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连八路军军林氏三英

【中国人民解放军林姓开国将帅生平简介】
共 5590 浏览 3 回帖&&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中国人民解放军林姓开国将帅生平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林姓开国将帅生平简介】
林彪(-),原名林祚大、林育容,字阳春,号毓蓉,曾用名林育蓉、林育荣,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林家大湾人。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当代著名军事家。
大革命时期,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编入步科第2团第3连。1926年10月在黄埔军校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见习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地区失败后,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界。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同年4月随部队上井冈山,先后任红军第4军28团营长、团长,参加了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1月随军挺进赣南、闽西,3月任红四4军第1纵队司令员。1930年6月任红4军军长。1932年3月任红1军团总指挥(后称军团长),率部参加了长沙、赣州、漳州、南雄水口、乐安宜黄等重要战役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多次指挥所部担任主攻任务。1934年10月率红一军团开始长征,参加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和强渡乌江等作战。1935年1月参加了遵义会议,会后指挥所部参加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夺占泸定桥等作战。同年9月任陕甘支队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到达陕北后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东征战役。1936年6月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政治委员毛泽东)校长,后兼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任八路军第115师师长,率部挺进华北前线,同聂荣臻指挥了平型关战斗。1938年冬赴苏联就医。1942年2月回国。1945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得票数名列第6位。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0月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1946年任中共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集东北党政军所有正职于一身。1948年任中共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兼政委,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东北野战军司令员,与罗荣桓等指挥了四平、新开岭、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和辽沈战役等重要战役,解放全东北。同年底率部入关,与罗荣桓、聂荣臻一起指挥平津战役。1949年3月起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前委书记。5月任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书记,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司令员。先后指挥了湘赣、衡宝、广东、广西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南行政委员会主席,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中共第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席,中共第九届中央副主席。
1955年9月被授予元帅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文化大革”中与陈伯达(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黄永胜(上将,总参谋长兼军政大学校长)、吴法宪(中将,副总参谋长兼空军司令员)、叶群(林彪夫人,林办主任)、李作鹏(中将,副总参谋长兼海军政委)、邱会作(中将,副总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等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日,下达反革命武装政变手令,妄图谋害毛泽东。阴谋败露后,于9月13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毁身亡,终年65岁。
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依法剥夺林彪获得的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宣判时,因林彪已经死亡,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决定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林维先中将
林维先(),又名林新。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东游击总司令部特务营班长,红25军第74师特务连政治指导员,第222团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皖西红82师师长,红28军参谋,第224团营长、副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参谋长、副司令员,新四军教导总队第九队队长,第一大队队长兼军部特务营营长,新四军第三支队参谋长兼挺进团团长,第七师副参谋长兼皖江军区副参谋长,沿江支队支队长兼中共沿江地委书记,新四军第7师19旅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7师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副司令员,华东军区后备兵团司令员,淞沪警备区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员,浙江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委检查委员会委员。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日因病在武汉逝世,终年73岁。
