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回民餐好还是汉民好

中国有56个民族,是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根据2014年国家统计的数据,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壮族(1617.88万人),满族(1068.23万人),回族居第三位(981.68万人)。

房山区现有人口94.5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8万,占总人口的3%。少数民族人口涵盖了49个民族,居前五位的是:满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和苗族,总人口近2万人。现有15个民族村,其中6个回族村,即良乡镇的常庄村、富庄村、黑古台村;窦店镇的窦店村;周口店镇的新街村、辛庄村。下面简要叙述回族的形成与发展及房山的回民文化。

一、回族形成于元朝时期

回族在中国的 56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居第三位。回族的“回”字,是沿用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旧称“回回教”中的“回”,回字“大口里有小口”,意在告诫人们要言行一致,这与伊斯兰教的信仰——“口舌承认,心里诚信”相一致。

回族形成应该追溯到盛唐时期。贞观之治以后,唐朝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和睦、文化繁荣,尤其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使八方朝贺。开元盛世之后,丝绸之路比以往更加活跃,与唐接壤的大食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及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穆斯林,他们经过西域穿越河西走廊,进入陕西,到达长安,成为中国境内最早的一批回族先民。

唐朝时期把从西域方向来的商客称为胡人、蕃客,这些经商的番客侨居长安等大城市,在寒冷季节到来前赶回去,气候转暖时再回来,来往于丝绸之路之间。也有许多定居的蕃客,汉人把这种聚居地称为“回坊”。这也是他们被汉语称做“回”或“回回”的原因。虽然唐宋时期就有了回回之称。但回族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却是从元朝才开始的。

元朝是西域回回人大量进入中国的时期。13世纪初,蒙古族崛起,成吉思汗的马队先后灭掉了畏兀儿、西夏、南宋之后,率军三次西征,马蹄踏遍中原大地,进而挥戈中亚、西亚和欧洲大陆直至多瑙河畔。在这支彪悍的队伍中,回回人屡立战功。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大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市)。此间,大量回回人以及信奉人、波斯人、阿拉伯人来到中国经商,遍布全国各地。由于宗教信仰相同,生活习俗及语言相通,在农、工、商、学、兵各阶层都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力量,于是一个新的民族形成了。

元大都城建成之后,当时回族的官宦人家和富商大贾迁入新城,贫穷的回族人则仍留在牛街等旧城之内。当时元朝统治者把全国官民分为四个等级,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帮助蒙古人打天下的色目人(大部分为回民)成为仅次于蒙古人的显贵,房山的回民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来到房山定居的。

二、“揪着龙尾巴来的”——定居房山的早期回民

明初曾有大量的从南向北移民。据说,今北京的回族姓氏中,凡沙、刘、李、马、金、任、霍等姓的祖籍大多是南方来的。今天北京一些老回回住户仍说“我们的祖先是随燕王扫北,揪着龙尾巴来的。”房山的许多村庄的回民也如是说。

此外明初大规模的移民与强制性的军人屯垦,也是促使大量回民定居房山的主要原因。明初的大移民和回回军人在北京郊区屯垦聚族而居,这就形成了北京郊区的许多回民村落,如顺义的回民营、大兴的留民营等移民村落。“山西多少县,大兴多少营。”这话不仅说大兴区,对于北京几个郊区都适用。房山区的葫芦垡、窑上地区有任营、赵营、长营、军留庄、韩营等村庄,多是明初屯田与移民形成的村落。房山的山西洪洞移民中也有不少回民聚集的村落,从明朝初年开始, 一些回族先民开始在房山一些依傍交通顺畅的村镇建房定居,并以同姓同宗或异姓同亲为族体,以清真寺为居住地逐渐向聚集区发展。

三、房山回民聚集的主要村落与姓氏来源

周口店镇的大韩继、新街、辛庄村是房山地区发展较早、规模较大的回族聚集区。这三个村庄紧密相连,依品字形坐落。大韩继成村于唐代,南临辽阔的华北平原,北接蜿蜒的太行山脉,村前的古道是河北、山西进京必由之路。明清之际,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批的外地人到大韩继村聚居,大韩继村的回族主要以沙姓为主,大约明末清初从山东迁入,其中一支沙姓是从山东沙窝迁来。

