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正式推出,首批28只股票同时挂牌交易。上市首日28只个股市盈率都被热情的股民炒到了百倍之上,最高市盈率竟达300多倍。一个月过去,区区28只股票被股民反复轮炒,平均市盈率已超过110倍,整个创业板已失去投资价值,完全沦为投机者赌博的天堂。
其实,监管者心里最明白:目前创业板急需扩容,年底前至少应有百家公司挂牌,然而,我们却面临了意想不到的尴尬:创业板十年怀胎,来自媒体无数的声音呼吁“等不急”,然而,当创业板真正一朝分娩,我们却突然发现:源头缺水、无米下饮!
尤其是这28只经过长期考验、反复筛选出来的首批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也遭遇了舆论的大量的质疑与非议。
质疑之一:创业板不是小企业板吗?怎会出现大公司在此挂牌?在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中,就有7家总股本超过1亿股,最大的总股本超过了4亿股,而且这7家公司的净资产都远超过了5000万元。这7家公司是十足的准主板上市公司,它们为何跑到创业板来混?
质疑之二:创业板不是创业公司板吗?怎会出现大量成熟公司在此挂牌?从28家创业板公司成立时间来看,成立10年以上的企业达到12家,而成立5年以下的企业只有不到5家公司。有人说,这不是新企业的创业板,而是老企业的创收板。
质疑之三:创业板上市公司必须符合“两高六新”的要求,即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然而,这一条也是人们非议最多的一点,因为28只股票中有相当部分是传统产业或传统产品(如电力、化工、机械、运输等),毫无创新痕迹,而且缺乏有说服力的成长性。
尽管如此,首批30家创业板公司“过会”,仅有2家“被否”。于是,才有首批28只创业板公司挂牌一说。
众人非议之下,必有反思。自首批创业板公司挂牌后,证监会开始严把入口关,尤其是更加强调了“两高六新”的创业板特色,结果大出人们所料:不仅申报公司少得可怜,而且合规公司更是少之又少,似乎少得令媒体不忍、让评委不忍!
自11月2日至12月1日,上会创业板公司总计22家,结果10家“被否”,区区22家上会公司的通过率只有54.5%!十年的等待、十年的准备,难道最后的结论只能如此:创业板将面临无米下饮!可能辜负投资者热情,长此以往,中国创业板很可能将失去最初的活力和魅力,成为香港创业板第二?
美国NASDAQ之所以成功,雄霸世界,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它拥有全世界最优秀的上市资源,全球最有高科技含量、最有成长性的公司都愿在此排队等候上市,当然,美国更有世界一流的全民创业意识,世界最大的风险资本(VC)与私募股权(PE)市场,因此,美国拥有世界最大的科技型、创业型、成长型企业的“孵化器”。
NASDAQ正是拥有以本土为主的一流的、优秀的、保质足量的上市资源,它才成为世界一流的、最优秀的创业板,它才具备吞吐自如、气势如宏的优胜劣汰的资源配置功能。正因如此,NASDAQ既可以一年上市500家公司,也可以一年退市300家公司甚至更多。这才叫大家风范!
中国创业板“无米下饮”的尴尬,一方面反映了中国还只是“经济大国”,而不是“经济强国”,另一方面则反映中国经济必须从传统的数量型、总量型、粗放式增长模式转向内涵型、质量型、集约式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必须下决心、下大力气,纯粹的中国加工与中国制造要走向中国设计、中国创造。此外,中国需要大力发展VC与PE市场,用最优惠的财政金融政策鼓励“全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