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顺昌路求工作钟表店

顺昌&洋口老字号商铺
洋口老地名
老字号之影响
在闽江三大源流之一的富屯溪中下游,有一个顺昌县,这里历来盛产杉木和竹子,是目前全国惟一的杉木之乡和十大竹子之乡之一;竹子是福建古代造纸的主要原料,所以顺昌又是古代著名的竹纸之乡。
顺昌之纸早在宋代就享有一定声誉,《笔丛》在评论当时全国印书用纸时指出;“凡印书,永丰绵纸为上,常山柬纸次之、顺昌书纸又次之、福建竹纸为下”。这里就将顺昌竹纸称为“书纸”以区别于其它地方所产之竹纸,同时指出顺昌书纸“以价廉著称”。到了明代,顺昌造纸业更进一步发展,《八闽遍志》有这样记载:“纸、延平府各县皆有,出顺昌者尤佳”;《闽书、风俗志》则载:“顺昌……煮竹为纸,纸日界首,日牌,行天下”;《闽部疏》亦载:“凡福之纟由
丝,漳之纱绢、福漳之桔……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郑和下西洋之后,顺昌之纸又从海上丝绸之路输往海外更多国家。
经过长期发展过程,顺昌竹纸品质更加完美,但一直沿用手工造纸工艺生产。抗日战争时期,福建海口遭日军封锁,书报用纸紧缺,当时顺昌对毛边纸工艺和配方加的改进后生产的改良毛边纸就作为印刷书刊报纸的替代用纸,缓解了纸荒。据《福建之纸》记载的数字表明,1940年顺昌产毛边纸45万刀(折合1800吨),这对于今天的机制纸而言,不算大数字,但对于当时的手工制纸来说,的确是对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顺昌所产之纸历来有名,甚至在日本的各国名纸档案馆中还存有顺昌产的毛边纸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顺昌县毛边纸的经营权从私营纸行收归县供销合作社土产公司。当顺昌县供销社第一次将毛边纸打上自己的牌号按以往的渠道出口外销给老客户时,却莫名其妙地全被退了回来。后来才知道因为顺昌县城无港口,物资的进出历来都在下游不远的洋口港,因此顺昌的毛边纸无论再多再好,销出时挂的全是洋口的老字号。无奈,只好将退回的纸裁去纸头重新打上洋口的牌号原货销出,外商一看到洋口的牌号则是照单全收,可见老字号之影响力。此事一时在顺昌纸业界传为佳话。
洋口的老字号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呢?
洋口镇位于顺昌县城下游约15公里的富屯溪畔,原名上洋,俗称上洋口,历史上隶属于建宁府之瓯宁县,民国2年(1913)建安,瓯宁二县合并为建瓯县,洋口仍属之。民国24年(1935)洋口从建瓯县划出设立特种区直属省管,民国27年(1938)撤销洋口特种区划归顺昌县管辖。据现可查到的文字资料考证,洋口于元末开基,因富屯溪河道走向形成天然内河良港,过往船只都在此靠泊,很快便发展成为闽江上游最大的水路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商业、手工业及餐饮服务业也随之发展兴隆。每日进出洋口港的船只,将洋口的商品,集散的物资和商号名称带到了各地,同时也将从各地吸引来的物资、资本,人才和不同文化带到了洋口,使洋口名声远播,闻名遐迩。
民国初年就曾有日本人慕名来到洋口这个闽北山区小镇,对洋口的商业和交通等情况作过调查,其调查报告载入东亚同文会编的《支那省别全志》(日文)第十四卷。其中有这样的讲述:“居顺昌下游约30里的洋口,因停靠船只的便利而兴旺起来,逐步夺走了顺昌、邵武的商业,发展为富屯溪流域的大型商品集散中心。民国初年,这里贸易极其繁荣,远近诸乡商人云集,热闹异常……”。报告中还讲到:“洋口人口五千。这里有各类商店七、八十家,各类商品无不毕备,生活程度较高,建筑物多高大坚固。当地还有供商人住宿的旅馆,堪称闽江上游第一流都市,其时有‘小福州’之称”。对洋口的航运交通讲到:“清末民初,洋口集中的民船常达四、五百艘,每日有百艘民船从这里开往各地……”。当然,日本人的调查不可能是很全面和深入的,但对其时洋口的繁荣景象还是可见一斑。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躲避战乱,省城福州的机关、学校、商号和部分居民纷纷内迁到闽西北山区。由于洋口商业
