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派有人已经收到了 日语贺信,但是自己还是正在审核

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寻找2015年申请代尔夫特理工(tudelft)的小伙伴!分享交流!
寻找一起在前往tudelft路途上努力的小伙伴们!!
貌似据传每年代尔夫特理工都会发不少offer?不知道今年情况又是如何?
大家都拿到offer了么?是导师名义开的?还是Cees Timmers学校名义开的?
大伙都来分享下自己现在的学校,申请的学院和专业吧,晚些可以建个群交流下~~
最后预祝我们都能顺利成功!祝福~
祝成功哈!是联培么?
我也是想明年申请,可以多交流:hand:
联培还是攻博?
新建的:,欢迎加群!
祝福~新建的:,欢迎加群!
欢迎~谢谢支持~新建的群:,欢迎加入!
谢谢支持哈!新建的群:,欢迎加入!
好滴~新建的QQ群:,欢迎加入!
没提示你回复吖& &攻博的& &已经收到了CSC的贺信!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终于等到大红色贺信~~
分享一下。。。祈祷以后顺利!:D:D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刷出录取贺信,散金币祝贺!!
刷出被CSC录取的祝贺信,激动了!!发金币祝贺!!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公派硕士留学申请材料准备和面试全攻略by一个相信分享可以让世界更美好的女子拿到公派资格有一段时间了,之前就想着如果通过了一定要好好写份经验贴回馈小木虫前辈们对我的帮助,也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公派留学之路尽绵薄之力。
拿到公派资格有一段时间了,之前就想着如果通过了一定要好好写份经验贴回馈小木虫前辈们对我的帮助,也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公派留学之路尽绵薄之力。简单说下个人背景,好让大家能有一个参照。本科学校:211,网排70左右;本科成绩:加权91,绩点3.9,雅思6.5;申请学校专业:英国杜伦大学金融与会计;海外经验:美国交换半年,成绩全A;其他:论文一篇;项目若干(负责一个,参与一个)。一、关于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1.项目简介:公派硕士研究生项目开始于2013年,2013年资助的名额为80人,2014年为350人,2015年为600人,2016年为800人,预计2017年会突破1000人。硕士类型包括通过个人渠道申请的硕士和联合培养硕士,没有学校或国家的限制。2.资助范围:A.学费+生活费+一次往返机票:学费不设上限;《选派办法》未说明获得学费资助者占所有公派硕士的比例。申请学费者如果未取得面试资格,即等同于淘汰,不会降级为生活费资助。请大家自行衡量风险后进行选择。B.生活费+一次往返机票:2015年开始可以单独申请生活费资助。3.申请资格:(1)身份要求:A.普通硕士:高校应届毕业生、机关或事业单位、高校在职人员;B.联合培养硕士:在读硕士生;(2)语言成绩:托福95、雅思6.5;(3)申请时已取得unconditional offer。(英国院校基本会Con成绩,需要等你毕业才能获得Uncon,看到好多同学担心材料审核通不过,其实不用担心,CSC会考虑的。)4.申请渠道:(1)211院校:高校为受理单位;(2)非211院校:省/直辖市教委为受理单位。虽然教委为接收单位,但它并不直接受理申请者的个人申请,还是要通过学校的外事处提交。因此,非211院校的申请者一定要尽早完成网上申请,并及时与外事处老师沟通,确保老师在截止日期前将纸质材料交给教委。5.申请日期:3月20日至4月5日。3月20日留基委将开通网申渠道,申请者届时可以上传材料。需提前准备的材料在下文中会详细介绍。二、自己的一点小经验1.关于项目难度好多人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项目难不难,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说实话这个问题我还真不知道,之前的经验帖有把公派留学项目描述为僧多粥少,竞争可谓之激烈,从小木虫历来的经验贴也可以看出有好多人被刷。