍遥园,后来又迁至长安大寺,中寺等地,参与的人员达五百人或八百人。规模之宏大,前无古人。
罗什门徒中影响最大、声望最高的是四圣,
而四圣中最著名的是僧肇。僧肇俗姓张,苦读三藏,精通法义,二十岁已"名振关辅"。师从罗什后,常常咨禀,所悟甚多,后人将其中最主要的四篇汇集在一起,名曰《肇论》。
因为僧肇思想深邃,文辞优美,在阐发佛理时大量融合吸收了传统思想特别是当时盛行的老庄学说的思想与方法,因此受到广泛的欢迎和高度的评价,被视为中土僧人中的“解空第一”、“精难第一”、“玄宗之始”。
罗什弟子最多时达三千余人,其中比较优秀者,有所谓“十哲”、“八俊”,“四圣”等。“十哲”是指僧顗、僧肇、僧睿、道融、道生、昙影、慧严、慧观、道恒、道标。“八俊”即上述“十哲”中的前八位。“四圣”一般指僧肇、僧睿、道融、道生四人。
总之,罗什门下,高僧会萃,人才济济。他们各有所长,同宗-师,合作共事,形成一个以罗什为领袖的庞大的弘法组织。这些弟子大部分是“学兼内外”的。“内”指佛学,“外”指佛教以外的各家学说,主要指中国传统的诸子百家,即使鲜为人知的慧仪,在当时的表现也很不寻常。南朝宋僧镜编写《实相六家论》,就是以慧仪的解答为根据的。
同时,罗什的门徒分别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把全国的学风带到了长安的罗什译场,又把罗什传译的佛学思想,传播到全国,因此对中国佛教、中国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可是,罗什那么多的子弟,为何没有一人返回龟兹呢?说起这个,肖天军说,当时流行的是东去弘法,还鲜有西去取经的,一直到了盛唐时期,才出现了玄臧西去的事迹,但这与罗什的弘法是离不开的。
  &&&&&&&&&&&
六、译经长安
罗什本身的学识很渊博,弟子又多,使他的译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后秦弘始四年(402)一月五日,罗什译出《坐禅三昧经》三十一卷(弘始九年重加校订),二月八日译出《可弥陀经》十卷,是专讲阿弥陀佛的净土功德庄严而劝念佛往生的经典,至今为佛门每日功课之必修。
至弘始七年(405)十二月完成。共成一百卷印度龙树菩萨所著的般若经释论,此书相当于一部佛教的百科全书,是罗什最推崇的论书之一
弘始八年(406)夏,罗什译出多部书卷,其中的《维摩诘所说经》当时参译者多达一千二百人为后世中国佛教最主要的几部经典之一。此年夏,罗什还开始翻译《华手经》十三卷,《梵网经》二卷。后者是中国佛教最重要的大乘戒律,出家在家佛徒均可受持,所以流行甚广。
  除上述经典外,罗什还与弟子合力译出多部经卷,所出经论300余卷,惟《十诵》一部未及删订,自信诸译所传非谬,可供后世流通。
罗什对翻译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他的译籍在力求不失原意之外,更注意保存原本的语趣。他既博览印度古典,对梵文极有根柢,又因留华日久,对汉文也有相当的素养。同时他对于文学还具有高度的欣赏力和表达力。
由于具备了这些条件,故能创造出一种读起来使人觉得具有外来语与华语调和之美的文体。
古代朝鲜和日本还流行着弥勒信仰,而这些都与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有重要关系,所以他对东亚佛教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日本学者谈道,鸠摩罗什所译的经典先后传入到朝鲜、日本等国,在日本知识分子里,认为他的译经在古代译师中最为准确,因此特别推崇,撰写赞文加以赞诵。
七、 茶毗后舌不焦烂
姚兴常常异想天开,对鸠摩罗什说:“大师!您聪明超群,悟性卓越,是天下第一。如果您逝世了,法种便断绝,没有人可继承。”
于是他选年轻美女十名,送到罗什的居处。鸠摩罗什哈哈大笑,搬出僧房,在逍遥园外另择宽敞的屋子居住,译经讲经之余,日夕与美女为伴,没过久,真的生了好几个聪明伶俐的小娃娃。
对此,不免有人议论纷纷,个别弟子甚至学他的样,也找女人同居。
鸠摩罗什很生气,一日把弟子都叫到跟前,手持两碗,碗里装满一寸长的缝衣针,让大家看清后,他将一碗铁针端起,象吃饭一样,一口一口,从从容容,全部吞下肚去,又以内力将铁针从皮肤毛孔中逼出,然后说:“你们不是有人要仿效我成家娶妻麽?谁象我一样,将另一碗铁针也吃下去,那就随你怎样,我一概不管!”
