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市实验小学网站武装长是谁

刘敏(湖北省安陆市委书记)_百度百科
?湖北省安陆市委书记
(湖北省安陆市委书记)
刘敏,女,汉族,湖北武汉人,1973年3月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1990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6月入党。现任湖北省委书记[1]
刘敏人物履历
1990.07——1994.03,共青团湖北省孝感市(地)委干部;
1994.03——1998.06,共青团湖北省孝感市委办公室副主任;
1998.06——2003.07,共青团湖北省孝感市委组织部部长;
2003.07——2006.11,共青团湖北省孝感市委副书记;
2006.11——2009.10,湖北省汉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009.10——2011.06,湖北省孝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2011.06——2011.09,湖北省孝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创建办主任;
2011.09——2011.12,湖北省安陆市委常委、副书记,代理市长。
2011.12——2016.03,湖北省安陆市委常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
2016.03——湖北省安陆市委书记。[1-2]
刘敏工作分工
主持市委全面工作。[1]
刘敏任免信息
2016年3月,拟任安陆市委书记。[2]
.安陆市人民政府网站[引用日期]
.孝感日报[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郑场镇_百度百科
郑场镇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仙桃、天门、潜江三市交界处,北依,南接318国道、宜(昌)黄(石)高速公路和随岳高速公路,213省道横穿全镜,是水陆交通十分便利的“口子镇”。全镇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万亩,总人口7.4万人。郑场镇地处腹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农副产品丰富多样,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全镇形成了四大特色板块:一是优质棉花生产板。大力推广优良品种,优质棉花面积达到4万亩;二是优质大豆生产板块。以襄江春、六月爆、汉水源为主的豆豉生产企业的发展,带动优质大豆生产15000亩;三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板块。建设贾窑、潭口和络绎三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达到3000亩;四是生猪养殖板块。依托挑战集团和托佩克种猪厂,高标准建设贾窑、渔泛、连渔、天门、潭口、大友等六大养殖园区,拉动生猪产业链,生猪年出栏30万头,家禽出笼300万只。2009年被湖北省畜牧兽医局评为全省十个“养猪大镇”之一。[1]
郑场镇概况
仙桃市辖镇。位于市境西北部。面积110.9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5198人(2010年六普)。辖1个居委会、2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大友街,距市区50千米。北依汉江,皂(市)毛(嘴)公路过境。[2]
郑场镇沿革
原名有奄;清咸丰四年(1854)年,为祭奠一名叫李姑的江湖女侠,大家捐建奄,故名。1951年属沔阳十三区,1975年撤区并社设郑场公社。1984年改为郑场区,1986年改为郑场镇。
1996年,面积111平方千米,人8.3万人,辖马王、潘杨、黄家、卢庙、马垸、络绎、韩岭、连渔湾、渔泛、茅湖、天门、游潭、永兴、香铺、河岭、郑场、花园、贾窑、施家、大有、王滩、同兴、徐鸳、官庙、普庆、田家垸、潭口、朱垸、蒋家河29个行政村和大有街、络绎、徐鸳3个居委会。
2004年,镇政府驻大友街,人口96347人,面积110.9平方千米,辖络绎、大友、徐鸳3个居委会和马王、潘阳、黄家、卢庙、马家垸、络绎、韩岭、连渔湾、茅湖、渔泛、王滩、同兴、徐鸳、官庙、普庆、田垸、潭口、朱垸、蒋家河、天门、游潭、永兴、香铺、河岭、郑场、花园、贾窑、施家、大友29个行政村。2005年,辖2个居委会、28个村委会。
【邮编】13年代码及城乡分类】:~001 121大友居委会 ~200 220马王村 ~201 220潘阳村 ~202 220黄家村 ~203 220卢庙村 ~204 220马垸村 ~205 220络绎村 ~206 220韩岭村 ~207 220连渔村 ~208 220渔泛村 ~209 220茅湖村 ~210 220天门村 ~211 220游潭村 ~212 220永兴村 ~213 220香铺村 ~214 220河岭村 ~215 220郑场村 ~216 220花园村 ~217 122贾窑村 ~218 122施家村 ~219 122王滩村 ~220 122同兴村 ~221 122徐鸳村 ~222 220官庙村 ~223 220普庆村 ~224 122田垸村 ~225 122潭口村 ~226 220朱垸村 ~227 122蒋河村[2]
郑场镇辖区简介
郑场镇下辖2个居委会、28个:大友居委会、徐鸳居委会、马王村、潘阳村、黄家村、卢庙村、马家垸村、络绎村、韩岭村、连渔湾村、茅湖村、()、王滩村、同兴村、徐鸳村、官庙村、普庆村、田垸村、潭口村、朱垸村、蒋家河村、天门村、游潭村、永兴村、香铺村、河岭村、郑场村、花园村、贾窑村、施家村。
郑场镇工业发展概况
工业基础雄厚,行业结构合理.形成了橡胶化工、机械铸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三大支柱产业。
全镇现有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6家,可实现产值57412万元,营业收入51525万元,利税3028万元,湖北天马抗磨材料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和徐州东方抗磨材料研究所共同研制生产的马氏体墨铸铁磨球和组合式无螺栓衬板行销全国,企业跻身于国家电子工业部归口管理行列。仙桃三和橡胶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仙桃市第二橡胶厂,是郑场最早的一家由港商控股的合资企业。该公司坚持立足市场,滚动发展,已发展成为拥有正式员工280人,固定资产1500万元,各类橡胶加工制造设备40台(套),年创产值6000万元的现代化橡胶制品加工企业。2006年,三和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60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5900万元,创利税540万元。仙桃挑战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饲料研究所、北京挑战集团在华中地区投资创办的一家集饲料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公司产品主要有淡水鱼、猪、鸡、鸭等5大系列60多个品种饲料,产品配方综合了国内外动物营养的最新需求,并根据各地气候、水质等环境因素,在大量的生产试验的基础上设计而成,有极高的投资回报率和极强的针对性。仙桃鸿威农副食品有限公司是由湖北安陆市星发公司及潜江莱克公司董事长张胜投资兴建。公司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整体收购原仙桃市第四织布厂,利用其原有的40亩土地及3000m2厂房,另新征30亩地,建成集农副产品及水产品的收购、养殖、加工、贸易于一体的大型农副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主要生产脱水蔬菜、熟煮虾仁、甲壳素、大豆蛋白等。