新街村是大韩继村向西发展形成的新居民点,两村主街相连,故名新街。据新街清真寺重建寺碑记载,该寺建于清康熙年间。新街村回族迁入的时间,最晚也在明末清初。新街村回族主要姓氏为沙、刘、马、张、买等,其中沙姓与刘姓回族姻缘较密,最早的两姓祖坟同在一处。

辛庄村位于大韩继、新街村西北,建于明代,也是由新街衍生的新村。马、李姓回民迁来较早,马氏家族又分为独立的5个支脉,其中人数较多的一支马氏从甘肃马家沟迁来。

良乡附近的常庄、富庄、黑古台三个村是良乡地区主要回族的聚集地,回民来源与明成祖迁都北京有关。常庄成村于明代,据说是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率兵攻克大都后在此处圈地建设宅院而得名。常遇春为回民已经有专家考证,且常庄村的清真寺始建于元末明初,与常遇春建立庄园宅院的传说时间吻合,常庄村从建立之初到今天全村居民都为回民,是北京地区唯一的纯回民村。可以印证房山回民也是“揪着龙尾巴来的”这句古语

富庄明代建村,最早迁来的是傅姓家族,原名叫傅家庄,后因期盼村庄富裕昌盛改名富庄,最早的回族居民是清朝中晚期从山东迁来的张姓。百年来生息繁衍,家族不断壮大,形成了北张家和南张家等多支张姓家族,如今村中还有其他姓氏的回族居民。

黑古台村是一个回汉混居的村子,回族的迁入也在清代中晚期。据老人述说,当年一位叫叶沙吉祥的山东汉子带着家人逃荒至此。如今已经发展成了有一百多人的大家族。后来陆续迁来宛、薛、胡姓回民。

良乡为千年历史古县城,是北京通往河北山西的通衢大道,也是房山地区回民聚集之地。据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河北省良乡县事情调查》记载:良乡县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有穆斯林男448人,女370人,共计818人,:县城有伊斯兰教清真寺。按照回族"聚寺而居"的特点,附近居住着赵、刘、金、谢、丁等姓氏回族。其中赵氏家族迁来较早,人口较多。

有着800年历史的房山老县城也有许多回族居民。"南关马、北关谢"是房山县城里回民的两大姓氏。南关马氏家族是1937年前后,从河北省易县迁入房山南关。他们以经营小买卖为生,经营传统清真饮食。房山南关马家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家族发展较快,现在的南关村回族已有70余户、300多人。北关谢家居住在房山城北大寺一带,新中国成立前,谢氏家族经营清真饮食,卖牛羊肉。

青龙湖镇的水峪村也是回族居民较多的村庄。水峪村形成于明代,村中的回族主要有宛、徐、李、王四姓,其中宛姓家族较大,据说当年宛姓兄弟俩从山西迁入,以卖羊肉、卖小枣粽子为生,后来形成南北宛家四大门,现在有30多户、100多口人。

北京燕山石油化建立之初,一大批石化战线的建设者从全国各地来到燕山。在这数万建设大军中,有回族800余人,来自甘肃、青海、宁夏、黑龙江、辽宁、河北等地,姓氏以马、丁、肖、韩、黑、钱、景、刘、沙、李、张等居多,形成了一个新的回族聚居区。

纵观房山地区回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可概括为:早期居民始于元代,中期发展在明清两朝,后期繁荣于新中国成立以后。

四、房山回族的主要姓氏分布

回族姓氏有十三姓之说,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赛、纳、哈、速、忽、马、撒、沙、丁、闪、穆、杨、郝共十三姓,后又演变出其他许多姓氏。房山区回族姓氏有20多个,以马、胡、刘、赵、沙、仉等姓氏居多,主要集中在6个回族村。

常庄村有两户白姓回族居民,文革期间从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迁至该村。

胡姓在明清间为大族,常庄村胡姓回族居民,祖籍从安黴省迁到该村,时间不详,至今胡姓已发展到第7代。

金姓的主要源自袓上经名和赐姓。良乡拱辰街道办事处五街有一户金姓回族居民,来自河北省河间市,发展至今已有5代人。

刘姓回族居民主要分布在新街、大韩继、常庄村。新街村刘姓,据说来自河北省易县,曾有家谱。常庄刘姓有三支,一支于明末清初由山东省德州而来;一支由河北省涿州市兰家营乡西秧坊村而来;另一支不详。良今四街刘姓是新中国成立前迁至此。