,手工业等基础好,交通便利,原先就有很多福州人在洋口经商或开办各种手工作坊等,通用语言就是福州话,因此许多商号、学校和居民便内迁到了洋口,其中就有名校英华中学。内迁的到来使洋口的人口骤增,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这时期洋口有码头14座,各类商店500多家,每日进出洋口的船只四五百艘;从顺济桥到谢家渡一带商店林立,日里人声鼎沸,夜晚灯火通明,许多商店的生意都是通霄达旦。洋口的商号生意好,信誉也高,一些大商号自己印制的找零钱票,不仅在洋口周边可流通使用,就连福州一带甚至江西部分与洋口有生意往来的地方也可流通使用。许多有实力的商号还在外地开设分号,如首创县内铅字印刷的永生堂印刷店,就将其分号开到了南平,邵武和江西的黎川。由于洋口的商业在福建省的重要地位,民国时期福建省商会15名执行委员中,就必须有一名来自洋口镇。
洋口过去不仅商店多,商号店名也取得好。浏览一遍洋口的商号店名,单从字义上看,大略有四种:一、一些较小的店和手工业店多是直接以创业人或店主的名字为店名,这是最平常的一种;二、取吉祥的字眼为店名,图个吉利,指望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三、店名中隐有美好的含义,使见者顾名思义,留下深刻的印象;四、店名既响亮而又有意义,以引人注目而招徕顾客。
直接用人名作店名的这里且不谈。就吉祥类的商号店名来讲,京果业有泰懋隆、祥茂福、公隆、宜隆、宜泰、隆利等;布匹与苏广百货业有大有福、宜和成、福兴隆、鼎隆盛、(黄)福盛、锦盛、丰泰等;酒酱业有(吴)鼎吉、鼎吉顺、福源祥、福隆、隆和、隆泉等;米业有(吴)鼎丰、裕厚隆、(饶)恒泰、(戴)协和、福泰、福丰、(郑)福来、(薛)福祥;木行有生记、生生记、平兴;土特产有三兴、协丰、协成丰、平安栈等;金银首饰业有祥慎、祥记、益兴等;铜店有福泉兴、锦利等;饮食业有发昌楼、鼎和等。这些商号多采用吉、祥、福、隆、和、丰、鼎、盛、恒、泰、兴、顺、源、泉等字眼、取吉祥、福运、兴隆、鼎盛、安泰等字意,应个好兆头,指望生意越做越红火。不难看出,京果、布匹、苏广百货等行业多用到吉、祥、福、隆等字眼,而酒酱业离不开水,则喜用源、泉等字眼。
隐有美好含义一类的商号店名,特点是既注意到含义,字眼又不显的俗气。如京果业中的乾元、万和、同仁等,在乾元这两个字眼中,乾为天,元为首,从中不难看出店主之大志;万和取的是万般和为贵,和则生财之意;同仁则让人一眼看出该店的经营宗旨是“一视同仁、童叟无欺”。布店中的碧云居,帽店中的彩云斋,是引借碧玉、彩云之形、色来形容布、帽之美的。酒酱业中的天泉、源泉等,又都是取泉源不断之意。米行、木行中的仁义和与印刷业中的永生堂,取之仁义、人和与永生之意。转运业有福光与北辰,福光是指福星之光,含有福星高照之意;北辰即北极星辰,为夜间定向之星,使人在黑暗中能辨明方向,意味着永不迷航、一帆风顺。又如通泉秤店和泉茂碗店,喻之秤与泉通、碗中泉茂、取称不完,食不尽之意。有着这么美好的含义,顾客当然乐意与之打交道了。
在店名含义方面,饮食与服务业尤其讲究。如在菜馆业中居首位的合成居,看上去合成二字似乎平常,细品之,合、成二字当分开来解:合取全、满之意,成有完功,成就之意,其意并非一般。又如雅春居、雅春园、玉壶春、四海春四店名中,均选用一个春字,使其在雅中又含春光、春色和生机、生意。除了春字外,仙与酒有缘,因而仙字也被店家竞相选用,如菜馆中的聚仙楼,面点中的赛仙楼与醉仙亭都用了一个仙字,喻以能供仙家饮酒作乐之处,凡夫岂有不饮之理?又如怡园菜馆的怡字确是令人一看就感到心旷神怡;还有又日新、味中奇二店名,更是吸引了顾客都想看看究竟“新”在何处,“奇”出何味。至于汉光和壶中天菜馆,其含义也不亚于以上菜馆。汉有一意为天河,汉光即取天河之光的意思;壶中天则隐含有壶中日月长之意,很合酒友口味。
面点与糕饼都是人们常用的点心,而制作点心的关键在于“美”与“雅”,所以就有亦雅居面点和美雅有糕饼店的开设。此外,还有天春亭、醉仙亭、玉兰亭面点及芝兰斋、春兰斋、新兰斋、胜兰斋和同兴斋糕饼店等,亭、兰、斋等字眼里含有雅意,而斋字又正中斋食者之下怀,可见店主所费之苦心。
旅社用名中有利民、利和祥,两店均突出一个利字,利民旅社是直接写出了利民、方便旅客的宗旨,而利和祥三个字中也含了便利、和气、吉祥之意。这样的招牌挂着,旅客看到后自然乐意投宿。
理发、照相、钟表取的店名更是出类拔萃,理发有见庐山、颜新楼、整容轩、凤鸣轩等,照相有月宫、寿臣氏等,钟表有启时斋和有时斋等。这些店不仅名取的好,行业特征也很鲜明。如见庐山这一店名,从“不见庐山真面目”之名句中引伸出:只要理个发就能显露出君之真容,其含义十分深刻。过去凡到过洋口镇的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见多识广之士,看到见庐山这一招牌,皆无不称绝。颜新楼与整容轩理发店亦是取令君颜容一新之意;凤鸣轩则以有凤在鸣来形容其高雅;裕春楼作为理发店名是无甚特色,但店主又加一幅对联,曰:“宰相耳边听消息,将军头上舞飞刀”。这幅既形象又有趣的对联,确实吸引了不少人。照相馆中的月宫与寿臣氏,一以嫦娥仙子,一以寿臣人氏来形容留影之人,真可谓别出心裁,讨得皆大欢喜。而启时斋和有时斋钟表店则以启时和有时来引起人们对时间的认识,显示了钟表行的重要性。