众弟子看见这稀有的示现,被唬得哪里还敢出声,都目瞪口呆,感到非常地惭愧。&&&&&
每逢升座讲说经义,罗什时常语重心长地说:“譬如臭泥中生长莲花,只须采撷莲花,不必沾取臭泥啊!”
&&& 公元 409
年,鸠摩罗什心知世寿已尽,但还希望继续译经弘法,当他稍觉得身体四大不调,便为自己持咒三遍,又请外国的弟子共同诵念。
然而回天乏术, 后秦姚兴弘始11年8月20日,即东晋安帝义熙五年(西元
年),罗什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圆寂之前,他向僧众告别说:“我们因佛法相逢,然而我尚未尽到此心,却将要离去,悲伤岂可言喻!我自认为愚昧,忝为佛经传译,共译出经300余卷,只有《十诵律》一部尚未审定,如果能保存本旨,一定没有错误。我希望所有翻译的经典,能够流传于后世,而发扬光大。如今我在大众面前,发诚实誓愿──如果我所传译的经典没有错误,愿我的身体火化之后,舌头不会焦烂。”
古往今来,得道高僧死后火化,其跟常人不同之处,除在骨灰中或多或少能找出一些珠粒状舍利子,偶尔,还有人会留下火焚不坏的器官舍利,如眼舍利、牙舍利、舌舍利、心舍利、发舍利、指骨舍利等等。
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后,在逍遥园火化。当飞灰烟灭之时,只有他的舌头依然如生。
对于罗什逝世的年代及年纪,历史上也有争议,有的说他享年70岁,有的说他享年71岁,还有的说是73岁。
肖天军说,这个争议是存在的,包括罗什的破戒传闻,但都无损罗什的光辉形象,他一代大师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
&&&&&&&&&&&
八、 龟兹的记忆
鸠摩罗什圆寂后,留有一座舍利塔。塔在陕西省户县城东南方向15公里的逍遥园大草堂寺内。
草堂寺,相传始建于晋代。日本的日莲宗视草堂寺为祖庭,1982年为草堂寺奉送高级木质鸠摩罗什雕像,以永久纪念。每年该宗都组团来此参拜,与中国佛教界进行交流。&
前几年,甘肃也建起了纪念罗什的寺院,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可善男信女。
“虽然各地都在抢修罗什的遗址,可是,他们都争不过我们库车。”张培洪对于库车的优势,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阿克苏对鸠摩罗什的纪念活动是11年前开始的。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中国佛教协会佛教文化研究所、新疆佛教协会、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等7家单位联名举办的纪念暨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9月在克孜尔石窟召开。
来自中国、日本、德国、韩国以及中国北京、甘肃、四川、陕西和台湾等地的学者参加了会议。
当时,树立了鸠摩罗什铜像。铜像通高4.17米,其中像高3.1米,座高1.05米,罗什神态安详,表情凝重,面部为印度和古代龟兹人的特征,展现了鸠摩罗什40岁的形像。其坐姿、衣着、脸部表情、束帛座等都以龟兹文物作为依据的。
“由于龟兹古城还在,我们很容易恢复罗什当时的遗迹。”张培洪介绍。
龟兹古城离新城只有一公里的距离,库车王府就在它的旁边,有一段还把它纳入了王府中去。
古城为龟兹王都的延城,周长为7公里,城墙为夯土,基宽约5米,残高6米。古城内有遗址10多处,出土有陶片、玉石耳坠、剪边五铢钱和龟兹小铜钱,现保存在库车县文管所内。