《东里文集》记载:“西域人多名丁,既入中国,因以为姓。”窦店村的回族丁姓居民,来自山东省丁家窝。据《窦店清真寺碑记启盖礼拜寺来历清碣》记载,在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前迁入,至今已发展到第10代。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汉译为"马哈木",伊斯兰教信徒改从汉姓后,多以其教主首字"马"为姓。马姓是中国回族的第一大姓,民谚曰:“十个回回,九个马”房山地区马姓回族居民共有四支。其中三支在周口店镇辛庄村,发展至今已是第7代。房山城关南关村有一支马姓。发展至今已有6代。

买姓取自袓上回回名首音。买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房山地区买姓回族居民主要居住在大韩继村、新街村、辛庄忖,出自同一支脉,是从河北省沧州迁来的,发展至今已是第5代。

沙姓是回族中的大姓,是"回族十三姓"之一。房山地区沙姓回族居民主要居住在黑古台、窦店、新街三个回族村。至今已有近200年。

宛姓回族居民主要居住在青龙湖镇水峪村,有南宛、北宛之说。黑古台村有两户宛姓,1946年从水峪村迁来,至今已经是5代传人。窦店村有6户宛姓。

窦店村的肖姓回族居民,清朝时期从大兴迁至该村,到现在已是10代人。

谢姓回族居民主要分布在房山城关、窦店村。房山城关谢姓已发展到第7代人。良乡五街有6户谢姓,从窦店村迁入,发展到第4代人。

徐姓回族居民主要居住在青龙湖镇水峪村,是清朝中晚期从河北省涿州市秧坊村迁入。

许姓回族居民主要居住在常庄村、辛庄村和大石窝镇广润庄村。清代从河北省迁来。常庄村许姓发展至今巳有4代,广润庄村许姓是从河北省保定迁到该村,发展至今有6代传人。

张姓氏回民主要居住在富庄村、新街村。富庄村张姓于清朝中期从山东蓬莱张家庄迁来;新街村张姓从河北省易县迁来。

仉姓的回民主要居住在京津冀地区。房山仉姓回民主要居住在窦店村。据说从山东省迁来。

五、元代的房山回族名人

元朝著名画家高克恭和左、右丞相梁德珪是史籍中记载的最早在房山定居的回族名人。

高克恭(1248—1310年),字彦敬,号房山(又号房山道人、房山老人),谥文简。祖先是西域畏兀儿(今维吾尔)人,后迁居燕京房山。他持法有度,政绩颇多,官至大中大夫刑部尚书。

高克恭自幼受父教诲,奠定了他艺术创作的坚实基础。元初画坛上流传着“南赵北高”的佳话。《日下旧闻考》云:“高尚书画在元时推为第一。”高克恭去世后葬于房山羊头岗。

梁德珪,字伯温,大都良乡人。梁德珪自幼服事元世祖昭睿顺圣皇后,熟悉蒙古语言文字,精通民事朝政。因其学识广博、为官清正,深得元帝宠信。至元二十九年升参知政事,以后相继任左、右丞相。梁德珪是梁斗南的四世孙,梁斗南与元朝开国元勋耶律楚材交往甚密。耶律楚材请他充任编修国史的长官。梁斗南在曾建有观莲池,“梁公芳沼”是良乡八景之一。立教村曾有元代梁斗南墓。

房山区现有三座清真寺。良乡常庄村的常庄清真寺、窦店镇窦店村的窦店清真寺、周口店镇新街村的新街清真寺。

常庄清真寺。是我区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清真古寺。寺门,影壁,礼拜殿建在一条轴线上。寺院内砖石砌铺小路,松树翠绿挺拔。寺院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这座寺的礼拜殿是中国宫殿式的,进深三间,面阔三间,是接近边长为12米的正方形,礼拜殿有前檐廊,明间开木门两扇,次间装木窗。可供今人考证的是原来挂在礼拜殿门上的一块匾。匾上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清虚妙境”,落款是“乾隆”二字。也是讲堂清真寺建筑时间唯一可追溯的线索。

窦店清真寺。这是一座新修建的清真寺。高耸的邦克楼,浑圆的穹顶,伊斯兰式的雕刻图纹令人仿佛到了阿拉伯国度。

窦店清真寺占地14958平方米,建筑面积12142平方米,能同时容纳1500人礼拜。清真寺呈回字形布局,设有大殿、副殿、讲堂、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展室、埋体房、洗浴室、餐厅等,大殿位于正中央,形成“众星捧月”的建筑风格。