林伟(),福建省武平县陈坑区人。1931年参加赤卫队,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福建武平游击队独立支队书记,红12军第35师105团宣传队队长,红1军团3师司令部参谋处书记、译电员,红9军团司令部参谋处测绘员,红32军政治部秘书科股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央军委卫生学校秘书科秘书,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处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前敌总部作成参谋。1939年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兼任军政大学军事教员训练队政治指导员。毕业后,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作战股长、通信科副科长。1943年进入中共华北中央局党校学习“参加了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通信局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通信学校政治委员、通信局局长兼政治委员,奉命在邯郸地区组建广播电台,出色地完成了接替陕北广播电台的任务。1948年任华北军区司令部通信处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通信处处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上党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第九团团长兼政治委员。1952年进入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系二期学习。毕业后任海军通信学校校长,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兵部副主任。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9年逝世,终年65岁。著有《战略骑兵的足迹》等。
林真(1918-——),原名李志中,北京市人。1936年入燕京大学理学院学习。同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教导队政治教员,充19团政治处干部教育股股长,第43团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军区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冀热察军区军工部政委,警卫团政治委员,冀察热辽军区炮兵旅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炮兵1师政治部主任,炮兵5师副政治委员。参加了辽沈、平津、太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海军舰船修造部部长,海军副参谋长,海军装备部部长,北海舰队副司令员,海军副参谋长。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林浩(1916-——),原名尹圭璋,别名尹浩林、骆忍,山东省牟平县人。1934年经赵健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5年参加组织了济南高中、乡村师范、育英中学、第一中学和第一师范学校的罢课活动,声援北平“一二&九”运动。1936年9月,林浩只身来到费县师范讲习所,以教员身份作掩护,开展党的工作,秘密发展了十多名党员,成立了费县工委,恢复了党在鲁南一带的组织联系,1937年参加领导了济南的抗日救亡运动。任中共济南市委书记,中共山东省工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部长。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参加领导山东租徕山起义。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4支队政治委员兼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部长,中共鲁中区委书记兼胶东军区政治委员,中共胶东区委书记兼胶东军区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部教育部部长兼训练部副部长、政治部宣传教育部第一部长、政治部副主任,高等军事学院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1978年任政治学院院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林彬(1916-——),原名熊宗存,安徽省金寨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11师排长,红30军第265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总卫生部特派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8兵站3分站政治专员,绥德兵站办事处政治委员,军委经济建设部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5师41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挺进支队司令员,独立团团长兼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独立第7旅21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第6纵队18旅副旅长、旅长,第18兵团62军184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二坦克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参谋长,装甲兵副司令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林毅(),陕西省华县人。1936年8月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历任八路军115师晋西独立支队参谋,教导第2旅教育股副股长,鲁南军区作战股股长,第3团副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鲁南军区警备第8旅15团团长,第一军分区参谋长,华东野战军鲁中南纵队第47师参谋长,第三野战军35军103师参谋长,华东军政大学第5总队总队长、训练部处长等职。参加了曲阜、宁阳、兖州攻坚战、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等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教导总队总队长,空军第20轰炸师师长,空军第一师师长,北京军区空军参谋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第20训练基地副司令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三分院副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三研究院院长,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院长,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兼第七研究院院长、第七研究院顾问。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林遵(),原名林隼,字遵之,福建省福州市人。1949年率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二舰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4年入烟台海军学校学习。1929年孝入英国皇家海军学院。1934年毕业回国。任国民党海军枪炮员、航海官、副舰长。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赴德国学习海军潜水艇技术。1939年回国,任国民党海军永绥军舰代副舰长,第5游击布雷大队大队长,国防部研究院海军研究员,参谋总长办公室海军参谋。1945年后任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馆海军副武官,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日在我地下党策动下,率海防第二舰起义,同年10月,作为起义将领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第一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教授会主任,海军学院副院长,东海舰队副司令员。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1979年4月患复视症入院治疗,7月16日在上海病逝,终年74岁。临终遗言“我一生爱海军、爱海洋,又是东海舰队副司令,埋骨东海,正是死得其所。”遵其遗嘱,将骨灰撒在东海。
