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爱中国国民党全球资讯网吗?

抹去“中国”,国民党就能更爱台湾?
古人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2000年上台的陈水扁深以为然。在他的授意下,台湾“中油”、“中钢”、“华航”、“中船”、“中邮”等“中”“华”字号企业,纷纷改换门庭以“台”字打头。有媒体挖苦说,语言文学系怎么办?难道要叫“敌国语言文学系”?在笔者看来,还有更要命的──他的儿子叫陈致中,典型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嘛,应该立即“正名”叫“陈致台”才对。
经过马英九上台后的“拨乱反正”,阿扁的改名大业早已化作历史云烟。之所以还要提这前尘往事,是因打着“必也正名乎”的招魂幡从未走远。按照某种逻辑,天生政治正确的第一要义是爱台湾,爱他就要突出“台”字的主体性。所以岛内名嘴山寨出了“古今台外”这个苦心孤诣的主题词,部分人心爽不已。最新有意加入“正名”大军的是以“中华民国”正统自居的中国国民党。百年老店有以少当家自命的人说,“中国”二字多余,阉割掉算了。
在他们的想象中,阉割掉历史包袱才能再进宫执政,与“中”字切割是落地生根的投名状。如果不是“台湾国民党”被“台独”团体抢注,估计他们更钟情于“台湾”与“国民党”的天作之合。既然净了身,纳了投名状,从此台岛就是国、民二人转的世界,蓝绿跷跷板,轮流坐庄,可劲儿比谁更爱台湾。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多少伤痛和惨败,都可以文字上一改了之?刚刚过去的台湾地区领导人、“立委”选举,中国国民党输得几乎只剩内裤。穷则思变的心态值得鼓励,问题是,除了换主席、换路线,索性连名字也换了就真的能转运了吗?
改名风波,正是当前国民党尴尬处境的真实写照。8年执政黄金期即将终结,重新沦为在野党后的国民党发现,已经在自我感觉良好的“中间路线”上渐渐迷失了自我。一方面深蓝指责国民党,“不敢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背叛了“三民主义”党魂;另一方面绿营讨伐说,国民党非我族类,只会“倾中卖台”。满腔委屈,两头受气,却也徒呼奈何。
去留两彷徨的国民党必须思考,安身立命的根系在哪里。毕竟,败退赴台近70年,党员中台籍人士已经占大多数,某种意义上说,国民党早已“本土化”。如何弥平省籍裂痕,摘掉“外省党”的帽子,曾是国民党面对的老大难问题。中间就有本土派提议要“下猛药”,在“国家认同”及“台湾定位”等政策主张上与民进党攀比飙车,甚至提议删除党纲中的“统一”字眼,以吸引、开拓本土票源。选举社会,民意为大,跟着“主流”走,抓住选票的手,也是有利可图的。但怕就怕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中华血统、统一底色一直是国民党维持政权的命根子。要改名不是一般的议题,必然带来岛内社群“国族认同”的争议与疑虑,更牵涉到对岸大陆的观感。
一方面,失败之后的国民党无闲暇自暴自弃,更不应该自废武功。即使民进党上台,国民党在两岸交流中的沟通、制约、平衡作用仍然不可或缺。更名提议却见害忘利,潜台词恐怕是新世代和本土派借机质疑国民党“这些年与大陆走得过近”,乱开“改名论”的药方,怕就怕旧疾未愈,又添新病。
若国民党进一步走向本土,那就是完全的偏安化,将“中华民国”完全等同于台湾,让自己进一步去中国化,路会越走越窄。
另一方面,由于国民党的“大陆血统”被打压成了原罪,国民党“拿香跟拜”本土化,追在民进党屁股后面是没有用的。第一个称美女为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有样学样依葫芦画瓢,就是蠢材。既然民进党已经抢了“爱台湾”“本土化”的头炷香,国民党为何还要人云亦云,不做区隔白白丢了自家魂儿?持续绿化,百年老店就有进一步走向碎片化和分裂的隐忧。尤其是关涉“国族认同”,新党分家就是不远的前车之鉴。如今新党更是明确表态,“中国国民党”这个名号有人不要,他们可以立即接手,正可匹配“正蓝旗”的堂堂正正身份。
话说2007年那年,国民党内也有一波来势汹汹的更名潮,马英九在厘清姿态时淡定地说,国民党目前当务之急是提出令人感动的政策与做法,展现反省能力,这些改革理念比改名还重要。如果提不出好的政策、做法,再改名也没用。时间一晃近十年过去了,党主席都换了好几茬。但这番话放在现在,依旧是若合符节,毫不过时。(文/王大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孙中山先生算国民党的吗?_百度知道在大陆可否加入中国国民党?_百度知道【港台腔】抹去“中国”,国民党就能更爱台湾?