郑场镇农业概况
郑场镇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农副产品丰富多样,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全镇形成了五大特色板块:一是优质棉花生产板。大力推广优良品种,优质棉花面积达到4万亩;二是优质大豆生产板块。以汉水源为主的豆豉生产企业的发展,带动优质大豆生产15000亩;三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板块。建设贾窑、潭口和络绎三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达到3000亩;四是稻虾共育板块。以仙桃鸿威农副食品有限公司为载体,大力推广虾稻连作模式5000亩;五是生猪养殖板块。依托挑战集团和托佩克种猪厂,高标准建设贾窑、渔泛、连渔、天门、潭口五大养殖园区,拉动生猪产业链,生猪年出栏30多万头,家禽出笼300万只。
郑场镇文明古村
在中国广大农村,现状还有不少极具价值的古村落,虽然他们大多并未列入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但依旧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根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实现村容整洁,营造文明村风,必然要进行村容更新改造建设,这一步骤一般都会涉及到对老旧建筑的更新、对古村落的改造。
,古称渔泛峰,位于仙桃市郑场镇西北,汉江水从其东边流过,根据历史记载,渔泛峰的兴起在元朝,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明朝起,这里便是棉布、棉花、粮食的集聚口岸,由汉江和陶董河外销各省,并远销日本、朝鲜等国。历史上,“渔泛布”或“棉缎”曾经是名牌,受到人们普遍喜爱。解放初期,该地依旧是天门、仙桃、潜江三地的物资集散地。直到近代,由于长江水运的衰落和陆路的发展,渔泛的商业地位受到了挑战,商气下降,商家逐渐迁出,渔泛回到了以农为主的农业发展道路上,同时,受经济条件及防洪的限制,建国后当地的建筑的扩建改建较少,历史建筑与文化得以了较好的保存。[3]
郑场镇文化建设
郑场镇文化设施一应俱全,城建建设日新月异。全镇有初中2所,小学12所,兴建了电视差转台,开通了有线
电视网。文化站、图书馆、电影院、剧场等文化娱乐设施齐全,曾多被文化部、省文化厅授予“农村文化先进乡镇”称号。光纤通信、数学微波、移动电话全部开通,邮政网络四通八达,覆盖全镇。可满足日常生产生活需要。
展望未来,郑场必将成为江汉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
郑场镇医疗建设
郑场镇医院
仙桃市郑场卫生院始建于1975年5月,位于仙桃市西北边陲,担负着全镇八万余人口的防病治病工作,是集卫生医疗,预防保健,疾病控制于一体的一所一级甲等医院。
医院现有职工68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4人,副高级3人,中级20人,初级31人。门诊部设有内科、外科、儿科、中医科、正骨科、妇产科、五官科、皮肤科及检验、放射、超声波、心电图、胃镜等临床医技科室和预防接种门诊。住院部共设病床50张,分高干病房、普通病房和母婴同室,并相应设置手术室,麻醉室和供应室,手术室有电动手术床、电动产床、呼吸机、全自动麻醉机。医院现拥有全数字B超、X光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胃镜、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微波治疗仪、等先进的医疗设备,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准备依据。
医院能广泛地开展各项医疗业务。对内科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糖尿病、甲亢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儿科各种疾病能准确诊断和治疗。外科能熟练精细的开展甲状腺切除,胆、肾、输尿管的结石取石,脾切除、修补,胃切除,乳腺肿瘤切除等大型手术及骨科的四肢骨折的内固定手术、小夹板外固定手术和外科疾病的治疗。妇产科能开展附件肿块切除,子宫肌瘤、子宫癌的子宫全切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等手术,并应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妇科的巴氏腺囊肿、宫颈糜烂、阴道炎、附件炎等进行治疗,产科则施行人流、药流及输卵管通液和再通,并开展了腹膜外剖宫术。
医院始终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医德高尚、业务精湛、服务优良、管理严明、环境优美为目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狠抓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功能。
郑场镇领导班子分工
邓德常 党委书记、镇长 主持党委、政府全面工作,侧重抓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工作。
朱慧玲 党委副书记、副镇长 协助党委书记抓党委的全面工作,分管政府工作,主抓经济工作,侧重抓工业及招商引资、城建、财税、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
秦学举 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 主管人大工作,分管农业和农村、计划生育、组织等工作。
冯声明 党委副书记、副镇长 主管政法、综治、信访稳定、“610”、工业及招商引资工作,主持政协联络组工作。
黄纪义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主管纪检监察、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工作,分管劳动和社会保障、财经、财贸、财税、机关、统计、民政工作,主持财贸战线党总支工作和机关支部工作。
梁耀武 党委委员、副镇长 协助抓农业和农村工作,分管水利、血防、土地、路网建设等工作,主持农林水战线党总支工作。
罗国红 党委组织委员 主管组织人事、老干、统战、共青团、妇联、城建、烟草工作,分管政法、信访、“610”工作,主持综合口战线党总支工作。
燕勇 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主管武装工作,协助抓工业及招商引资工作,分管交通、电力、邮政、电信、安全、科技、环保、计划等工作,主持工交战线党总支工作。
王雄林 党委宣传委员 主管宣传工作,分管计划生育、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工作,主持文教卫战线党总支工作。
李和武 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 协助抓政法、信访、“610”工作,主持派出所工作。
郭传宏 人大副主席 分管人大、多种经营工作,重点抓特色农业建设。