而且大家都知道留学基金委刷人并不会给出理由,也没有官方标准,小木虫有不少帖子提到CSC是按照一定标准打分评审的(未经验证),至于博士和硕士是否一样也不得而知。但是个人觉得无论难度大小,你不去尝试,概率就是0;而尝试去申请,概率至少为正数,总是有希望的。所以对于那些特别纠结于项目难度大小的申请者们,不如花更多地时间去整理自己的材料,让自己更突出。2.关于授课式和学术型研究生看到有人在论坛上问英国授课式研究生能否申请公派项目?文件上明确说是可以的。很多都说像英联邦国家这样的授课式可能不会有优势,具体情况如何我无法断定。但是我们学校两个英国硕士都通过了评审并且拿到了资格,一个是我,另一个是我闺蜜也是同班同学,我们申请的学校不同,但所申请的专业一样。这至少可以说明一点,英国授课式研究生还是有机会也很有可能拿到公派资格的,而且我们两个都申请了学费。3.关于学费资助和生活费资助从2015年开始,公派硕士开始分学费资助和生活费资助,共有800个名额,而且学费资助审核不通过不会降级为生活费资助,而且官方并没有给出绝对比例,所以怎么权衡全看大家自己。在申请之前我也很纠结过,上网查了各种攻略,看到一位吧友说CSC来他们学校做宣讲时有提到每年学费资助的名额都用不完,让大家积极申请(未知真假)。但就这一句话点醒了我,心想很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让我们高估了学费资助的难度而主动选择放弃,因为没有人知道每年多少人申请,多少人被刷,也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就是那幸运的800人,但是不去试你永远不知道,所以我决定冒险试一试,所幸成功了。4.关于申请流程Step1:材料准备这一部分CSC官网写的很清楚,可以直接参考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官网 。15年有个学姐也写过类似的帖子,总结的很全,附链接地址:。以下内容摘录于她的帖子并加以更新。(1)《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出国留学申请表》申请表中值得关注的信息有:a.是否享受过国家留学基金资助;b.境外学习/工作经历;c.国内工作经历;d.著作/论文;e.承担或参与的科研项目;f.获得奖励情况;g.主要学术成果摘要介绍;h.研修计划(中文);i.国外导师:若没有国外导师,该项填“无”;j.国内导师:自行联系国内该领域教授。虽然《选派办法》中明确说明资助的对象为应用型人才,但从申请表来看,学术背景成为留基委考量的主要因素。在所有申请材料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中文的研修计划,包括拟研究课题在国内外研究情况及水平、拟选择的留学国别、留学单位及选择原因、出国学习目的、预期目标、计划、实施方法及所需时间等等。据公派博士申请者说,课题的前沿性和计划的可行性直接决定了留基委是否愿意资助,对于硕士可能没有这么高的要求,但也许较详细的研究计划。这里回答几个小疑问: ①享受过CSC资助的学生还能再次获得资助资格吗?答:可以,本人曾公派留学美国,再次获得资助实感荣幸。而且个人觉得海外留学经验是加分项,毕竟专家面试主要是为了确保你有足够的能力完成留学计划。②没有国外导师怎么办?大学本科阶段只有论文导师怎么办?答:本人大四,攻读的硕士属于授课型,也没有国外导师,所以国外导师填无,国内导师我写的是我项目的指导老师。大家有疑问可以直接打电话问CSC的工作人员,这样可以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可靠的信息。(2)《单位推荐意见表》自行填写后交由外事处盖学校公章。(3)邀请信/入学通知书复印件留基委要求入学通知书上有以下信息:申请人姓名、出生日期、国内院校、留学身份、留学时间、留学专业、外方负责人签字与联系方式。录取通知书中通常只包括申请者的姓名和外方负责人签字,英国的Offer没有出生日期和国内院校,所以在申请渠道开通前,本人联系了杜伦大学帮忙出具一份含有出生日期和护照号的Offer,校方没有同意给我加上本科院校信息,因为我尚未毕业。