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3d打印哪家公司能做?是不是专业的?

3D打印早已算不上什么高科技了,毫不夸张地说,普罗大众都有“3D打印”的经历:“小时候玩泥巴,用布裹着将其挤出一坨,得到一个球形状物体。”这一过程用现在极客的话形容,就是3D打印。所以,大人们,千万不要嫌玩泥巴的孩子没出息,说不定哪天,你家的房子就是这孩子用泥巴给你捏出来的!

别以为这个例子是在黑3D打印技术,但实际上其工作原理就是如此:即画图软件建模,将建成的三维模型“分区”成逐层的截面,打印机通过读取文件中的横截面信息,用液体状、粉状或片状的材料将这些截面逐层地打印出来,再将各层截面以各种方式粘合起来从而制造出一个实体。

而因为3D打印相比传统制造的优势在于速度快、修改成本小的特点,所以近年来也是在传统制造、医疗、文物保护、建筑设计和配件饰品等行业火得一塌糊涂,以至于被期待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先驱。

带着莫大的光环,手握3D打印技术的企业们纷纷借势登上舞台,其中就包括近期已通过了港交所上市聆讯的骨科植入物制造商——爱康医疗。

3D骨科植入物市场不火才怪

跌打损伤貌似是人类最常见的“伤病”之一,哪怕正常走路也有可能扭伤脚踝什么的。“高发”之下,骨科市场的容量完全是要多大有多大,顺带着,作为骨科市场极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骨科植入物市场,也因患者人数上升、骨关节植入物手术越趋普及、骨关节植入物手术带来的经济负担变轻、产品进步等因素,增速达到空前。

拿中国市场来说,智通财经APP发现,2016年,我国骨关节植入物市场的手术量及收入仅次创伤植入物市场。

手术量方面,由2012年的大约170万宗增加至2016年的290万宗,复合年增长率为13.8%,并预计2021年将增加至470万宗,2016年至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2%。

收入方面,由2012年的约74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增长至2016年的12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5%,预期于2021年增长至203亿元,2016年至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6%。

收入量、收入都呈现出高复合增长率,做骨科器械的企业肯定是赚的天昏地暗,但现实是,进口普遍比国产活的滋润,因为别人有技术、有质量,毕竟,移植一个东西到人体内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一尴尬下,3D打印技术作为“新技术、高质量、价格便宜”的代表开始获得机会。并且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支持这一技术应用。

在2013年,3D打印行业被中国科学及技术部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尽管作医疗用途的3D打印产品须经CFDA批准,但于2014年2月颁布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的通知)》精简和简化了3D打印产品的注册过程;“十三五”鼓励国内企业开发生物医用材料等医疗器械,包括3D打印材料及医用植入物;“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进一步改革,重点在于加快创新或急需医疗器械的审批过程,并推出实施计划以进一步发展3D打印技术及用途。

另外,在政策给予支持同时,我国政府也开始鼓励国产代替进口。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调查,医疗器械封顶线报销(如北京、洛阳及上海)及浮动起付线减免(如宁波及武汉)是地方政府普遍采用的两项医疗保险政策,在这两种情况下,患者使用于中国生产的骨科植入物较进口产品享有更高的报销率(因不同城市而异)。

政策扶持,技术应用兴起,3D打印的骨科植入物显然潜力无限。

业绩暴增,3D产品回报率惊人

结合上述的市场,身为我国第一家,且唯一一家将3D打印技术商业化,并应用于骨关节及脊柱置换植入物的医疗器械公司爱康医疗的业绩自然是差不到哪里去。

智通财经APP在该公司招股书中看到,2014年、2015年、2016年及截至2016年及2017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爱康医疗的收入分别为1.48亿元、2.06亿元、2.7亿元、1.15亿元及1.62亿元;溢利分别为5172万元、6490万元、7732万元、3322万元以及5005万元。

收入、净利润逐期走高,主要受益于该公司的常規产品、3D打印产品等。

如2014年、2015年、2016年及截至2016年及2017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爱康医疗销售常规产品(包括膝关节置换植入物及髋关节置换植入物)所得收入分别为1.38亿元、1.93亿元、2.41亿元、1.04亿元及1.42亿元,分别占该公司总收入的93.3%、93.7%、89.3%、90.6%及87.4%。