林乃清少将
林乃清(),安徽省金寨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0军通信队排长,第89师265团总支书记,军政治部组织部科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师1团连指导员、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4支队8团留守处特务大队政委、4师2团营长、4师11旅31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11纵32旅96团团长、第三野战军29军87师副师长。参加了淮海、渡江、上海、漳厦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87师师长兼福建军区第7分区司令员。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任解放军第二政治干部学校副校长,工程兵工程部副部长,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80岁。
林茂源少将
林茂源(),江西省泰和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3军38师1团青年干事,军委外交部技术书记,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云阳办事处机要科科长,太原办事处机要科科长。1939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抗大二分校大队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冀晋军区第3军分区6团政治委员,冀东军区第15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冀东纵队12旅政委、东北野战军骑兵5师政委。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辽东军区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军事法院院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日逝世,终年53岁。
林忠照少将
林忠照(),福建省龙岩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2军36师政治部宣传队宣传员,108团机枪连副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1师3团机枪连政治指导员。1933年进入瑞金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任江西军区独立第4团总支书记,红八军团21师62团代理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巡视员。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陕北红27军81师团政治处主任、师敌工科科长,红30军政治部副主任。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警备3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警备3团政治处主任,军政学院三队政治指导员。1943年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后任留守兵团教导第二旅供给部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军区热中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五军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辽沈、平律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粤东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江西省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福州军区炮兵政治委员,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顾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日因病逝世,终年81岁。
林胜国少将
林胜国(),湖南省平江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鄂赣军区保卫局侦察科干事,警卫营特派员,保卫局侦察科科长,红6军团第16师特派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1支队1团连政治指导员,丹阳独立支队副支队长,新四军第1师2旅5团政治处主任,第6师16旅独立第2团政治委员,浙东纵队第2旅政治部副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第2旅8团政治委员,鲁南军区第21团团长,华东野战军后方卫生部政治中主任,第三野战军后勤部军械部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军械部政治委员,华东军区炮兵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南京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1959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第753厂政治委员,武昌高级军械学校副政治委员,炮兵工程学院副政治委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6岁。
林接标少将
林接标(),原名林接义,福建省长汀县龙归寨村人。1928年参加农民暴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区苏维埃政府儿童局书记,少共区委组织部部长。1933年进入国家政治保卫局特派员训练班学习。后任瑞金红军学校团特派员,红军大学特派员,红军干部团特派员,红军总卫生部特派员、保卫科科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晋东北游击司令部政治部保卫科科长,晋察冀军区第2支队第6大队政治委员,第2军分区第4团政治部主任、第19团政治委员。1940年进入延安军政学院学习。1942年参加延安中央党校整风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干部科科长、组织部副部长,华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军区补训兵团政治部主任、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保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政治部干部部部长,华北军区防空部队政治委员,解放军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兼直属政治部主任。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日因病逝世,终年75岁。