之前很担心材料审核无法通过,没想到最后通过初审收到面试通知。不过大家准备的材料还是尽量满足CSC所要求的,免得因为一些小问题失去资格实在是得不偿失。(4)学费材料需提交外方出具的收取学费明细表复印件。有人联系校方要了一份用法学院信函纸打印,有院长签字的学费明细表。本人直接从官网学费信息表中截图打印成A4纸提交的,特意联系过CSC工作人员,确保可行。(5)学习计划(外文)1000字以上的外文学习计划,由推选单位审核并签字。英文学习计划和中文研修计划内容和结构大致相同,主要针对将要研究的课题。之前小木虫论坛上有人说专家评审没有时间看外文材料,但2015年很多申请者在面试中都有遇到关于英文学习计划的专业问题。因此,外文的学习计划也不可马虎。不过2016年面试的时候只有两位专家,而且我和我闺蜜都没有提到专业性问题,可见每年CSC都有不小的变动。(6)成绩单复印件(自本科阶段起)据说还有同学在面试过程中被问到为何某一门课程的成绩这么低,请有低分课程的同学做好准备。(7)两封专家推荐信(攻读硕士学位申请学费资助人员提供)申请学费资助者需提供专家推荐信,推荐人应来自不同单位(其中一人应来自高校或科研机构)且须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是单位/部门负责人。有意申请该项目的同学,可以在之前准备给国外大学推荐信的同时就完成此项工作。因为没有国外导师,所以我找了两份来自不同院校的国内教授帮我写的推荐信,同时联系了之前美国交换的授课老师给我写了一份英文推荐信,算是加分项吧。(8)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9)有效身份证复印件。以上材料准备完之后,接下来你需要做的就是安心等待面试通知。Step2:面试通知如果你只申请了生活费补助,提交材料后只需要等到五月底出结果。如果你申请了学费资助,你需要等待面试通知。今年四月初提交了材料之后,5月6日收到一份面试通知邮件,面试时间为5月13日下午两点,所以可以预估提前一周通知。邮件详细列示了面试时间,需要准备的东西和注意的事项。从小木虫其他帖子反应来看,这一环节确实淘汰了一部分人,但是原因和比例均未公布,可能的原因主要是材料不合格或者申请者不符合要求。如果你拿到了面试资格,那么恭喜你,说明你已经达到资助的基本要求,所以接下来的面试准备很重要!!!还有一定要记得在邮件要求的截止时间前回复邮件,不然资格会被取消,那真的是还没开始就结束了。首先面试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为什么要面试,专家们希望看到什么。如果CSC给了你面试资格,至少说明你的履历或者说申请表已经受到认可,他们只是想看看你是否真的具备出国留学和完成学习或研究计划的能力,所以每一个问题的准备都是表现自己的机会。看到前辈们有早在一个月就开始从小木虫收集面试问题,我是在收到面试通知的当天才开始准备的,当晚我和小伙伴合作一起收集面试问题,整理了一份Word,然后晚上针对每个问题写了下答题思路。我大概准备了20多页的面试稿,把能想到的问题都准备了,然后面试前两天开始模拟练习。面试头一天,CSC会进行视频测试,主要是确保正式面试的视频质量,我测试的时候发现有很严重的回音,我同学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但是她在实际面试的时候并没有异常。Step3:面试环节之前很多经验帖提到的面试全是英文面,今年有所不同,是中英双面。面试应该是好几组同时进行的,我所在的组是CSC面试4组,我同学在CSC面试5组,每组的专家组成成员应该是固定的,申请者很有可能是按照专业进行随机分配的,不过这都是猜测。面试时间定的是上午10点,但是我到11点多才收到CSC的面试邀约视频,其他同学的情况基本类似,比预定时间都晚了一些。等待的时间确实很痛苦,因为不知道啥时候来,不过坚持一下过去就好了。面试我的是2位专家,2015年之前的经验贴提到的大多数都是3位,所以也不敢保证明年2017年CSC的面试是否在人员设置和面试结构上是否有所变动,大家要有一个心理准备。每个人的情况都有所不同,我简单说一下我的面试过程。我一开始,就是中文面试,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我原本准备的可是全英文。