3D产品在2015年8月才推出,在2015年、2016年及截至2016年及2017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销售3D打印产品产生的收入分别为110万元、121万元、300万元及980万元,分别占该公司总收入的0.5%、4.5%、2.6%及6.0%。

虽然3D产品占比较低,但横向对比,仅今年上半年,3D产品就拿回了近1000万的收入,几乎等同于第三方骨科产品、其他的总和,按这一增长率,未来回报率惊人。并且,在同类产品中,该公司3D产品十分富有竞争力。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爱康医疗的品牌“AK Medical”在2016年就销量而言为我国最畅销的骨关节植入物品牌,收入也是国内最畅销的国产骨关节植入物品牌。

从收入和盈利上看,爱康医疗这一标的是非常优秀的。

市场好、业绩好,那就上市吧!

事实上,这并非爱康医疗首次启动上市。早在2011年3月29日,爱康医疗就排着A股创业板的队,打算在国内上市。

可资本市场并非想来就能来的,在排队中,中国证监会审核时开始对该公司问询一堆问题:比如,为什么股东要在2011年1月要按低于2010年6月原始认购价的价格向九名个别人士出售爱康医疗北京股份?如何解释工业园用地不合规的行为?为何动用财务经理的个人银行账户收取分销商于2009年至2011年间作出的一小部份付款?

放眼望去,其实这些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经过材料准备,2012年1月30日,爱康医疗北京递交回复及随后递交有关最新财务数据的补充数据。

答卷是交了,可因为当时新股的审查较严格的原因,中国证监会却不理自己了。眼看筹划上创业板时投入的资金和时间,都要变成了“无用功”,于是2012年4月13日,爱康医疗北京主动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撤回A股上市申请。

A股不爱,2017年9月,爱康医疗转换战场,现身港股。而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在厂房建设、3D研发升级等方面。

按招股书披露,爱康医疗募集的资金第一项就将用在常州设施的建设,并在较少程度上升级北京现有的设施。常州设施的目前设计年产能为15万套常规骨关节植入物,相当于该公司常规骨关节植入物基于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年化产能约1.5倍。

想想也对,常规骨关节植入物是爱康医疗的“现金牛”业务,好钢用在刀刃上,用更多的资金壮大自己的主营业务,无疑是明智的。

另外,爱康医疗还计划于2018年前增加3D打印产能,并将部分募资用作开发及升级3D打印产品及医工交互平台。主要包括为3D打印产品的研发提供资金,及升级数据处理软件、即时消息应用程序及数据库以提升自己医工交互平台的效率,且增加3D ACT解决方案在医院及外科医生中的品牌认可度,并将有关解决方案应用扩展至其他骨科产品市场板块,如骨肿瘤及颌面板块。

综合上述,虽没有强大的股东背景,但凭借盈利、市场、3D技术等支撑,爱康医疗有望港股市场打响“3D打印第一股”的名号。(田宇轩/文)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

}

一、大博医疗(002901)

  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骨科植入类医疗器械领域全产品线覆盖的企业。是国内骨科植入耗材龙头企业。

   主营业务为医用高值耗材的生产、研发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骨科创伤类植入耗材、脊柱类植入耗材、关节类植入耗材、运动医学及神经外科类植入耗材、微创外科类耗材、口腔种植类植入耗材等。

   大博医疗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企业;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设立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9年度获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2020年获得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奖。

   公司组织和建立了完整的研发体系,研发中心下设:基础研发部、技术部、开发部、工程部及注册部,形成了由医学、生物力学、材料学、机械学等学科的专业人员,开发团队是国内骨科植入类耗材实力较强的研发团队。

   大博医疗2020年研发费用投入12.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07%。研发人员41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6.67%。总体研发费用投入高。

   大博医疗不断扩充和丰富自己的产品线,针对骨科领域的一些常见适应症及原有产品进行了研发与升级,并进行产品储备;

  髋关节假体、锚钉系统、椎间融合器、种植体系统、生物型膝关节、金属脊柱内固定器、人工椎体、足踝系统、髓内钉系统、颅颌面系统、微创穿刺系统。

  大博医疗布局了完善的骨植入耗材技术,拥有自主核心技术;

  取得专利323件:

  实用新型专利260件

  外观设计专利26件

  PCT国际专利2件

   持有国内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80个

  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32个

  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357个

  大博医疗系统布局了骨植入材料、植入耗材结构件、植入件的预处理等,掌握了骨植入材料的核心技术;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骨科植入类医用耗材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发展潜力巨大。

   并申请布局PCT国际专利,持续不断开发新产品、储备新产品;研发费用投入高,是国内骨科植入耗材的龙头企业。创新能力非常强。

二、中钢国际(000928)

  中钢国际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成员企业,是国内外领先的工业工程技术与服务上市公司,是国内高端金属锻件3D打印龙头企业。

  涉及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和设计、装备及机电产品集成供应及专业服务和运营管理。

  设立的武汉天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主营金属3D打印、金属部件修复与再制造、工业智能系统的研发、生产、服务等业务。

   中钢国际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烟气技术研究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1个质量监督检验中心,4个高新技术企业。

   武汉天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金属3D打印最具创造力的企业之一,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依托,研究团队由著名高校领军人物、知名专家,以及高学历多层次青年人才组成,团队研发水平国际领先。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海鸥为首席科学家,是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3D打印学术带头人,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钢国际2020年研发费用投入2.2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52%。研发人员61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1.64%。

  “智能微铸锻铣复合制造”技术与装置(该技术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是我国独创的、国际领先的大型高端金属复杂锻件优质高效低成本增材制造技术,获得第二十届国际高交会优秀产品奖;)

   新一代等离子自动熔覆成套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多机器人协同电弧增材制造装备、激光-电弧复合增材制造装备。

  拥有专利215件:

  在3D打印领域共申请专利16项,包括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PCT国际专利1项。

  中钢国际拥有自己的核心专利,特别是近几年在3D打印衍生布局,瞄准3D打印在航空、航天、高铁等高端零部件和工模具制造的应用,加快推进金属3D打印技术产品化、市场化进程,抢占工业领域高端制造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研发人员占比高,拥有华中科技大学3D打印技术支撑,具有持续的创新,创新?能力较强。

  北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永磁铁氧体预烧料行业的龙头企业。

  拥有北矿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北矿磁材科技有限公司 2个全资子公司;北矿机电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浮选设备、磁选设备、磨矿设备、搅拌槽、选矿辅助设备、自动剥锌机组、冶金浸出槽、环保装备等产品;

  北矿磁材主营磁性材料产品包括烧结永磁铁氧体、粘结永磁铁氧体、注塑磁、橡胶磁、磁记录材料、稀土永磁等磁性材料以及永磁磁器件等,其中3D打印磁粉的推出开辟了功能磁性材料的应用。

  北矿科技目前市总值22.97亿元。2020年营业收入5.46亿元,增长9.53%;利润4786万元,增长5.39%。

  北矿科技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设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国家磁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北矿科技积极推动我国磁性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在高性能铁氧体磁性材料上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北矿科技2020年研发费用投入305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5.59%。研发人员15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5.08%。

  大型智能浮选装备系统,属于国内领先地位;

  新开发的首台套160m3大型充气自吸浆浮选机成功应用,形成了与国外技术公司差异化竞争优势;

  完成新一代大极板快速剥锌系统的技术储备;

  智能巡检机器人、矿浆泡沫图像识别系统等智能化产品;

  高性能尼龙-铁氧体注塑永磁材料的研制及产业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自动化传感器用柔性复合磁性功能材料的开发研究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北矿科技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数十项重大科技项目,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是全国磁性元件与铁氧体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磁记录材料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单位,主持了多个磁性材料行业重要标准的制定;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奖项30余项。对 5项科技成果进行技术评价,其中3项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北矿科在智能浮选装备方面布局了完善的专利群

  相关专利308件:

  发明专利126件,PCT国际专利2件;

  磁性材料方面布局了完善的专利群,申请相关专利70件,其中发明专利38件;软件著作权近 300项。

  北矿科技在智能浮选方面布局了核心技术,而且在国外布局了PCT专利,其技术国内领先,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在磁性材料、3D打印磁性材料方面拥有完善的研发平台,布局了完善的专利群,注塑永磁材料、柔性复合磁性材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新能力非常强。