“古城内的哈拉墩遗址就是龟兹的王宫位置,罗什就降生在这附近,近年来,我们正请专家来考证他的确切降生地。”张培洪指着一片区域,告诉记者,大概就在不超过2公里的范围内。
古城内的一些地方,已经建起了民居,好在库车政府本着老城”不大拆大建,力争保持原貌“的原则,要对古城进行保护。
而古龟兹大地上罗什的生活遗迹及遗址,也似一串珍珠,明亮而夺目,一个个闪现在人们面前。从龟兹古城到克孜尔石窟,这一段路上几乎到处都是罗什的足迹。
“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从大师的出生地开始,到他成长的地方,他所产生影响的地方,一直到他的铜象前,我们边参观名震世界的古龟兹文化,边缅怀先师,这样的龟兹之行,一定是辉煌之旅,相信大多数的游客会来体味龟兹的神秘的。”我们在归途之中,耳边还回响着张培洪的声音。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鸠摩罗什:来自龟兹的一位大德高僧
鸠摩罗什:来自龟兹的一位大德高僧
--------------------------------------------------------------------------------
库车外宣网 时间: 13:43:39
鸠摩罗什,我国古代著名的佛教学者、佛教理论家、佛经翻译家位居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另三位为真谛、不空、玄奘)之首,他翻译的佛经,不但影响了中国1600年的历史,还对东南亚的佛教文化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就是这样一位大德高僧,竟然出生在我们阿克苏,而且在库车等地生活了将近20年。8月初,记者踏上了大师的遗踪寻访之路。
鸠摩罗什:来自龟兹的一位大德高僧(上)
文、本报记者 张万振 龚喜杰
&&& 特约记者
图、本报记者 肖嘉伟
一、 影响广泛的佛学家
不经意间,鸠摩罗什已经走过了1600多年的历史,他的背影在经历过一阵模糊之后,又重新在人们的脑海里清晰起来。
鸠摩罗什翻译出300多部经卷,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
他翻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后来道生弘扬于南方,经僧朗、僧诠、法朗,至隋代吉藏而集三论宗之大成,因此,鸠摩罗什被尊为三论宗之祖。此外,他翻译的《法华经》,是天台宗的绪端;《成实论》,为成实宗的根本要典;《阿弥陀经》、《十住毗婆沙论》,为净土宗的依据;《弥勒成佛经》,促成弥勒信仰的发展;《坐禅三昧经》,促进菩萨禅的盛行;《梵网经》,使我国能广传大乘戒法;《十诵律》,是研究律学的要典籍。……鸠摩罗什在佛教史上,承先启后,功不可没。
作为孕育一代佛学大师的龟兹,许多地方都能找到这位大师的遗踪。
新城一直往东走,还不到一公里,就来到了龟兹古城
古城周长大约7公里,城墙为夯土,基宽约5米,残高6米,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最先是龟兹王都的延城。
而如今,有许多人家,或依墙搭建起民房,或直接把房子镶嵌进城墙,成了让人难以相信的墙中房,使这千年不塌的城墙成为了平民百姓遮风避雨的安居地。
搭建的人们,绝对想不到,在这一小片土地上,竟然出了一位历史上非常有影响的人物鸠摩罗什。
龟兹,在史书和佛教文献中被称为丘兹、归兹、鸠兹、俱支囊、屈茨等10数个名称,是天山南麓古代中国西北沟通中外交通的北道中心。自三世纪初期以后,龟兹成为西域各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佛教也极为兴盛,佛塔、佛庙近千座,僧尼达万人以上,成为葱岭以东地区佛教的中心。据《出三藏记集》载,龟兹的佛寺“修饰至丽”,连王宫也到处“立佛形像,与寺无异”。