' + newItem.onLineCount+ '' + newItem.name + '';
NTES.ajax.importJs(url, function() {
var len = hotLive.
if (hotLive != '' && len != 0){
for (var i = 0; i < len-1; i++) {
var boboItem = hotLive[i],
isLive = boboItem.live,
liveHref = isLive ? boboItem.liveUrl + boboStatTag : "/" + boboStatTag,
boboLiveStat = isLive ? '' : '',
boboHtml = '';
html += boboH
if(i === 0){
html += newH
NTES(".bobo-list").attr("innerHTML", function() {
return this.innerHTML +
}, "utf-8");
}, "utf-8");
积分: 2191
发帖: 1079 篇
在线时长: 225 小时
重点是林,还是彪?
发帖: 12 篇
在线时长: 1 小时
林彪是历史形成的悲剧人物——不容回避!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改革中流击水
发展长河接陆
记录时代风云
构筑平凡人生
积分: 1381
发帖: 326 篇
在线时长: 63 小时
林彪pk韩信
每30秒自动保存一次内容
我眼中的似水流年作品征集
24小时热帖榜林氏林育英:毛泽东亲自为其抬棺材!
林育英湖北省10图36 ~ 27&℃多云明&35 ~ 28℃后&35 ~ 26℃林育英(-),汉族,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林家大?村人,字祚培,化名张浩、李福生、仲丹、陈子贞等。1922年2月,林育英在武昌由恽代英、林育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优秀工人党员和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之一,中共黄石地区党组织主要创始人,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与其堂弟林育南和林彪(林育蓉)并称为“林氏三兄弟”。[1]全部早年活动清光绪二十三年(日),林育英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林家大?村。清宣统元年(1909年),13岁的林育英入塾读书,不久,因家庭贫困辍学,随父操持祖传手工染织业。林育英民国八年(1919年),林育英参加族弟林育南在家乡创办的通俗讲演社学习,从而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在家乡开展爱国活动。当林育南从黄冈考入武昌“中华大学”附中部之后,结识了教务主任恽代英,随即加入了由恽创办的“互助社”。1921年7月,恽代英、李求实和林育南、林育英在他们创办的“浚新小学”内发起成立了带有共产主义性质的“共存社”??这也就是中共正式成立之前湖北“共产主义小组”的渊源了。[1]1922年2月,林育英在武昌由恽代英、林育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把全部精力用于发动工人运动,林育英也成为中共早期的“工运”骨干。当“二七”大罢工发动之后,他奉命去长沙开展工作,热烈地鼓动人力车夫开展要求降低租金的工人运动。1924年5月,林育英前往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翌年7月,林育英化名“林春山”回国,不久即参与领导了上海的工人运动。12月6日,上海总工会举行万人集会,头部被刺刀戳中,被枪托打到,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大革命失败后,在长沙帮助恢复湖南省委和组建工会,后来因受追捕扮僧人跋涉到上海。  1930年4月,中央派林育英去东北筹组满州省委。5月,满州省中共临时省委成立,任省委书记。不久,由于叛徒告密,林育英被日军逮捕。1932年1月,林育英经营救出狱,但身体已遭受严重伤害。重返延安1933年1月,林育英奉命赴莫斯科,任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和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1935年7月,共产国际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为了向正在长征途中的中共中央传达共产国际七大会议精神,共产国际决定派林育英回国,林育英化名张浩,由外蒙入境,扮成商人,带着密电码,牵着骆驼,跋山涉水,月余后穿过茫茫无际的沙漠,终于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瓦窑堡,找到了与共产国际长期失去电讯联系的中共中央。说服张国焘林育英的到来是中共党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共中央由此与共产国际恢复联系,林育英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随后在1935年12月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林育英向大会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和《八一宣言》的内容,为之后的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奠定了思想基础。林育英故居1935年12月底,中央决定,由张浩作说服张国焘率红四方面军北上的工作。张国焘在四川理番县卓木碉另立的“中央”,没有经过党代表大会的民主选举,更没有向共产国际报告,未得到共产国际的批准。当时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一切重大问题、组织变动都要经过共产国际的批准。毛泽东知道,张国焘比较听共产国际的话,由林育英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做张国焘的工作是最合适的。张浩接受了任务,并致电张国焘,说明共产国际“派我来解决一、四方面军的问题”,“我已带有密码与国际通电,兄如有电交国际,弟可代转”。[2]日,张国焘被迫宣布取消第二“中央”。8月3日、9月3日,林育英、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又联名给朱德、张国焘发电,欢迎他们前来会师,并派林育英亲自到前方去接。9月27日,张国焘、朱德、徐向前、陈昌浩联名致电林育英、张闻天、毛泽东,表示尊重共产国际和中央的指示、意见,决不再改变。10月19日,林育英从保安启程,代表中共中央到宁夏同心城迎接红军二、四方面军。经过几天的急行军,红二、四方面军于11月3日抵达同心城,林育英在关桥堡会见了张国焘、朱德,并在红四方面军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报告,向广大干部介绍了党中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伟大意义。又过了几天,张国焘回到保安。任援西军政委1936年10月下旬,原红四方面军的前锋部队两万余人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1月上旬,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过河部队称西路军。西路军渡过黄河后,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孤军奋战4个月,歼敌两万余人。但由于这次西渡黄河作战是战略上的失误,战术上起不到大的作用,加上部队准备不足,环境生疏,没有后方,补给困难,西路军陷入困境。西路军进入祁连山地区后,曾连续给中央发电,请求中央派部队救援。[2]左起:林彪、林育英、毛泽东日,中央军委发出了关于组建援西军问题的指示。军委决定抽调第四军、第二十八军、第三十一军、第三十二军及一个骑兵团组成援西军,由刘伯承任司令员,林育英任政委。[3]走上抗日战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下辖三个师,即115师、120师、129师。