窦店原有清真古寺建于康熙五十二年春(1713年)。原为两进院落,礼拜殿的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和常庄清真寺基本相同。由于风雨剥蚀,年年失修,文革又遭浩劫。唯一保留下一块碣石记述了关于窦店清真寺的创建过程。改革开放后,窦店村委会于1981年、1988年1994年、2011年多次重修、扩建了清真寺。

新街清真寺。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由大殿、望月楼、南北讲堂、浴室等建筑组成。新建的清真寺比常庄寺、窦店寺都小,但是平面布局紧凑,内外格局别致。寺院内古柏新松,肃穆清静。寺院由三个院落组成,共占地685平方米。清真寺的门楣上方有一块赠匾,上书“达天俊路”四字。绿色的穹顶,星云追月的造型凸显伊斯兰教风格。望月楼上有石碑刻有“清真古教”四字。礼拜殿恢复了原来样式,使这座清真寺院显得古朴又具新意。

良乡城内的清真寺。据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河北省良乡县事情调查》记载:县城清真寺位于今天拱辰大街路西51号,有房屋九间。据原阿訇后人金秀峰回忆,此寺见于清代咸丰年间,寺内前后有三任阿訇,建国初期,寺内经常开办讲经堂。

回族整体信仰伊斯兰教,聚居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回族的节日即伊斯兰教的三个传统节日:开斋节(大尔迪)、古尔邦节(宰牲节,小尔迪)和圣纪节。这些节日都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伊斯兰教历是以月亮盈亏为准,全年为12个月,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共有1个闰年,不置闰月,与公历每年相差11天。

开斋节。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9月定为斋月。在斋月里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后至落日前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到教历10月1日即斋戒期满,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即开斋节。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

古尔邦节。按伊斯兰教历,开斋节后第70天,即伊斯兰教历每年的十二月十日为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穆斯林赴麦加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

圣纪节。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这天是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节日的前一天晚上,穆斯林要诵读《古兰经》。在活动当天,阿訇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集体赞圣。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回族十分讲究洁净卫生,尤其讲究饮食卫生。回族食肉以牛、羊为主,禁食猪、马、骡、驴、狗、猛兽肉和自死之物及宿食,以及各类生物之血,禁止喝酒和抽烟(特别是草烟)。但回族讲究饮茶,每有客登门,先端出“盖碗子”来敬茶,接着是瓜果、馓子、油饼招待。回族的日常食品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主食中面食多于米食。面食是回族人民的传统主食,其品种之多,花样之新,味道之香,技术之精,都显示回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二是甜食占有一定的地位。这和阿拉伯穆斯林喜欢吃甜食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三是在菜肴中牛羊肉菜比重很大。

回族俗称“笋乃提”,即割礼或成丁礼。回族男童一般在5—9岁实行割礼,即翻上阴茎头的包皮。因为伊斯兰教规定男孩到12岁,要开始承担宗教义务。从医学的角度看,回族割礼的习俗是很有科学道理的。男孩的生殖器因包皮过长,不能上翻,包皮下常常积聚污垢,如不及时清除会带来许多疾病。回族群众对割礼非常讲究,气氛隆重。割礼这天,要给小孩换上一身新衣服。家庭经济条件较富裕的一般要宰羊、宰鸡、炸油香。请阿訇念经,过“尔麦里”(即宗教的功课)。左邻右舍的亲戚朋友要给小孩散“海提叶儿”,以示庆贺。回族的割礼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俗,有益于人类的生殖繁衍。

4.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中的习俗

房山区的回民数百年来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杂居,和睦相处,在传统节日的习俗方面有许多相同相融之处,但是也保留着自己的民族特点。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回民原来没有过春节的习惯,如今,每逢春节,回民群众也穿新衣,办年货,走亲访友,互致问候。与汉民不同的是,不贴春联,不挂年画,不祭灶守岁,不烧香拜佛。回民初一早上吃面条,象征一年和顺美满,福运长久。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过法与汉民无大差异,只是回民吃的是清真粽子,清真月饼。

房山回族发展的历程,像一条逶迤的溪流,缓缓地流进了房山的历史长河,像一幅绚丽的历史画卷。展现在房山的大地上,更悦耳的音符,融进激昂奔放的旋律,奏响了房山美好明天的乐章。