张民金 工会主席 主持工会工作,协助抓工业及招商引资、企业管理等工作。[4]
.郑场镇人民政府网站[引用日期]
.行政区划网[引用日期]
.郑场镇.[引用日期]
.仙桃市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
来源: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全文如下。
&&& 档案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和人民群众各方面情况的真实记录,是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维护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依据。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做好档案工作是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重要职责。
&&& 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档案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一些地区和部门不够重视档案工作,档案事业发展的保障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档案收集模式、管理手段、服务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档案干部队伍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档案工作,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立健全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 &一、完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
&&& (一)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县级以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既监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党的机关的档案工作,又监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政府机关和其他单位的档案工作;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既集中管理本级党的机关的档案,又集中管理本级政府机关和其他单位的档案。坚持并不断完善党委和政府领导、档案部门归口负责、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档案工作体制,确保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促进档案事业协调发展。
&&& (二)切实提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职能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本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档案行政执法职能提供条件,提高其执法监督指导能力。支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单位的档案事务,严肃查处各类档案违法案件。县级以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指导国有企业开展档案工作,引导、帮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做好档案工作;积极创建基层档案管理新模式,拓展档案工作新领域。
&&& (三)扎实推进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依法集中接收保管本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各类档案(包括电子档案,下同)及政府公报等政府公开信息,同时不断扩大档案接收范围,接收本级各单位所属机构的档案;按规定向社会提供利用,切实提高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县级以上党委和政府是本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建设主体,要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把国家综合档案馆建成面积达标、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安全保密、服务便捷、节能环保的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备份中心,消除“无库馆”、“危房馆”现象。统筹规划、科学设置并严格审批建立同级专业档案馆,明确规定档案接收范围,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分散。有条件的国家综合档案馆要通过整合档案目录、档案信息、档案实体和设置分馆等形式,整合本级其他专业档案馆的档案资源。各级专业档案馆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
&&& (四)建立档案室工作新格局。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境外派出机构)、社会组织,要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做好本单位本系统的文件收集、整理、归档工作,集中收集保管本单位各类档案并提供利用,开展档案数字化、档案编研、档案业务交流、人员培训等,按规定向同级国家档案馆移交档案。有条件的地方要对机关档案机构和人员进行有效整合,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大力支持档案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和业务指导,确保归档文件材料符合要求;把档案信息化纳入本单位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统一部署、同步实施,确保档案部门实现对电子文件形成、积累和归档的全程监督指导。村、社区及其区域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要设立档案室或指定专人负责档案工作,收集保管本单位档案并提供利用。
&&& (五)规范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档案事务。充分发挥档案学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规范并支持档案中介机构、专业机构参与档案事务;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设立档案事业发展基金;支持有条件的家庭建立家庭档案;支持个人保管、展示其收藏的档案,并向国家档案馆捐赠或寄存档案,对捐赠重要、珍贵档案的,给予一定奖励。家庭或个人档案中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应当保密的档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