这时候,鸠摩罗什的父亲印度人鸠摩炎来到了龟兹,他家世显赫,世代为相。鸠摩炎本应嗣继相位,可是,他坚辞不就,毅然出家。在印度云游多年之后,他翻越海拔四五千米的葱岭,跋涉万里来到西域。
龟兹王对博学多才的鸠摩炎很器重,礼请他为国师,就让他居住在王宫里。
居住在王宫虽然给鸠摩炎弘法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让佛家难以接受的艳遇。
艳乃龟兹王的妹妹,名叫耆婆,花容月貌,清纯娇媚,聪敏才高,过目不忘且善解其中妙义。传说,她身体有红痣,依命相之说,必生贵子。
20岁的她见到鸠摩炎后,就动了春心。
茶饭不思的耆婆,心中的想法被龟兹王得知了。龟兹王喜爱佛教,但更爱自己的妹妹,他极力撮合,大使手腕。
鸠摩炎不得不择日与耆婆举行了婚礼。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东晋康帝建元元年,即公元343年,鸠摩罗什出生了,龟兹王亲自为其起名叫鸠摩罗什,意为“童寿”,后世人一般简称为“罗什”,“什”,尊之为“什公”。
&&&&&&&&&&&
二、& 佛心的参化
这位神童一出生,就开始创造奇迹。
公元350年,鸠摩罗什七岁,他就说服了父亲鸠摩炎,出家成了一个小沙弥,经常往来于东西昭怙厘之间。
唐代名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做了这样的记叙:荒城北三十余里,接山河,隔一河水,有二伽蓝,同名昭怙厘,而东西随称。佛像装饰,殆越人工。僧徒清肃,诚为鼓励......
在这个隐藏着大德高僧的地方,罗什当时“从师受经,日诵千偈,偈有三十二字,凡三万二千言”。而且他还“师授其义,即自通达,无幽不畅”,因而轰动朝野。
记者到达昭古里大寺时,这里只有一个佛塔尚保留着古老的风貌之外,其他的建筑已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人为的破坏和自然的侵蚀,甚至连佛像也不曾留下一座,更别说有罗什生活过的痕迹了。
“但是,鸠摩罗什确实在昭古里大寺生活过,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历史给了明确的说法。”肖天军说。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光顾的重点,许多人不远万里,来到库车,就是想罗什留下的遗踪,重温罗什时代的氛围,净化自己的心灵。
刚满九岁,罗什就离开龟兹,开始了出国留学的道路,他寻着父亲走过的路,和母亲一起翻越葱岭,渡过辛头河(今印度河)到了天竺西北部的罽宾国学习。
过去的佛教徒,多以苦行为乐,路上越吃的苦多,表示对佛祖越真诚。一个九岁的孩子,竟然翻越万里之路,前往异地求经,对于当时的王室子女来说,是了不起的事情。今天,也有孩子效法罗什的做法,到万里之外去求取梦中的真经,不过,他们只需要至多一、两天的时间,因为他们坐的是飞机,而罗什用的是自己的脚。
罗什十二岁时,修悟到了不少学问,就和母亲一起返回龟兹,他一路讲法,震动了各国。其中最为折服的是温宿国。
温宿有一道士,神辩英秀,振名诸国。手击王鼓,而自誓言:“论胜我者,斩首谢之。”吓得一般沙门竟无人敢来应战。温宿国王崇信佛法,急得一愁莫展时。
  罗什用新学的大乘义理,驳斥这位外道的论点,仅仅两条原理,便驳得外道乱了方寸,惨败下来。
此翻得胜,使罗什一下子“声满葱左,誉宣河外”,四方皈从者纷至沓来。
消息传到龟兹,龟兹国王马上赶往温宿,迎请鸠摩罗什母子回国教化。龟兹国原属小乘的教法,鸠摩罗什广开大乘法筵,听闻者莫不欢喜赞叹,大感相逢恨晚。此时,鸠摩罗什正值二十岁,于是在王宫受戒,从卑摩罗叉学《十诵律》。