四、大族激光(002008)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排名前三的工业激光加工设备商,是国内激光设备龙头企业。

  是一家提供激光、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业务包括研发、生产、销售激光标记、激光切割、激光焊接设备、PCB专用设备、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及为上述业务配套的系统解决方案。

  在5G产业、晶圆识别、IC芯片、手机铝件、偏光片等精密焊接和3D打印新业务领域显著增长。

  大族激光目前市总值430.7亿元。2020年营业收入119.42亿元,增长24.89%;利润9.78亿元,增长52.43%。

  大族激光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企业。

  大族激光2020年研发费用投入12.8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78%。研发人员482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4.04%。研发费用投入高,占比高,研发人员占比高。

  大族激光依靠完善的激光智能技术,在激光器、3D打印设备有众多研究。

  纳秒紫外激光器、纳秒绿光激光器;

  MOPA脉冲光纤激光器;

  采用DLP技术的睿逸系列固化树脂3D打印机;

  采用SLM技术的金属3D打印机;

  大幅面面曝光树脂3D打印机;

  连续液面成型设备;

  采用3DP技术的砂型3D打印机。

  “高端电子基板多品种高精高效制造核心装备、关键工艺及系统集成”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大族激光在激光设备、激光焊接等形成了完善的专利布局,拥有核心技术。

  申请相关专利6044件:

  发明专利2150件

  实用新型专利2982件

  PCT国际专利38件

  著作权1157项,商标权282项

  大族激光拥有自主核心技术,拥有专利量多且布局完善,而且在海外布局了完善的PCT国际专利;研发费用投入高,占比高,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在国家大力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大背景下,激光加工的突出优势逐渐体现,使得激光加工设备需求保持持续增长,发展潜力巨大。大族激光是中国激光设备龙头企业,创新能力非常强。

五、光库科技(300620)

  珠海光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光纤器件龙头企业。

  专业从事光纤器件和芯片集成的企业。光纤激光器件主要应用于光纤激光器、激光雷达、无人驾驶等领域;光通讯器件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云计算、5G产业链等领域;

  铌酸锂调制器件主要应用于超高速干线光通信网、海底光通信网、城域核心网、CATV网络、微波光子、测试及科研等领域。所在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和扶持的光电子器件及其他电子器件制造业。

  光库科技目前市总值40.73亿元。2020年营业收入4.91亿元,增长25.80%;利润5920万元,增长2.99%。

  光库科技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设有广东省光电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一流的科研院所展开了一系列的项目合作,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

  光库科技2020年研发费用投入493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0.05%。研发人员30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3.81%。研发费用投入占比高。

  光库科技的光纤激光和光纤通信处于产业链的上游

  光纤器件设计和封装技术

  铌酸锂调制器芯片制程和模块封装技术

  高功率器件散热技术

  光纤器件高可靠性技术

  (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铌酸锂系列高速光调制器芯片及器件

  激光、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光库科技在光纤器件、激光器、铌酸锂高速光调制器芯片布局了专利群

  申请专利110件:

  实用新型专利65项

  光库科技拥有核心技术,而且逐步将光纤激光、铌酸锂晶圆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并拓展应用,其多项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随着光纤激光在激光医疗、增材制造、5G和无人驾驶领域的拓展,发展潜力大;但公司在专利布局上还存在较多的空白,会面临技术更新换代带来的风险;公司创新能力较强。

六、华中数控(300161)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是国产中、高档数控系统研究和产业化基地,国产数控系统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是国内高端数控的龙头企业。

  主营业务以数控系统技术为核心,以机床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智能产线、新能源汽车配套为三个主要业务板块。

  华中数控目前市总值37.99亿元。2020年营业收入13.22亿元,增长45.95%;利润2777万元,增长81.19%。

  华中数控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华中数控2020年研发费用投入2.5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9.01%。研发人员101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41.7%。研发费用投入占比高,研发人员占比高。

  华中数控为摆脱我国数控技术产业缺乏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技术上受制于人,难以抗争的困境,自主创新,形成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系统的全套技术和产品,公司拥有数控装置、伺服驱动、伺服电机成套装备研发生产能力,具备强大的技术优势。