其中一位专家先确认了我的名字,然后看我专业是会计,未来要学金融,就问我(1)是否为转专业学习金融做过什么准备?接下来看到我有美国海外留学经验,就问我(2)为什么没有选择美国?是否有申请美国的学校?因为我去的是英国,英美文化差异大,紧接着他问(3)如何解决文化冲突这个问题?以上三个问题都是同一个专家问的。接下来就是另一个专家登场了,毫无预兆的开始用英文和我交流,由于视频质量问题,加上专家特有的低音炮声线,我真的很难挺清楚他在说什么,只能细微的听清楚几个单词。然后我就如实用英文回答说回声太大,我听不清,然后用自己的话重复一遍他问的问题,确认下他问的是否是这个问题。他主要是看了我的申请表上有项目,就问了(4)是否参与了这个项目?紧接着就问(5)如何解决文化冲突?没错英文版我又回答了一遍,不过因为视频质量问题,确认这个问题我也花了一些时间,反复确认他问的是不是文化冲突。后来第一个专家又提了一个问题,他看我英文回答的还算流利,又注意到我雅思只有6.5,就问我(6)为什么雅思只有6.5?回答完这个问题后他笑了然后就说面试结束了,我内心感概好快,说了一个老师辛苦了,老师再见。然后面试就真正结束了,大概8分钟。其实我面试结束感觉并不是很好,因为视频质量问题,很怕对方觉得我是因为英语太渣才听不清他的问题,而且很多问题仔细想觉得可以回答的更好,更加分。不过面试基本都是这样,结束后才发现还有好多没说,又说了好多有的没的,就当做以后面试的经验吧。再说一个我闺蜜的面试经历,给大家做个参考。她的面试比较规范化,符合情理。面试官是两个资历很深的专家,年纪偏大。一开始就用英语让她(1)自我介绍,紧接着是(2)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由于专家年纪偏大,可以听出英语并不是很流利,两个基本英语问题之后就直接开始中文面了,面的内容也很基本,如实回答就好。在这里多提一句,面试的时候专家看的是你提交的材料,主要是看你的申请表,所以大家要对申请表上提到的东西都了如指掌,因为他们很有可能会问你相关问题,这些东西需要提前准备。Step4:静候结果5月30日学校公派群有人说硕士出结果了,我就登陆到国家留学基金委信息平台,一打开就是一张硕大的红色贺信,占了满屏,当时内心是不敢相信的,也希望大家都能有个好结果。结束语之前看到小木虫有人问“公派留学需要什么条件?”,有一大神回复“首先你要有一个强大的心理素质。”底下纷纷表示一语中的,各种躺枪。说下我的亲身经历,快到出结果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公派群里真的是每日一问,早上醒来有人就在预测今天会不会出结果,晚上十二点有人就感慨今天应该没戏了,其他学校一有动态群里就开始传播,好在大家的结果都还不错。前段时间我一直在准备论文和考试,所以关注的比较少,内心也没有报太大希望,就像之前提到的,非985,非名校,又是授课式,没想到国家给了我一个大惊喜。所以在这件事上,大家得失心不要太重,尽人事,听天命就好,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拿到不代表你不够优秀,还有更好的在前面等你。拿到资格的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利用这次机会,对得起国家的资助,更要对得起自己的努力。PS:每次看经验贴的时候都好想直接联系贴主把疑问一股脑儿的问了,所以将心比心,我想我写的经验也许并不足以概括大家所有的问题。所以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可以发邮件至,主题为CSC+问题,邮件主体可以详述问题,也可以直接留下电话号码等其他联系方式。必要时我会建个微信群,来年申请时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分享。最后谢谢大家花时间看完这篇帖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愿世界更美好~部分参考资料: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已经收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