他回到龟兹以后,应王女阿竭耶末帝比丘尼之请,弘宣方等诸经,阐明诸法皆空、假名无实的深义,听众都受了感动,附近诸国也一同宗仰。
&&&&&&&&&&
三、 名振西域
讲经弘法获得了成功,这对龟兹佛教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此前,龟兹佛教以小乘为主,极少有大乘流行。此后,大乘佛教逐渐在龟兹取得主导地位。过去崇信小乘佛法的沙门、居士纷纷改宗大乘。罗什便成为龟兹国内最著名的大乘法师。
龟兹石窟作为佛学思想的载体,造就了少年时代的罗什,为小乘佛教在龟兹及西域的流行制造了一种氛围,而小乘佛教在龟兹乃至西域的统治地位,以及少年罗什在小乘佛学上的成就,又为龟兹石窟的形成与发展,决定了佛教义理撷取上所遵循的方向和佛教艺术规划时所选择的内容。
张培洪说,佛家在龟兹留下了不少石窟,库木吐拉石窟、克孜尔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也正与罗什少年习禅有关,至罗什改宗大乘,龟兹石窟出现了规模宏大的大像窟,而在罗什的时代,这些石窟大多与寺院是连为一体的。
史载,4世纪鸠摩炎带到龟兹一尊檀瑞像,使龟兹佛教造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以后 檀瑞像又被罗什带到内地,造立像之风盛行于中原。并且“代代相传,朝野尊崇”,如果没有罗什的作用,6世纪以前的中原佛教造像可能会出现另一种情况。
可惜的是,这尊檀瑞像也和龟兹大地上的大多数寺院一样,成为史书上的名词。
年满二十岁的时候,罗什于龟兹王宫受了具足大戒,由此才成为一名正式的比丘。
龟兹王为了表达对高僧的崇敬,特地为罗什建造了一个非常豪华的狮子座,以黄金制成,再铺以大秦(今意大利)出产的名贵锦褥,金光闪烁,富丽堂皇。狮子座是佛说法的座位,所以佛的说法也被称为“狮子吼”,后来高僧们的法座也时称狮子座,而狮子吼则被喻为一切弘法之举。龟兹王为罗什特建狮子座,用以表达最殊胜的礼遇。
如今,这个宝贵的狮子座并没有遗留下来,不知在什么朝代遗失了。不过,罗什说法的故事到有不少,传说他口若悬河,法音清扬,一时间,龟兹王宫成为西域各国大乘佛法的弘播中心,各国僧尼纷至沓来,连王公大臣们也自远来皈,都盛赞罗什的神俊超拔。
  据史料记载,当时“西域诸国咸伏什神俊。每年讲说,诸王皆长跪座侧,令什践而登焉。其见重如此!”这简直是把罗什当成了神,在罗什面前,连国王们也愿意作俯首听命的奴仆。
&&&&&&&&&&&&&&&&&
四、被挟东进
罗什成在西域,名在内地,东进内地宏法,是迟早的事情,可是,他是否也象印度高僧达摩一样,高歌东去呢?
罗什的东进,受尽了磨难,是佛教东传者中最艰难的一个。
公元382年的九月分,苻坚派遣骁骑将军吕光等率领七万大军,讨伐龟兹及乌耆诸国。他嘱吕光在攻下龟兹时,从速送罗什入关。
罗什预料到了这场灾难。
吕光的军队刚出发,鸠摩罗什告诉龟兹王白纯:“龟兹国运衰微了,将有强敌从东方攻来,你应该恭敬迎接,不要派兵反抗。”
但是龟兹王不听劝告,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吕光兵锋直指龟兹城下。龟兹王白纯及附近诸国救兵联合抵抗,但终被吕光战败。
吕光得了罗什,可是吕光不奉佛,莫测罗什智量,又见他未达高年,便以常人对待。命令罗什骑猛牛和乘恶马,想看看他从牛背和马背掉落的滑稽相。史载,罗什对吕光的戏弄,“常怀忍辱,曾无异色”。这样受辱而无异色,真不愧一代高僧!。
最后,吕光又强迫鸠摩罗什与龟兹公主成亲,“什拒而不受”。
吕光讥讽罗什说:“你的操行不会超过先父吧,先父当年被迫娶王女为妻,后来也不是恩爱和睦 ,从而生下大师的吗?你又为何这样坚决拒绝呢?”