&&& 二、建立健全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
&&& (六)加大档案收集整理力度。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档案工作与其他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做到全面覆盖。各级党委和政府成立专项工作机构或协调机构时,根据需要吸收档案部门参加,确保建立档案与开展专项工作同步进行。县级以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监督指导,特别是对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大建设项目、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生态保护项目以及新领域、新专业、新机构、新社会组织等,要监督指导有关方面及时建立档案工作制度。
&&& (七)完善归档制度。各单位档案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建立健全文件材料归档制度,及时制定或修订本单位各类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报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后实施,做到应归尽归、应收尽收。凡是应归档的文件材料(包括应归档的电子文件及传统载体的照片、录音、录像等),要向本单位档案机构移交,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据为已有或拒绝归档。对损毁、丢失档案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查处,并督促档案形成单位积极予以补救。
&&& (八)重视做好民生档案工作。县级以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研究制定民生档案归档范围、管理办法,监督指导民生档案的收集归档。各单位档案机构要把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并按有关规定管理、提供利用和移交。各级国家档案馆要积极接收各类民生档案,把民生档案纳入国家档案资源体系。
&&& (九)科学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建立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主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密切配合、档案馆(室)集中统一管理的档案资源管理架构。在机构改革、企业改制、行政区划调整等过程中,有关部门要会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时规范档案流向,妥善进行档案处置,严防档案流失。对处置不善、造成档案流失的,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统筹规划,支持和鼓励打破部门和条块分割,整合同一单位内不同部门、同一地区各档案馆(室)及不同地区档案馆(室)的档案资源,推动档案资源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
&& &三、建立健全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 (十)创新服务形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统筹安排档案服务、政府公开信息服务和其他公共服务,努力提供一站式服务,做到便民利民。各级国家档案馆要严格按照档案法积极开展档案鉴定工作并开放应开放的档案。各档案馆(室)要依法做好档案查阅服务,改进查阅方式,简化利用手续,免除利用收费,最大限度满足利用者需求;拓展服务渠道,紧紧围绕党委、政府、本单位和其他单位及人民群众的需要,主动开发档案资源,积极提供档案信息服务,通过报送或推介相关档案信息、编辑出版档案选编、举办档案展览、制作电视节目、发布网络视频、发行音像制品、送档案信息进农村和社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提供涉密档案信息服务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 (十一)强化服务功能。在服务对象上,既为有关部门和单位服务,又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既为城市发展和市民服务,又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服务。在服务内容上,既做好帮助有关单位建立和管理档案的服务,又做好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档案利用及政府公开信息、其他信息的服务,特别要积极把涉及民生的各类档案、信息及时整理、鉴定出来,优先提供利用,更好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提供支持。
&&& (十二)加大开发力度。各档案馆(室)要加强对档案信息的分析研究、综合加工、深度开发,提供深层次、高质量档案信息产品,不断挖掘档案的价值,努力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更好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管理提供参考。
&&& (十三)加快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列入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统筹安排,切实推进档案存储数字化和利用网络化。各档案馆(室)要大力开展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工作,及时以数字化档案代替原件提供利用,对已实现数字化的档案原件妥善保管,一般不再提供利用。采取措施严防数字化过程中信息丢失、外泄和秘密泄露,对涉密档案进行数字化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 (十四)促进资源共享。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为目标,统筹协调,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传输网络和平台,积极推进城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支持档案馆(室)把可公开的各类档案、信息上传网络,开展远程利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搭建全国开放档案平台,并与政府公开信息系统对接,实现资源共享,逐步把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已开放的档案以及各级政府的公开信息上传到平台上,真正建立起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使档案公共服务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公开发布保密审查制度,严格档案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确保公开的档案信息不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