古人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2000年上台的陈水扁深以为然。在他的授意下,台湾“中油”、“中钢”、“华航”、“中船”、“中邮”等“中”“华”字号企业,纷纷改换门庭以“台”字打头。有媒体挖苦说,语言文学系怎么办?难道要叫“敌国语言文学系”?在笔者看来,还有更要命的──他的儿子叫陈致中,典型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嘛,应该立即“正名”叫“陈致台”才对。
经过马英九上台后的“拨乱反正”,阿扁的改名大业早已化作历史云烟。之所以还要提这前尘往事,是因打着“必也正名乎”的招魂幡从未走远。按照某种逻辑,天生政治正确的第一要义是爱台湾,爱他就要突出“台”字的主体性。所以岛内名嘴山寨出了“古今台外”这个苦心孤诣的主题词,部分人心爽不已。最新有意加入“正名”大军的是以“中华民国”正统自居的中国国民党。百年老店有以少当家自命的人说,“中国”二字多余,阉割掉算了。
在他们的想象中,阉割掉历史包袱才能再进宫执政,与“中”字切割是落地生根的投名状。如果不是“台湾国民党”被“台独”团体抢注,估计他们更钟情于“台湾”与“国民党”的天作之合。既然净了身,纳了投名状,从此台岛就是国、民二人转的世界,蓝绿跷跷板,轮流坐庄,可劲儿比谁更爱台湾。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多少伤痛和惨败,都可以文字上一改了之?刚刚过去的台湾地区领导人、“立委”选举,中国国民党输得几乎只剩内裤。穷则思变的心态值得鼓励,问题是,除了换主席、换路线,索性连名字也换了就真的能转运了吗?
改名风波,正是当前国民党尴尬处境的真实写照。 8年执政黄金期即将终结,重新沦为在野党后的国民党发现,已经在自我感觉良好的“中间路线”上渐渐迷失了自我。一方面深蓝指责国民党,“不敢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背叛了“三民主义”党魂;另一方面绿营讨伐说,国民党非我族类,只会“倾中卖台”。满腔委屈,两头受气,却也徒呼奈何。
去留两彷徨的国民党必须思考,安身立命的根系在哪里。毕竟,败退赴台近70年,党员中台籍人士已经占大多数,某种意义上说,国民党早已“本土化”。 如何弥平省籍裂痕,摘掉“外省党”的帽子,曾是国民党面对的老大难问题。中间就有本土派提议要“下猛药”,在“国家认同”及“台湾定位”等政策主张上与民进党攀比飙车,甚至提议删除党纲中的“统一”字眼,以吸引、开拓本土票源。选举社会,民意为大,跟着“主流”走,抓住选票的手,也是有利可图的。但怕就怕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中华血统、统一底色一直是国民党维持政权的命根子。 要改名不是一般的议题,必然带来岛内社群“国族认同”的争议与疑虑,更牵涉到对岸大陆的观感。
一方面,失败之后的国民党无闲暇自暴自弃,更不应该自废武功。即使民进党上台,国民党在两岸交流中的沟通、制约、平衡作用仍然不可或缺。 更名提议却见害忘利,潜台词恐怕是新世代和本土派借机质疑国民党“这些年与大陆走得过近”,乱开“改名论”的药方,怕就怕旧疾未愈,又添新病。
若国民党进一步走向本土,那就是完全的偏安化,将“中华民国”完全等同于台湾,让自己进一步去中国化,路会越走越窄。
另一方面,由于国民党的“大陆血统”被打压成了原罪,国民党“拿香跟拜”本土化,追在民进党屁股后面是没有用的。第一个称美女为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有样学样依葫芦画瓢,就是蠢材。既然民进党已经抢了“爱台湾”“本土化”的头炷香,国民党为何还要人云亦云,不做区隔白白丢了自家魂儿?持续绿化,百年老店就有进一步走向碎片化和分裂的隐忧。尤其是关涉“国族认同”,新党分家就是不远的前车之鉴。如今新党更是明确表态,“中国国民党”这个名号有人不要,他们可以立即接手,正可匹配“正蓝旗”的堂堂正正身份。
话说2007年那年,国民党内也有一波来势汹汹的更名潮,马英九在厘清姿态时淡定地说,国民党目前当务之急是提出令人感动的政策与做法,展现反省能力,这些改革理念比改名还重要。如果提不出好的政策、做法,再改名也没用。时间一晃近十年过去了,党主席都换了好几茬。但这番话放在现在,依旧是若合符节,毫不过时。(文/王大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入中国国民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