  后吕光设计将罗什灌得酩酊大醉时,与龟兹王女一同锁在一个幽闭的密室之中。史载:“什被逼既至,遂亏其节。”
吕光率军返国,在距离库车60多公里的克孜利亚大峡谷扎营休息。鸠摩罗什建议不要停留,吕光却不理睬。当天晚上,果然大雨滂沱,山洪暴发,将士死亡有数千人。据说,一直到现在,克孜利亚大峡谷一遇到阴雨天,谷内就有战马、士兵纷相践踏的幻景和悲惨的呼号之声。
此时,罗什又对吕光说:“这凶险死亡的地方,不宜久留,推算时运和定数,你应赶快率兵返国,中途一定可发现福地,适合居住。”
吕光听从鸠摩罗什的建议,迅速率军离开。当大军到达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县),传闻苻坚已被姚苌杀害,吕光自立为帝,国号凉(史称后凉)
凉州在今甘肃河西地区,是中西交通的要道,州中重镇有敦煌、张掖、姑藏。自东汉以来,印度和西域的传教土时经此地,前往内地。东晋时的前凉王朝(314--376)统治这里时,境内比较安定,经济文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佛教十分盛行。《魏书·释老志》说:“凉州自张轨(255--314)后,世信佛教。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旧式,村坞相属,多有塔寺。”但是,如今后凉王朝的吕氏家族均不信佛教,所以也不鼓励罗什从事传教译经,而仅仅是把他当作能占卜吉凶、预言祸福的方士,被扣留了十七年。
&&&&&&&&&&&&&&
五、广收门徒
公元401年12月20日,北风啸啸,古老的长安却以一场瑞雪来欢迎一位大德高僧的光临。
  年近花甲的罗什坐在朝廷的马车之中,随着欢迎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开进长安城,
这是后秦国王姚兴派遣陇西硕德,西伐凉国吕隆后的杰作。罗什此时已五十八岁了
  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十六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其中后秦是国力兴盛的王朝之一。姚兴统治时期,后秦的版图曾囊括今陕西省的大部分和甘肃、宁夏、山西诸省的一部分。
  姚兴“少崇三宝,锐志讲集,以佛道冲邃,其行唯善,信为出苦之良律,御世之洪则,故托意九经,游心十二”(“九经”、“十二”泛指佛经、佛法)。
姚兴对佛法有这么深的感情,因此上台以后便大力提倡和扶植佛教。对于罗什这样的超级大师,姚兴更是倍加优待。
史载罗什被迎入长安后,姚兴即“待以国师之师,甚见优宠。晤言相对,则淹留终日;研机造尽,则穷年忘倦”。可见,姚兴对罗什的崇敬不光是-帝王对佛法的利用,简直就是情投意合,心灵默契,以致终日相谈不知归,终年习法不知倦。有这样的好道之君,罗什的才华便有了用武之地,一生中最光辉的时代到来了。
  译场地点先在逍遥园,后来又迁至长安大寺,中寺等地,参与的人员达五百人或八百人。规模之宏大,前无古人。
罗什门徒中影响最大、声望最高的是四圣,
而四圣中最著名的是僧肇。僧肇俗姓张,苦读三藏,精通法义,二十岁已"名振关辅"。师从罗什后,常常咨禀,所悟甚多,后人将其中最主要的四篇汇集在一起,名曰《肇论》。
因为僧肇思想深邃,文辞优美,在阐发佛理时大量融合吸收了传统思想特别是当时盛行的老庄学说的思想与方法,因此受到广泛的欢迎和高度的评价,被视为中土僧人中的“解空第一”、“精难第一”、“玄宗之始”。
罗什弟子最多时达三千余人,其中比较优秀者,有所谓“十哲”、“八俊”,“四圣”等。“十哲”是指僧顗、僧肇、僧睿、道融、道生、昙影、慧严、慧观、道恒、道标。“八俊”即上述“十哲”中的前八位。“四圣”一般指僧肇、僧睿、道融、道生四人。