还有一类特殊的行业,如药行、寿板行等店名中均不能露出一丝指望生意兴隆之意,但为了引人注目好做生意,店主们更须在店名和对联上挖空心思。药行有恒春堂、生来春、益生、天成吉、天成荣、天成义等,恒春堂与生来春两店名有带来生机、生意和春色永恒之意;益生取有益于生命之意;而另几家则冠以天成二字,喻示并非凡造之意。除店名外,益生药行还特地挂出一幅“虽苦口,有仁心”的对联,各药行也都在包药纸与药丸盒上印着“丸散丹膏无认色,存心唯有天知”字样来表明自己的天理良心。为了显示实力,一些药行特借名人之手书写招牌、对联来炫耀自己。恒春堂二尺见方的金底黑字招牌出自福州晚清状元龚易图之手迹;益生药行的招牌与对联亦请福州名士孟秀棠书写。
与药行相比,寿板行想取个好名更难,如药行能讲益生,而寿板行却不能讲益死。但是,卖棺材的也有他的绝招,当时洋口最大的徐宝泰寿板行门口写有一幅对联,曰:“唯吾不望生意好,愿君同乐太平年”。这幅对联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逆反心理,使大家都感到该店老板心地特别好。其结果是“不望”生意好,生意反倒更加好。
还有一类商号店名,不仅注意到含义,还特别讲究叫得响亮。如京果业中的同成、万成、义成商行,不但意义好,叫得响亮,生意在同行中也做得最大。又如同光烛店,同光二字原为后唐庄宗年号,同字又有齐,聚之意,用作烛店名,真是既为蜡烛增光,又同万众齐光。
此外,中南、欧亚、环球、新华成衣店;国华、耀华、振华美皮鞋店;宝华、宝盛
金银首饰店。闽江、大华旅客店;大高冠帽店和镜箱皮枕业的(陈)亨利、(赵)亨利等也都叫得响亮。
但是最响亮的店名还是摩登理发店和大明星照相馆。“摩登”和“大明星”均系舶来品,摩登意为派头,这派头“派”到剃头店去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大明星亦鲜为人知,在当时绝大多数人还没看过电影的年代里,打出大明星的招牌,的确令人耳目一新。
洋口这个地名和洋口的老字号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也已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洋口解放后,在公私合营和私商社会主义改造中,这些曾经辉煌的老字号渐渐地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洋口这个老地名也随着老字号的消失而渐渐失了昔日的光彩,渐渐地与周边那些昔日不可与之相提并论的地名没有什么两样了。
但是,一个地方的成名要有厚重的历史沉淀和积累,一批老字号的形成则必须有其丰富的内涵。老字号虽然可以被当作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从人们的视线中抹去,却难以从人们的心中消除。时至1986年还有位浙江老客到洋口要买传统的洋口雨伞(桐油纸伞,业界称44骨明油伞,福建历史三口名牌之一),只是当时洋口已不生产这种雨伞,只能让这位老客带着遗憾离去。1989年笔者为顺昌文史洋口专辑进行采访过程中,前辈们对洋口的老字号仍是津津乐道,如数家珍;虽然他们并非这些老字号的后人,但神色中总是隐隐约约地流露出一股对老字号的留恋之情。&&&&&&&&&&&&&&&&&&&&&&&&&&&&&&&&&&&&&&&&&&&&&&&&&&&&【作者&&
张世光&& 2007年】
& &当时洋口雨伞店有:史利祥,秦祥和等。史利祥生产的雨伞品种较多有油纸伞、绸布伞、花纸伞、绸布花伞。大中小各种规格的雨伞20多种。此外史利祥还生产制作各种花鸟镜框,供城乡商家、家庭年节和吉庆之需。还生产各种规格的纸扇、花扇、绸布纸扇、折扇,供各阶层家庭收纳珍藏和夏天消暑之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引用地址:
博客大巴模板设计: | 作者:日月&&&&素材来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家汇路顺昌路动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