&& &四、建立健全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
&&& (十五)加大安全保密执法检查力度。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防范体系。县级以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经常对档案馆(室)进行安全保密执法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对发生档案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各档案馆 (室)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经常开展档案安全保密自查,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堵塞漏洞,严防档案损毁和失泄密事件发生。
&&& (十六)建立完善档案安全应急管理制度。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档案安全应急处置协调机制和档案安全应急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把档案馆(室)列入重点保护范围,确保档案安全受到危害时得到优先抢救和妥善处置,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 (十七)切实改善档案保管保密条件。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标准加快改造或新建、扩建档案库房,进一步提高档案库房的安全防灾标准,采用先进的安全保密技术、设备和材料,改善档案保管保密条件,确保档案安全保密。
&&& (十八)对重要档案实行异地异质备份保管。县以上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对同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重要档案(包括新闻类电影、电视片、照片、录音、录像等音像档案)实行异地备份保管,对重要电子档案实行异地异质备份保管,确保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绝对安全。
&&& (十九)保障档案信息安全。建立标准,采取措施,确保电子文件、电子档案长期保存和利用。按照国家规定建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安全保密防护体系,推进档案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数字档案馆测评标准,严格执行档案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对上网文件、档案进行严格审查,严防把涉密文件、档案传输到非涉密网络上。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涉密计算机和涉密载体的安全保密管理,按照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要求,严防文件、档案在传输过程中失泄密。对涉密档案、重要档案的存储介质进行检验和认证,确保长期可用。
& &&五、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
&&& (二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指定专人分管档案工作,切实把档案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本部门本单位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列入工作考核检查的内容;定期听取档案部门工作汇报,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及时研究并协调解决档案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档案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保障,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 (二十一)完善档案事业投入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档案馆建设纳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统筹规划,统一建设。按照部门预算编制和管理有关规定,科学合理核定档案工作经费,将档案馆(室)在档案资料征集、抢救保护、安全保密、数字化、现代化管理、提供利用、编纂、陈列展览及设备购置和维护等方面的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强对档案科研和教育工作的支持。加强对档案项目经费的审计督查和绩效考核,确保专款专用、科学使用。
&&& (二十二)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档案干部培训、交流、使用列入干部培养和选拔任用统一规划,统筹安排,为档案干部学习培训、下基层挂职锻炼、交流任职等创造条件,不断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素质;为档案部门配备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关心档案干部成长,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和后顾之忧,保持档案干部队伍稳定。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档案干部头脑,鼓励他们埋头苦干、乐于奉献、锐意进取;建立科学的引才育才机制,引进和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积极运用远程教育开展档案干部继续教育,让广大档案干部接受专业培训,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
&&& (二十三)加强档案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档案部门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新举措、档案工作服务社会的新成绩、档案工作者投身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充分挖掘档案资源的现实和历史价值,设计宣传主题,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有档案特色、有社会影响力、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档案宣传精品力作,为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加强档案工作对外交流,不断提高我国档案工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陆市实验小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