  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复杂零件国产装备生产线

  大型高精度数控蜗轮母机

  航天精密壳体及复杂筒段制造关键成套国产装备

  核工业专用零部件制造装备

  高性能数控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一等奖8项,有9项产品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华中数控系统被列入首批自主创新产品目录。

  华中数控参与研制的“GB/T 9《机械电气设备开放式数控系统第3部分:总线接口与通信协议》等6项标准”荣获202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获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发的2020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参与数控相关标准制定29项。

  申请相关专利449件:

  实用新型专利172件

  外观设计专利22件

  软件著作权231项

  华中数控拥有核心技术,所从事的高档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在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持续创新,不断取得突破,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研发费用投入、研发人员投入持续保持高位,创新能力非常强。

七、铂力特(688333)

  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实力在国内外金属增材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是国内金属3D打印的龙头企业。

  主营金属3D打印原材料的研发及生产、金属3D打印设备的研发及生产、金属3D打印定制化产品服务、金属3D打印工艺设计开发及相关技术服务,构建了较为完整的金属3D打印产业链。

  铂力特目前市总值98.42亿元;2020年营业收入4.17亿元,增长29.88%;利润9383万元,增长11.32%。

  铂力特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金属增材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陕西省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省级技术企业中心、陕西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

  铂力特2019年研发费用投入420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3%。研发人员178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9.8%。总体研发费用投入较大。

  铂力特形成了系统的金属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体系

  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TiAM1、AlAM1制备技术,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SLM设备光学系统稳 SLM激光选区技术

  大尺寸增材制造装备硬件结构设计、控制系统技术

  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零件的成形技术

  多激光高效率双向铺粉控制技术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零件的成形技术

  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制造”、“工业强基工程”国家重大专项研究等多个增材制造技术研发以及应用推广科研项目并取得大量科技成果。

  铂力特围绕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在金属打印原料处理、金属打印设备、打印方法和控制等布局了完善的专利群

  申请专利257件:

  实用新型专利80件

  铂力特实现了金属打印全产业链的布局,整体实力在国内外金属增材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研发人员占比高,研发费用投入占比高,?创新?能力非常强。

八、国瓷材料(300285)

  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功能陶瓷粉体材料的龙头企业。

   主营电子陶瓷介电材料、结构陶瓷材料、建筑陶瓷材料、电子金属浆料、催化材料、医用陶瓷等。

   产品主要应用在电子信息和通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建筑材料、汽车及工业催化、太阳能光伏、航空航天等现代高科技领域。其中纳米级复合氧化锆陶瓷已成为齿科修复领域的主流材料。

  国瓷材料目前市总值490.3亿元;2020年营业收入25.4亿元,增长18.08%;利润7.1亿元,增长14.69%。

  国瓷材料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企业,设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电子陶瓷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工程实验室。

  国瓷材料2020年研发费用投入1.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32%。研发人员643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1.37%。总体研发费用投入较大。

  国瓷材料以材料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水热法超细陶瓷粉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催化材料蜂窝陶瓷载体、铈锆固溶体、分子筛,国际领先水平

  氧化锆粉体-氧化锆瓷块-陶瓷牙冠、美学用玻璃陶瓷材料、嵌体用聚合物陶瓷材料,国内先进水平

  预成聚合物基冠桥材料,填补国内空白

  国瓷材料的《一种连续制备钛酸钡粉体的工艺》获得中国专利金奖;

  《多层陶瓷电容器用钛酸钡基介电陶瓷材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公司主持和参与制定了《纳米级二氧化钛》和《硅橡胶用气相二氧化硅》国际标准、《纳米钛酸钡》和《纳米技术材料规范》国家标准、以及《电子工业用高纯钛酸钡》行业标准;

  同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奖。

  国瓷材料功能陶瓷材料粉末、陶瓷浆体布局了专利群

  拥有专利223件:

  实用新型专利118件

  PCT国际专利14件,涉及国家(组织)有美国、韩国、欧专局等

  国瓷材料利用超细粉体核心技术拓展了电子陶瓷、陶瓷墨水、结构陶瓷、催化剂、电子浆料、医用陶瓷,并进行了系统的专利布局,同时申请PCT国际专利布局海外市场;目前是国内特种陶瓷材料领域的引领者,打破了美国、日本在本行业的垄断地位;研发人员占比高,研发费用投入大占比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最大的3d打印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