总之,罗什门下,高僧会萃,人才济济。他们各有所长,同宗-师,合作共事,形成一个以罗什为领袖的庞大的弘法组织。这些弟子大部分是“学兼内外”的。“内”指佛学,“外”指佛教以外的各家学说,主要指中国传统的诸子百家,即使鲜为人知的慧仪,在当时的表现也很不寻常。南朝宋僧镜编写《实相六家论》,就是以慧仪的解答为根据的。
同时,罗什的门徒分别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把全国的学风带到了长安的罗什译场,又把罗什传译的佛学思想,传播到全国,因此对中国佛教、中国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可是,罗什那么多的子弟,为何没有一人返回龟兹呢?说起这个,肖天军说,当时流行的是东去弘法,还鲜有西去取经的,一直到了盛唐时期,才出现了玄臧西去的事迹,但这与罗什的弘法是离不开的。
  &&&&&&&&&&&
六、译经长安
罗什本身的学识很渊博,弟子又多,使他的译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后秦弘始四年(402)一月五日,罗什译出《坐禅三昧经》三十一卷(弘始九年重加校订),二月八日译出《可弥陀经》十卷,是专讲阿弥陀佛的净土功德庄严而劝念佛往生的经典,至今为佛门每日功课之必修。
至弘始七年(405)十二月完成。共成一百卷印度龙树菩萨所著的般若经释论,此书相当于一部佛教的百科全书,是罗什最推崇的论书之一
弘始八年(406)夏,罗什译出多部书卷,其中的《维摩诘所说经》当时参译者多达一千二百人为后世中国佛教最主要的几部经典之一。此年夏,罗什还开始翻译《华手经》十三卷,《梵网经》二卷。后者是中国佛教最重要的大乘戒律,出家在家佛徒均可受持,所以流行甚广。
  除上述经典外,罗什还与弟子合力译出多部经卷,所出经论300余卷,惟《十诵》一部未及删订,自信诸译所传非谬,可供后世流通。
罗什对翻译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他的译籍在力求不失原意之外,更注意保存原本的语趣。他既博览印度古典,对梵文极有根柢,又因留华日久,对汉文也有相当的素养。同时他对于文学还具有高度的欣赏力和表达力。
由于具备了这些条件,故能创造出一种读起来使人觉得具有外来语与华语调和之美的文体。
古代朝鲜和日本还流行着弥勒信仰,而这些都与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有重要关系,所以他对东亚佛教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日本学者谈道,鸠摩罗什所译的经典先后传入到朝鲜、日本等国,在日本知识分子里,认为他的译经在古代译师中最为准确,因此特别推崇,撰写赞文加以赞诵。
七、 茶毗后舌不焦烂
姚兴常常异想天开,对鸠摩罗什说:“大师!您聪明超群,悟性卓越,是天下第一。如果您逝世了,法种便断绝,没有人可继承。”
于是他选年轻美女十名,送到罗什的居处。鸠摩罗什哈哈大笑,搬出僧房,在逍遥园外另择宽敞的屋子居住,译经讲经之余,日夕与美女为伴,没过久,真的生了好几个聪明伶俐的小娃娃。
对此,不免有人议论纷纷,个别弟子甚至学他的样,也找女人同居。
鸠摩罗什很生气,一日把弟子都叫到跟前,手持两碗,碗里装满一寸长的缝衣针,让大家看清后,他将一碗铁针端起,象吃饭一样,一口一口,从从容容,全部吞下肚去,又以内力将铁针从皮肤毛孔中逼出,然后说:“你们不是有人要仿效我成家娶妻麽?谁象我一样,将另一碗铁针也吃下去,那就随你怎样,我一概不管!”
众弟子看见这稀有的示现,被唬得哪里还敢出声,都目瞪口呆,感到非常地惭愧。&&&&&
每逢升座讲说经义,罗什时常语重心长地说:“譬如臭泥中生长莲花,只须采撷莲花,不必沾取臭泥啊!”