林彪为115师师长,林育英为129师政委。1938年春,林育英由于伤病被调回中央,接替他的是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在延安期间,林育英一面治病,一面负责有关工人运动的工作。3月中旬,林育英任安吴堡青训班职工大队大队长,曹瑛任教导员。日至11月6日,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林育英是中央候补委员,参加了这次会议。林彪也列席了大会。由于林育英对革命事业的突出贡献,大会选举他为中央委员。[4]因病辞世日,林育英与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人应邀到延安青年文化沟出席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会议开始后,突发脑溢血,因抢救及时,林育英无生命危险,但却无法站立起来,更无法再为党工作。毛主席等中共领袖们为林育英抬棺送行1941年8月,日军战机飞到延安上空,轰炸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共领导人住处,林育英病情急剧恶化。经过中央医院全力抢救,病稍有好转。日,接到林育英口信的林彪回到延安,看望林育英。1942年2月下旬,林育英的病情日益恶化。3月5日,林育英用微弱的声音将警卫员、秘书及妻子等人叫到身边说:“我不行了,革命20年如一日,未能看到革命胜利,深以为憾。我死后,请组织上将我葬在杨家岭对面的桃花岭上,使我能天天望着党中央、毛主席!”3月6日凌晨1时45分,林育英在延安中央医院逝世。下午,中央成立了林育英治丧委员会,由李富春、林彪、邓发等人组成。遗体移入中央大礼堂。3月7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刊登了《中共中央委员张浩同志积劳成疾病逝》的消息。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朱德、任弼时、陈云、叶剑英等轮流为林育英守灵。3月8日上午4时至9时,延安各界人士万余人参加了林育英的遗体告别仪式。3月9日上午9时,公祭仪式在延安中央党校门前的广场上举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主祭,李克农念祭文。仪式结束,万余人参加出殡。毛泽东、朱德、任弼时、杨尚昆、徐特立等中央领导人亲自将棺材抬到桃花岭上安葬。这是毛泽东一生中惟一一次执绋抬棺。安葬林育英当天,《新华日报》发表了《悼张浩(林育英)同志》的社论,对林育英一生的贡献和功绩,作了很高的评价,毛泽东还为他的墓碑题写“张浩同志之墓”。[5][6]毛泽东为林育英执绋抬棺主要成就传达共产国际指示,促成瓦窑堡会议的召开红一方面军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后,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电讯联络中断。中国是反法西斯主战场之一,与世界各国一道尽快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已迫在眉睫。为了向正在长征途中的中共中央传达共产国际七大的会议精神,并恢复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联系,共产国际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决定派林育英回国。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林育英在会上又一次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的会议精神和在莫斯科制定《八一宣言》的经过。这次会议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的会议精神和中国革命的实际,制定和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决定建立“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头子蒋介石”。瓦窑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的会议精神,在新形势下制定新的政治路线、策略和方针的一次重要的会议,解决了党在遵义会议上没有来得及解决的路线和策略,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理论基础。张浩(中)和领徐海东(右)、郭述申(左)在一起力劝张国焘率军北上,团结了红军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作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成立“第二中央”的决定》。为配合中共中央做出的这个决定,林育英致电张国焘和随四方面军行军的朱德,称“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于中国党中央的政治路线”。这一时期,林育英单独或与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联名给张国焘等人发了数封电报,要求他们取消另立“中央”,尽快率部队北上。在争取张国焘率左路军北上的过程中,林育英利用自己共产国际代表的特殊身份,对争取张国焘北上起了重要作用,除有党史记载和有关老同志的记述外,张国焘在自己的回忆录《我的回忆》中也说,他对林育英“极为看重”。[7][8]人物评价毛泽东亲为林育英题写的挽联:忠心为国,虽死犹荣。日林育英公祭之前,毛泽东对朱德、任弼时等人说:林育英是一位很好的同志。他的去世,是我们党的一大损失,我心里非常难过。我想,同志们的心情也是如此。为表示我们对他的敬意和怀念之情,我提议,他的灵柩由我们几个主要领导人亲自抬。[5]《新华日报?悼张浩同志》:张浩(即林育英)同志是职工运动领袖,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委员。他的一生,是革命的战斗的一生。……他在艰苦奋斗的一生中,学习和掌握了革命理论,领导了职工运动,成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中最优秀的战士。
------分隔线----------------------------
下一篇:没有了
什么值得买?
知命阁 为您破解财运健康婚姻学业困局;帮您知命懂命解命,把握先机,决断未来!,
蓝字"大势至菩萨道场"免费订阅.佛接着又说了亲恩,除了母亲怀孕时候所受的苦难...
余罪&第92章&分道扬镳,
& 国内要闻 1 习近平: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金星全国巡演武汉站官方唯一指定微信购票通道,
每年8月15日,日本政府都会举办相关纪念活动反省日本在二战中所犯下的罪行.今年也不例...
精彩,值得等"9"一点OPPO&R9震撼发布关于R9你想知道的一切以至美产品,让信念发...
阿胶,又名傅致胶贡胶驴皮胶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在神农本草经中被称为上品,在李...
&&&&&宇杰,男,省级示范性高中益阳市第一中学学生,2016年...
立秋之后!在众多果蔬成熟丰收的秋季,琳琅满目的水果让人挑花了眼,这一时节,吃什么...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阳光88"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
育肥驴价格|哪里卖育肥驴016养驴前景及市场行情分析 我不是贩子,只是我自己开了一个...
01.&大概在90年代,一位60多岁的女主人接到了一个诈骗电话,对方谎称是他儿子,...
规格型号:BODYDRAIN&/BODYDRAIN-&I生产厂家:德国Physiomed公司功能简介:...
关注以后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此群共同学习推荐订阅老百姓的健康平台 爱销售axs10000 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路军的三个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