}

中南民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近代济南的回族社会变迁与回汉民族关系 姓名:穆士薇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指导教师:王奎正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民族关系是民族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同民族共存亡的一种社会关 系。自从民族产生以来,历代统治阶级和民族国家都非常重视和处理民族关系, 古今中外概莫例外。民族关系解决和处理得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团结和 地区的稳定,还会影响到到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国家的兴衰存亡。我国是一个 由 56 个民族所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探索和研究民族关系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理 论价值,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关系是不同民族之间交往过程中所 表现的人际关系,它会以各种形式体现在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 回族是我国比较有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 位。历史上回族的重商主义思想和伊斯兰文化等都对汉文化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由于回族文化的特殊性以及回族自身与汉族保持的紧密联系,回汉民族关系成为 了我国比较特殊的一种民族关系。回汉民族分布地域广泛,已经遍及中国的广大 地域,所以回汉民族关系已经成为我国民族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回汉 民族关系,不仅有助于回族史、伊斯兰教史及相关学科的建设,而且还有助于加 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党的民族政策,以及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党和政府制定和 贯彻民族宗教政策提供借鉴作用。 在济南回族的历史上,民族交往最频繁的莫过于回汉民族,在历朝历代的社 会变迁中更是如此。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探索民族前进的脚步,还可以以史 为鉴。 对济南回族的研究,学术界做出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民族史志 类研究的影响,以往的研究都是着重于对回族族源,民俗,人物和宗教方面的研 究,对回族在社会变迁当中与兄弟民族的交往的记录与研究并不多见,特别是与 汉族交往的研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分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用文献分析 和社会调查的方法,主要应用互动理论对回族的社会变迁和回汉间的民族的关系 作了阐述和分析。 本文主要探讨了近代(1840-1949)济南回族的社会变迁和在社会变迁中的 回汉民族关系。为了更为细致的了解到济南回族的发展情况,文章在开头便对济 南回族的状况做了简要的叙述。接着在时段上做了必要的上溯,将济南回族的来 源交代清楚。由于近代中国在确立和推进自己的民族文化意识形态进程中,经历 了迂回曲折的过程,而回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必然也受到了历史发展总趋势的 影响,因而近代回族思想观念的变迁就悄然发生了。这次的思想观念变迁被称为 发动了一场“有价值的运动”。 在 1919 年到 1949 年这几十年的历程中,济南回族群众的政治运动具有强烈 的爱国主义色彩,并且以此为核心和基础,寻求回族发展、伊斯兰教发展与国家 近代济南的回族社会变迁与回汉民族关系 发展的统一。这在回族群众参与的救国运动中能深切的感受到那种对国家、民族、 宗教统一发展的不懈追求的倾向。这与回族历史上既往的那种仅富宗教意识而国 家意识淡泊的思想状况相比,无疑是一大飞跃。这种思想意识的转变反映到政治 上就表现为回族人民积极参加的近代各种爱国救亡运动。文章对近代济南回族创 办的进步社团做了详细的陈述。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济南回族进步青年应召抗战,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了应尽的义务和贡献。对济南回族政治变迁的分析还包括了 济南回族群众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身解放所做的努力。解放战争时期济南回族的 爱国主义运动对扩军、参战和支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回族是个崇尚商业的民族。在回族先民踏上中国这块土地的时刻起,他们就 把自己的命运与经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沦为半 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清代的地方性小市场迅速地往全国性市场过渡。这种经济形 势,必然使得回族经济与鸦片战争前相比,有显著的变化。到了近代,生活在中 国当时较发达地带的济南回民,其经济情况就反映了这种变化。他既受到宗教的 影响,有其特殊性,也反映了济南回族在当时社会地位的低下和生活状况的贫困。 对济南回族经济变迁的回顾除了近代济南回族农业经济的惨淡经营外,还对济南 城市回族经济的发展做了必要的解说。近代济南回族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仁丰纱 厂和振业火柴厂的变迁情况在文中介绍的较为详细。回族的商业经济在很大程度 上都与其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种互生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 前,济南的城市回族为了生存与发展大都从事一些以回族文化特色为主的不起眼 的商栈货场、店铺作坊来维持了老一辈回族人的生计。 民族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之间不仅有着一定的区别,又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 系。民族政治关系是为民族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服务的,是民族经济关系和文化 关系的重要保证。民族经济关系是民族政治、

}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笔者在中亚吉尔吉斯斯坦全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实地调查的第一手材料,追溯中亚回族形成的历史背景,之后重点梳理、提炼出他们的六大特性,即: /')">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族做的饭回民能吃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