&&& 公元 409
年,鸠摩罗什心知世寿已尽,但还希望继续译经弘法,当他稍觉得身体四大不调,便为自己持咒三遍,又请外国的弟子共同诵念。
然而回天乏术, 后秦姚兴弘始11年8月20日,即东晋安帝义熙五年(西元
年),罗什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圆寂之前,他向僧众告别说:“我们因佛法相逢,然而我尚未尽到此心,却将要离去,悲伤岂可言喻!我自认为愚昧,忝为佛经传译,共译出经300余卷,只有《十诵律》一部尚未审定,如果能保存本旨,一定没有错误。我希望所有翻译的经典,能够流传于后世,而发扬光大。如今我在大众面前,发诚实誓愿──如果我所传译的经典没有错误,愿我的身体火化之后,舌头不会焦烂。”
古往今来,得道高僧死后火化,其跟常人不同之处,除在骨灰中或多或少能找出一些珠粒状舍利子,偶尔,还有人会留下火焚不坏的器官舍利,如眼舍利、牙舍利、舌舍利、心舍利、发舍利、指骨舍利等等。
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后,在逍遥园火化。当飞灰烟灭之时,只有他的舌头依然如生。
对于罗什逝世的年代及年纪,历史上也有争议,有的说他享年70岁,有的说他享年71岁,还有的说是73岁。
肖天军说,这个争议是存在的,包括罗什的破戒传闻,但都无损罗什的光辉形象,他一代大师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
&&&&&&&&&&&
八、 龟兹的记忆
鸠摩罗什圆寂后,留有一座舍利塔。塔在陕西省户县城东南方向15公里的逍遥园大草堂寺内。
草堂寺,相传始建于晋代。日本的日莲宗视草堂寺为祖庭,1982年为草堂寺奉送高级木质鸠摩罗什雕像,以永久纪念。每年该宗都组团来此参拜,与中国佛教界进行交流。&
前几年,甘肃也建起了纪念罗什的寺院,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可善男信女。
“虽然各地都在抢修罗什的遗址,可是,他们都争不过我们库车。”张培洪对于库车的优势,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阿克苏对鸠摩罗什的纪念活动是11年前开始的。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中国佛教协会佛教文化研究所、新疆佛教协会、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等7家单位联名举办的纪念暨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9月在克孜尔石窟召开。
来自中国、日本、德国、韩国以及中国北京、甘肃、四川、陕西和台湾等地的学者参加了会议。
当时,树立了鸠摩罗什铜像。铜像通高4.17米,其中像高3.1米,座高1.05米,罗什神态安详,表情凝重,面部为印度和古代龟兹人的特征,展现了鸠摩罗什40岁的形像。其坐姿、衣着、脸部表情、束帛座等都以龟兹文物作为依据的。
“由于龟兹古城还在,我们很容易恢复罗什当时的遗迹。”张培洪介绍。
龟兹古城离新城只有一公里的距离,库车王府就在它的旁边,有一段还把它纳入了王府中去。
古城为龟兹王都的延城,周长为7公里,城墙为夯土,基宽约5米,残高6米。古城内有遗址10多处,出土有陶片、玉石耳坠、剪边五铢钱和龟兹小铜钱,现保存在库车县文管所内。
“古城内的哈拉墩遗址就是龟兹的王宫位置,罗什就降生在这附近,近年来,我们正请专家来考证他的确切降生地。”张培洪指着一片区域,告诉记者,大概就在不超过2公里的范围内。
古城内的一些地方,已经建起了民居,好在库车政府本着老城”不大拆大建,力争保持原貌“的原则,要对古城进行保护。
而古龟兹大地上罗什的生活遗迹及遗址,也似一串珍珠,明亮而夺目,一个个闪现在人们面前。从龟兹古城到克孜尔石窟,这一段路上几乎到处都是罗什的足迹。
“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从大师的出生地开始,到他成长的地方,他所产生影响的地方,一直到他的铜象前,我们边参观名震世界的古龟兹文化,边缅怀先师,这样的龟兹之行,一定是辉煌之旅,相信大多数的游客会来体味龟兹的神秘的。”我们在归途之中,耳边还回响着张培洪的声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属于东南亚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